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本科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7例102眼,男性51例57眼,女性36例45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组)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小切口组)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PHACO组虹膜损伤和后囊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4.6%(8眼)和1.8%(1眼),与小切口手术组的19.2%(9眼)和2.13%(1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在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及并发症方面与小切口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血糖控制合适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一样,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本科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7例102眼,男性51例57眼,女性36例45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组)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小切口组)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PHACO组虹膜损伤和后囊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4.6%(8眼)和1.8%(1眼),与小切口手术组的19.2%(9眼)和2.13%(1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在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及并发症方面与小切口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血糖控制合适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一样,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Ⅳ~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269例291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139例157眼)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组,130例134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小切口组和ECCE组比较,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更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103例白内障患者(11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眼)和观察组(55眼)。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吸出术,对照组采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比较析两组患眼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裸眼视力(0.80±0.1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2周散光、术后3周裸眼视力、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特征。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近期疗效低于超声乳化吸出术,但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5.
林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56-6357,636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某院收治的被确诊为硬核白内障患者56例,其中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本38例,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18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d、3周、3个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05),且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水肿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确切,容易操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孙涛 《现代保健》2011,(7):73-74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从2005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68例321眼的临床资料,其中152例182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116例139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总结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两者在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安伞、有效,并且费用较低,相比超声乳化自内障摘除术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90例(312眼)直式或反眉弓形板层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190眼占60.9%,>1.0者36眼占11.5%;术后第3~7天裸眼视力>0.5者220眼占70.5%,>1.0者62眼占19.9%.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安全、方便、经济、效果满意,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和复明工程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中的疗效。方法100例(100眼)“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白内障患者,术前全身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在局麻下行颢侧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中虹膜脱出3例,后囊膜破裂9例,术后角膜水肿18例,术后高眼压:1例,术后2例前房少量积血,无严重并发症。术后3天术后视力大于0.8者24眼,视力0.3~0.6者69人,视力0.1~0.25者5人,其中玻璃体混浊1人,不规则散光2人,2人因晶体度数不足(大于26D)残留远视及散光造成,1人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裸眼视力0.08+12D矫正0.4。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手术方法易于掌握,术中安全,不需特殊设备或器械,术后恢复快,在没有条件进行超声乳化自内障基层医院,是白内障复明的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改良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并与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比.方法在显微镜下同种材料进行两种手术58眼及60眼.术后1个月进行视力与角膜散光的测定.结果前者术后矫正视力0.5~0.8者16.8%,1.0以上者83.2%,术后散光与术前无显著差异;后者术后矫正视力0.5~0.8者63.3%,1.0以上者31.7%,术后散光与术前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切口手术视力恢复快,较超声乳化手术成本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术中处理方法。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自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36例155眼,对其中15例15眼术中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15例15眼均一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矫正视力≥0.4者11例11眼(73.3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体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手术中的各个步骤,但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谨慎细致的术中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1.
孙洪周 《中国卫生产业》2013,(24):142-142,144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探究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术式。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2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我们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5例患者,69只患眼)与对照组(57例患者,61只患眼),观察组患眼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眼接受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眼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患眼手术过程中后膜囊破裂发生率、术后瞳孔变形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所有患眼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但在7~10d均完全消退,两组患眼术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7d,观察组患眼裸眼视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眼术后散光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眼最好矫正视力、术后散光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相比,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白内障的近期疗效较好,但是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相当,因此无超声乳化仪的医院同样可以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顺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超声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切口组则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散光度、角膜中央厚度变化、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散光度、角膜中央厚度较术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散光度、角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视力0.05比率分别为85.0%、90.0%,较超声组的87.5%、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水肿、前房虹膜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均具有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5例(27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避开滤过泡的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眼压和滤过泡的改变.结果:术后25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视力≥0.5者70.4%.术后随访6~12个月,眼压和滤过泡无改变.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避开滤过泡的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既可提高视力,又可保持原有的抗青光眼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白内障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白内障手术干预效果;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角膜混浊水肿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白内障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的时间和对照组相似,P>0.05;手术前两组视力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视力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角膜混浊水肿等并发症率和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改善视力,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19例247眼各类型白内障患者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测定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3个月角膜曲率,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5以上占90.3%,1.0以上占84.3%。术前平均角膜散光0.42D(SD:1.12),术后平均角膜散光1.85D(SD:2.75),90%术后散光在1.20D以内。3个月后平均角膜散光0.33D(SD:1.85)。术中及发术后并症少。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术对比,不需要昂贵超声乳化仪,费用低廉,疗效满意,特别适合山区基层医院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硬核白内障患者140例,根据手术实施手段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对照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各70例。对比两组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的视力>0.1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及眼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更为有效,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眼压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陆丽萍  谢兰  洪宏 《现代保健》2011,(11):47-48
目的 评价表麻下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186例(198只眼)白内障患者实行表麻下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远期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中并发后囊破裂4眼(2%),术后角膜内皮不同程度水肿67眼(33%),第3天视力≥0.5者156眼(79%),0.1~0.4者40眼(20%),<0.1者2眼(1%),均一期植入人工晶体,能迅速恢复视力,而且远期效果稳定,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表麻下改良式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易掌握,学习时间较超声乳化手术短,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能取得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几乎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表面麻醉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17例(21只眼)虹膜后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等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一致,前房反应轻。结论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9-2013年收治的120例(138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69眼)。研究组采取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现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与散光的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患眼视力≥4.5的比例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患眼散光≤1.5的比例为75.36%,高于对照组的4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虹膜损伤、后囊破裂和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0%,2.90%,2.90%,低于对照组的8.70%,4.35%,5.80%。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姜锐光  姜杨  刘小环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675-1676
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手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01月我科行Ⅳ、Ⅴ级核白内障手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20例143眼,根据所行术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超乳组):68例,76眼;B组(小切口组):52例,67眼,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B两组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角膜散光程度无差别;超乳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于小切口组。结论对于硬核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