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建立和实施绩效分配考核体系,激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医疗用品消毒供应质量.方法 制定由个人基础系数、各岗位系数、个人学习笔记、工作质量考核成绩、三基考核成绩、科研完成情况、医院及上级部门奖励及处罚7个方面构成的绩效分配考核体系,于消毒供应中心实施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 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于污染区、清洁内区,清洁外区设置组长,其在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区域行政、设备物资、工作质量及人员培训管理.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科室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各级人员培训成绩及临床满意度较实施区域组长管理模式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区域组长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和管理品质,提高了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疗器械包从临床科室分散式管理到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的转变,以提高及保证治疗包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供应中心集中管理采用分布实施,分析临床科室管理弊端,逐步取消临床科室管理医疗器械,由供应中心逐步实施集中管理,比较分散与集中管理的差异.结果:从临床科室管理弊端六个项目中可以看出,分散式管理模式合格率明显低于集中式管理模式,只有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才能为医院节省人力及资金并保证质量.结论: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医疗器械包,做好医疗器械清洗和灭菌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医疗器械包的质量,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缩短门急诊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以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运用六西格玛五步法,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门急诊患者输液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并与改革前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了19.35min,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7%。结论: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在门急诊输液流程中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输液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和实施绩效分配考核体系,激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医疗用品消毒供应质量。方法制定由个人基础系数、各岗位系数、个人学习笔记、工作质量考核成绩、三基考核成绩、科研完成情况、医院及上级部门奖励及处罚7个方面构成的绩效分配考核体系,于消毒供应中心实施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法律问题,提高供应产品的质量,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权利.方法:从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日常的工作中找出护理人员因不细心,不负责等给患者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的案例,对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以上措施,科室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供应物品质量大大提高,临床科室对我科工作满意度提高到99%.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是全院需消毒或灭菌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地方,特别在处理传染病人使用过的物品时,其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称职的消毒人员不仅要铭记自己的职责,还要提高法律意识,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赵庆兰  张丽 《护理学杂志》2012,27(11):70-71
目的探讨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于污染区、清洁内区,清洁外区设置组长,其在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区域行政、设备物资、工作质量及人员培训管理。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科室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各级人员培训成绩及临床满意度较实施区域组长管理模式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区域组长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和管理品质,提高了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一体化运行过程中的细节管理方法,提高供应室服务质量.方法 成立专门的手术器械组,改变排班模式,加强器械管理细节,建立手供沟通联系通道,落实护理质量监控细节.结果 细节管理后器械清洗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较管理前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细节管理保证了手术器械的安全供应,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晨会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健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改原来不定期会议为每日早晨上班后45min集中全体在班人员例会,先由去污区组长、消毒员按规定内容进行交班,再由总质检老师结合质检情况对交班内容进行点评,护士长分析评估并布置当日工作重点。结果实施晨会制后,工作量增长增加7.51%~4375.95%,临床科室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无菌物品合格率均保持100%。结论晨会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护理管理效率,从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管理水平.方法:将妇产科、耳鼻喉科病房及门诊、急诊室再生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案中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确保消毒灭菌质量、临床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应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一体化运行过程中的细节管理方法,提高供应室服务质量。方法成立专门的手术器械组,改变排班模式,加强器械管理细节,建立手供沟通联系通道,落实护理质量监控细节。结果细节管理后器械清洗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较管理前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细节管理保证了手术器械的安全供应,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狠抓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管理,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加强各项监测及再生物品的各环节质量管理.结论:提高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控制院内感染,并保证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临床科室因日常诊疗物品和急救物品管理缺陷而可能引发的护理安全风险,探讨其管理方法.方法 采取护理部与消毒供应中心联合实施科室夜间物品领取管理的方法,包括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科室夜间物品领取原因调查、实现计算机管理及加强与科室及护理部之间的沟通;护理部介入科室物品管理,同时采取培训与制度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增加急救设备和物品及培养护士风险意识等具体干预措施.结果 实施管理干预前后科室夜间领取物品总次数及临床科室急救车内物品各项检查指标(除定专人管理外)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科室实施夜间物品领取管理干预,不但提高了科室诊疗物品,而且可以提高急救物品管理水平,从而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积极开展全程优质服务,以有效的沟通的方式发挥消毒供应室与各临床科室的协同作用,这到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工作的完美配合.方法:针对临床科室的更换消毒物品选择相对应的语言表达方式,用不同语言技巧与临床护士进行沟通交流,力求最有效的沟通.将供应室无菌物品全程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等纳入日常沟通工作中,每月对各临床科室进行满意度调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结果:经过沟通起到了与临床科室间无菌物品供应及需求的和谐,畅通了无菌物品的下送全程优质服务管理工作.结论:沟通在消毒供应室与各临床科室的无菌物品质量管理全程优质服务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惠玲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403-404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建设方法以及管理措施,确保无菌物品的消毒符合标准。方法:在最初设计时,就按照标准进行布局,配备消毒等设施,并制定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结果:通过建设和有效管理消毒供应中心,保障了医院合格无菌物品的供应。结论:建设并有效管理消毒供应中心,能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并可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科室自备包是各科室根据科室需要及特点进行自行包装并送交消毒供应室灭菌的物品,由于各临床科室缺乏专业指导和监管,自备包的质量管理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参照2009年卫生部颁发的新版<消毒技术规范>,我院于2010年4月上旬开始逐步取消科室自备包,改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供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患者版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验组发放科室统一制定的患者版临床路径,并由责任护士或主管医师按照路径表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工作人员工作量有无差异.结果:实施患者版临床路径组的科室整体满意度、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得分均高于未实施组,实施患者版临床路径组的医务人员工作量小于未实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版临床路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的医学知识,并能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是实施临床路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李泳 《护理学杂志》2014,29(11):48-49,67
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和灭菌物品送达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建立物流组织网络、选择最佳路线、交叉错时供应、信息流管理,将物流管理的准时生产思想等应用于消毒供应工作的各环节。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年均投诉5~8例次、物品发放错误10~15例次、纸塑包装破损延误手术1~2例次、临床紧急需求应对无效1~2例次及临床满意度调查94.0%改变为投诉3例次、4例次,未发生纸塑包装破损等事件,成功应对临床紧急需求6例,临床满意度升至98.0%。结论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指导实践,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以及灭菌物品送达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硬件配置及管理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设施的配置及管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备设施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广西143所医院对其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47所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143所消毒供应中心中,2所医院的清洗消毒灭菌委托他院处理;其中隔离衣、手套、口罩、帽子配置率达95.7%,防护面罩80.1%,洗眼装置68.8%;压力蒸汽灭菌器配置率为91.4%~100%,低温灭菌器配置率普遍较低(0~37.1%).结论 各级医院需强化硬件实力与管理效能的双向促进作用,规范设备设施准入管理,遵循原则审核包装材料资质,以通畅的系统功能保障消毒供应中心高效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2009年11月起采用六西格玛五步法,对住院患者预防跌倒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及流程缺陷进行识别.分析2009年1-10月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跌倒发生率为2%,患者满意度为90%,找出解决方法,制定出相应措施进行改进质量控制,再次收集数据,对比分析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前后乳腺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010年4月-2011年1月跌倒发生率下降为0.04%,患者满意度提高至96%.结论:通过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法,优化了流程,提高了全科护士安全管理的意识,做到了制度及预防措施的有力执行,有效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