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在稳定细胞内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血管新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细胞自噬作用持续存在。从自噬的角度探索血管新生的发生发展进程,能够为临床治疗血管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自噬(autophagy)又称Ⅱ型细胞死亡,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研究发现,自噬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心肌病、肿瘤.AMPK-mTOR-ULK1/2信号通路对自噬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该通路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细胞自噬过程,并为自噬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该文总结了AMPK-mTOR-ULK1/2信号通路中各分子的作用及其对自噬的调控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背景:自噬具有清除受损蛋白质或过多细胞器的作用,能够帮助细胞适应不良环境改变,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和自我更新,但自噬异常或者功能障碍将导致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目的:综述自噬对炎性牙槽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第一作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Geenmedical、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autophag...  相似文献   

4.
细胞自噬是一种"自我进食"现象,通过分解受损和多余的细胞蛋白、细胞器和其他细胞质成分,从而在细胞和组织的更新中起重要作用。细胞自噬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仅参与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而且在原发性肝癌的进展中起双重作用。该文主要阐述了细胞自噬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和自噬参与肝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细胞自噬指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细胞质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及受损细胞器等,重新利用降解物质及胞内有害物质的过程,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正常状态下细胞的自噬维持在低水平,当细胞处在不利因素条件下,自噬也会被激活应对不利因素。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药物抵抗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自噬在这些方面的详细机制仍不清楚。我们在文中对宫颈癌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阐述,自噬治疗在宫颈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中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生命现象,其主要作用是清除和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以及多余的生物大分子,并利用降解产物提供能量和重建细胞结构,在维持细胞稳态和细胞生命活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在自噬过程、自噬信号转导途径以及自噬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制、自噬与细胞生存、凋亡和肿瘤等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的过程。近期研究发现自噬不仅对细胞内自我平衡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研究自噬的分子机制以及自噬与卵巢癌的关系对卵巢癌防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自噬可消除细胞内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清除受损的细胞器以及降解不必要的细胞成分,对于维持细胞功能和新陈代谢十分重要[1]。自噬水平的异常在癌症、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2]。在过去几十年,对自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噬的调控机制及自噬基因的生物学功能[3-4]。  相似文献   

9.
自噬是细胞内进行的一种“自我消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受损的细胞结构、衰老的细胞器和变性蛋白被包裹在自噬小体中,运输到溶酶体被降解,参与细胞代谢。抗原递呈细胞(APCs)依赖自噬识别微生物,进而产生Ⅰ型干扰素。自噬不仅提供了递呈到MHC-Ⅱ类分子上的抗原肽,还参与了APC的MHC-Ⅰ类分子递呈途径。此外,自噬会降低免疫突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自噬是高度保守的依赖溶酶体的细胞内物质分解途径,是维持细胞自稳的主要机制,并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自噬现象广泛存在,并能维持组织的内环境稳定,参与调节细胞分化。近年研究发现调节细胞的自噬活性有助于治疗多发性硬化,其对应激状态下神经细胞中错误折叠并沉积的蛋白及衰老受损细胞器的清除具有重要作用。自噬可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但过度自噬也可促进神经细胞的死亡,因此研究自噬在多发性硬化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不同调节作用,可作为防治多发性硬化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自噬是细胞"吃"自身的一种分解代谢过程,细胞通过降解更新细胞内异常的蛋白质、糖原、受损细胞器等累积物,以此应对细胞内外环境变化的压力,维持细胞内稳态,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眼部,从眼睛前部的角膜细胞,到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上皮细胞,自噬均参与其结构的保持及功能的调节。自噬对视网膜主要有神经保护的作用,自噬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缺陷可能促进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发生,而自噬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的异常可能加速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自噬是细胞通过膜囊泡结构降解胞质内大分子物质和受损细胞器维持机体稳态的生物学过程。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发生障碍过程中,自噬对于维持肠上皮细胞的存活起关键性作用。负调控自噬可导致肠道炎性反应和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于神经元纤维的缠结和神经元的丢失所致,而产生功能障碍的现象,神经干细胞(NSCs)的损伤和生成减少也会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产生。自噬可以降解受损的细胞和细胞器,自噬在NSCs的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mTOR和Notch都可以通过调节自噬来控制NSCs的生成,抑制mTOR信号通过干扰自噬作用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自噬的改变可以影响Notch信号对NSCs分化的影响,本文归纳总结了自噬与再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细胞自噬是一种利用溶酶体对自身细胞器进行分解、将产生的大分子物质予以回收利用的高度保守的细胞降解过程。饥饿、缺血、氧化应激等均可诱导其发生。自噬在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常的细胞自噬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自噬不足或自噬过度则可促发疾病或加重病变。本文综述细胞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自噬是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依赖于溶酶体降解胞内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过程。炎症是机体受到损伤或者病原体侵入时激活免疫系统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异常的炎症反应能够扰乱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而自噬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自噬在炎症反应中却是一把双刃剑,自噬既可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而起保护作用,过度的自噬也可能会损伤细胞。基于炎症与自噬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介绍了3类炎症相关因子: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细胞因子、炎症相关转录因子对细胞内自噬水平的调节作用,为深入研究自噬和炎症相互关系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自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噬(autophagy)是继坏死和凋亡后发现的第3种细胞死亡形式,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是目前细胞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自噬是指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液泡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在进化过程中有高度的保守性。本文就目前小自噬(microautophagy)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老年斑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内受损细胞器和聚集蛋白质的主要降解途径。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新成分的产生和异常沉积的蛋白质或受损细胞器的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机体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自噬在AD中具有重要作用,自噬机制障碍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蛋白沉积。本文就近几年有关自噬和AD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细胞自噬是细胞体内的一种“自我吞噬”的分解代谢过程,通过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受损蛋白和其他细胞成分包裹于自噬溶酶体中,从而实现能量供应和物质的循环利用。研究表明,细胞自噬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其不仅参与肾癌的发生,而且在肾癌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起促进或抑制的双重作用。有针对性地靶向调节不同阶段肾癌的自噬水平可能是治疗肾癌的新策略。该文对细胞自噬的发生过程及其在肾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自噬调节剂(自噬抑制剂/诱导剂)在肾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1 自噬概述"Autophagy"即自噬,这个词是de Duve等~([1])于1966年发现溶酶体的同时创造出来的,描述的是具有单层或双层膜的结构吞噬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等功能失调的细胞组分形成自噬体,之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后将包裹物降解的一个过程。通过自噬降解的包裹物包括糖、核苷酸、氨基酸和脂肪酸,最终自噬体会同溶酶体进行融合进而将细胞器降解,这一过程可以为细胞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以及用于细胞再生的结构基础。直到1992年T  相似文献   

20.
自噬是真核生物对细胞应激物如错误折叠蛋白、长寿蛋白、受损的细胞器或胞内抗原进行降解的一种代谢途径。自噬与多种疾病相关,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现在发现,自噬与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 AUID)也存在较大关联。AUID是一类由遗传异质性因素引起的疾病,偶发性炎症、先天免疫反应失调等均会引起或加剧该类疾病的发生。已有研究表明,自噬通过对先天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可以对炎症水平进行控制。AUID相关的遗传变体可以直接激活炎症信号通路,而这些变体也可能造成自噬功能损伤,从而间接增加炎症反应水平。AUID中的遗传变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对自噬造成损伤,文章就几种AUID中相关变体对自噬影响的反应途径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自噬作为治疗AUID的靶点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