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社区门诊输液患者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对498例在社区门诊输液患者采用询问法进行心理特征评估,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护理.结果:社区门诊输液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患儿家长焦虑、恐惧、等侯不对烦;年长者孤独感、失落感、被尊重心理.结论:通过人文关怀,个性化护理,使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使护患沟通和谐融洽,同时也提高了社区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而社区医疗的目的为社区人群提供整合的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中医护理的方法技术极大丰富了社区医疗的内容,将中医护理的理论和技术与社区医疗相结合,对于帮助社区人群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卫生界各医院的高度重视,尤其门诊环境拥挤,人员密度更易发生交叉感染和接触感 染。针对医院门诊特殊的医疗环境,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各种感染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率及发病率,进一步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其特点:环境拥挤,病人多,流  相似文献   

4.
张跃华 《腹部外科》2005,18(6):341-342
目的探讨门诊局部麻醉下Rutkow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医疗费用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2005年5月在门诊完成局部麻醉下Rutkow手术的65例与同期住院治疗的84例相比较,分析病人在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性.结果门诊手术组术后下床时间、平均在院时间、医疗费用均较同期住院手术者明显减少.结论门诊局部麻醉下行Rutkow手术安全可行,治疗费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门诊注射用药患者社区治疗现状,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提高患者社区就诊率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在某大型综合性医院首次注射治疗、自愿带药回社区治疗的患者2 000例,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1 109例(55.45%)患者在社区治疗;891例(44.55%)未在社区治疗,其中702例由于社区拒绝接受,189例患者主观不愿在社区治疗.社区拒绝注射治疗的原因主要有担心过敏等治疗安全问题、护士对患者所带药物不熟悉不敢注射等;患者拒绝在社区注射治疗的原因有对社区的医疗服务不满意及医疗技术水平不信任等.结论 政府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改善社区医疗条件和环境,加强对社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是提高患者社区就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比利时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见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慧敏 《护理学杂志》2003,18(10):798-799
介绍比利时的医疗护理服务机构及服务模式,包括儿童-家庭福利中心、残障儿童教育中心、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及老年医学心理中心。旨在为我国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促进与阻碍因素,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推广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发表的关于社区居民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Meta整合。 结果 纳入12篇文献,提炼53个结果,经分析汇总成14个类别,最终进一步归纳成4个整合结果,即社区居民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识、社区居民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社区居民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及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建议。 结论 社区居民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不足,社区医务人员需加强社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推广宣传,同时丰富社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方式,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8.
门诊注射室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 ,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信誉和形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渗透与影响 ,广大病人的服务需求 ,护理人员的价值观和利益格局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 。因此 ,如何针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挖掘科室潜能 ,达到优化门诊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的目的是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鉴此 ,我院门诊注射室于 1 999年 8月开始实施科室内部量化积分管理 ,两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量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遵循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子处方在医院门诊的应用.方法:介绍实际工作中电子处方应用过程及应用特点.结果:电子处方的应用最大限度降低了人为差错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论:电子处方的应用改善了医院门诊流程,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有些内容可以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态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806名居民对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不满意的项目及对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结果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满意的前3项依次为医疗技术差(28.91%),服务态度差(24.69%),医生检查不仔细、看病时间短(12.53%).99.50%居民对三级甲等医院成立院外门诊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持欢迎态度,100%认为自己对三级甲等医院院外门诊的医疗技术更有信心.结论 医疗技术水平始终是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技术亟待提高,三级甲等医院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综合医院儿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方法: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通过各环节规范化管理,消除了院内感染的安全隐患。结论:综合医院儿科门诊的监控与环节管理,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长春市当前社区医疗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患者和社区医疗机构层面了解PICC延续性照护服务现状并分析制约因素,为PICC维护技术在社区医疗机构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在株洲市3所三级医院进行PICC置管维护的196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对10家社区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 88.8%的PICC带管者平时的维护地点为三级医院,31.1%的患者愿意到社区医院进行导管维护,61.2%的患者因社区诊疗技术不足而不到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导管维护。访谈共提取6个主题:人力资源不足,相关知识及技术缺乏,担心风险,收费标准缺乏文件依据,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建议提高医疗风险的保额。结论社区医院PICC维护情况不容乐观,推进PICC维护进社区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政府、三级医院及社区医疗机构应积极采取对策加以改进,以发挥社区医疗机构初级医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护理工作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法:通过社区门诊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充分发挥社区医务人员的作用,采取社区内外相结合的策略和措施,改变非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控制疾病.结果:社区门诊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效果好,成本低,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主要策略.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提高.结论:社区门诊综合防治高血压的工作模式能够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人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因地制宜进行宣教,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使病人的医疗费用降低,社区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的构建及运行效果,提高癫痫患儿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制订服务流程、管理制度,通过门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运行效果。结果 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运行6个月,门诊就诊量增长5.28%,服务增长15.11%;累计为920例患儿建立病案管理档案,其中神经心理与行为健康筛查率78.48%,健康教育参与率92.72%,留治率85.00%,失联率2.83%,中断率7.06%,医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P<0.05);培养专科护士3名。结论 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的建立符合癫痫患儿需求,可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及满意度;有利于医院高级护理实践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移动医疗App概述,移动医疗App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的智能处理和病情评估、在线互动反馈等介绍移动医疗App在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研究的方向,以期进一步改善我国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相似文献   

17.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806名居民对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不满意的项目及对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结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满意的前3项依次为医疗技术差(28.91%),服务态度差(24.69%),医生检查不仔细、看病时间短(12.53%)。99.50%居民对三级甲等医院成立院外门诊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持欢迎态度。100%认为自己对三级甲等医院院外门诊的医疗技术更有信心。结论医疗技术水平始终是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技术亟待提高,三级甲等医院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适用于社区医疗卫生站的脑卒中吞咽困难识别与管理循证实践方案,推动医院医疗护理向社区下沉。方法在已有三甲医院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国内外吞咽困难相关证据,结合利益相关者会议更新证据,进而更新和调适循证实践方案。结果对脑卒中吞咽困难识别与管理循证实践方案进行社区医院跨机构调适后,吞咽障碍筛查工具由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改为洼田饮水试验(护士用)和吞咽障碍指数(患者用),营养风险管理工具由NRS2002改为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并增加中医护理技术和远程卒中管理。根据修订结果,重新修订工作流程,更新健康教育材料等。结论脑卒中吞咽困难识别与管理社区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为在社区医院开展循证实践提供了框架。  相似文献   

19.
张丹丹  李虹  赵璠  吴娟  张洁 《护理学杂志》2019,34(1):77-79+102 103
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在社区推广和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社区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信行问卷对北京市6所社区医院的114名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知识问卷回答正确率为53. 87%;态度得分为(4. 06±0. 8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职务、工作年限医护人员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行为得分为(3. 35±0. 95)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学历、职业类型、职务、职称、是否听说过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医护人员其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社区医护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较积极,但认知和行为水平偏低。应着重加强社区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全面系统的培训,综合考虑法律、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问题,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社区的普及和推广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社区急救是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交汇点,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如何培养全科医师的社区急救技能是社区医疗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