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2间入住ICU的意识清醒且接受气管插管的84例患者。将2016-01-2017-01间入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将2017-02-2018-02间入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联合针对性护理。各42例。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气管插管期间,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分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并在ICU气管插管期间做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预防术后入住ICU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01—2019-03间术后入住西平县人民医院ICU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住ICU的时间分为2组,各36例。将2016-01—2017-12间入住ICU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ICU常规预防压疮护理;将2018-01—2019-03间入住ICU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对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发生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入住ICU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改善预后,提高ICU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护理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4例留置导尿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2例,对照组行留置导尿常规护理,干预组筛选出6个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CAUTI,对不同风险等级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干预组CAUTI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风险预警护理可降低留置导尿患者CAUTI发生率,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集束化管理(Bundles of Care)对静脉留置针的ICU患者预防静脉炎的临床实践和护理研究。方法 将2012-01-2013-12 ICU222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集束化组采用集束化管理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比较2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集束化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11%,对照组为28.83%,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集束化组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ICU患者中预防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集束化管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应用静脉留置针ICU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入住PICU的重症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按照PICU呼吸机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确切有效的主动预防重症患儿VAP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12—2016-12间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7-01—2019-01间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开展优质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预防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7-06间在安钢职工总医院ICU留置导尿管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尿道口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于尿道口、导尿管及集尿袋接口。比较2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留置尿管期间,观察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使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进行导尿管壁和尿道口喷洒,可形成一层物理抗菌分子膜,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胆石病手术患者引流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9-12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时间和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2组。将2016-01—2017-12间采用常规管道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01—2019-12间采用基于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46例。统计2组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等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胆石病手术患者的引流管管理,有助于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医源性皮肤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新生儿无陪护病房60例医源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5%聚维酮碘溶液+冰生理盐水浸润无菌纱布湿敷干预,并开展相应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调查两组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总有效率70.0%,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4.26±1.1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7.92±1.52)天,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医源性皮肤损伤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7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至2019年12月入院的8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多学科协作膀胱管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6.74%,低于对照组的29.58%;平衡膀胱有效建立率68.53%,高于对照组的30.98%;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4.84±1.62)d,低于对照组(9.76±3.72)d;患者满意度为96.62%(86/89),高于对照组的70.42%(50/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明显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鼻饲护理预防喉切除患者胃部不适的效果。方法将117例喉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鼻饲护理,包括胃管的选择、鼻饲液的选择、鼻饲体位、鼻饲方式与鼻饲速度、胃残留量监测。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胃胀气、烧灼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留置胃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集束化鼻饲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喉切除患者术后胃部不适,缩短胃管留置时间,促进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预防ICU患者胃潴留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ICU收治的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循证联合德尔菲法构建的预防ICU患者胃潴留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7 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33例、32例完成研究。观察组胃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构建的预防ICU患者胃潴留集束化护理方案适用性较好,可降低ICU患者胃潴留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02—2018-01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瓣膜置换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治疗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6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患者72例,通过对其临床资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集束化预防措施,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2例尿路感染患者中55例为无症状菌尿占76.4%,17例为有症状菌尿占23.6%;72例尿路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128株,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63.3%,其次为革兰阳性菌与真菌,分别为23.4%、13.3%。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100.0%与对照组77.8%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为减少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临床上应采取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并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具有物理抗菌功能的分子膜性结构材料喷涂在在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观察其能否降低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方法: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留置导尿管的男性患者,年龄68~7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用药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2次/d;用药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后,加用“洁悠神”喷洒于导尿管与尿道口,2次/d。观察两组患者置留导尿管后第3、5、7 d膀胱内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并比较。结果:用药组置管期间尿培养尿路感染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使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进行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喷洒,可形成一层物理抗菌分子膜,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效降低CAU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制膀胱冲洗比色卡在持续膀胱冲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行持续膀胱冲洗患者100例,按随机分数字表法为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对患者引流进行判断以调节冲洗滴速)和观察组(应用自制比色卡对患者引流液进行判断以调节冲洗滴速)。对比各指标结果。 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情况优于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自制膀胱冲洗比色卡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持续膀胱冲洗中可减少膀胱冲洗量,缩短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洁悠神(JieUC,JUC)长效抗菌材料应用于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口护理,是否能降低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方法将169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实验组87例。对照组,按常规清洁后用聚维酮碘棉球行尿道口。实验组用生理盐水清洁后采用5 mL洁悠神喷洒于尿道口。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第3、5、7天膀胱内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结果实验组尿培养尿路感染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应用于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口护理可降低CAU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精细化护理预防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治疗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ICU精细化护理。对比2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愈合时间、并发症及病死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6.12%和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和18.37%(P<0.05),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精细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情况,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陈玲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69-71
目的:探讨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成功脱机率、护理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等。结果:干预组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脱机成功率(P<0.05),干预组护理干预后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死亡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探视模式预防ICU肿瘤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作用。方法将164例ICU肿瘤重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探视模式,干预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探视模式。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及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ICU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探视模式可有效降低ICU肿瘤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且对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