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卵巢癌患者诊疗不同阶段症状群的构成及动态变化,分析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应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自行设计的卵巢癌特异性症状模块、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估量表,对104例卵巢癌患者于手术前3d、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3d、首次化疗结束后行动态跟踪调查。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存在情感、病感、疼痛相关3个症状群,术后存在5个症状群,新增围绝经期症状群、性特征症状群,化疗后存在6个症状群,新增胃肠道症状群;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卵巢癌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影响生活质量的多个症状群,且随疾病诊疗进展呈现动态改变。医护人员应把握这一特点,动态评估和管理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鼻咽癌出院5年患者症状群的构成,分析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表、M.D.Anderson症状调查表-头颈部、生活质量量表对131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方法提取症状群、Spearman分析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出院5年患者疲劳(99.2%)、口干(97.7%)、健忘(96.9%)、口腔黏稠度(95.4%)、苦恼(84.7%)发生率较高,症状困扰程度得分前5名分别是疲劳(6.14±1.49)分、口干(5.43±1.70)分、健忘(5.02±1.74)分、口腔黏稠度(4.27±1.67)分、苦恼5(4,6)分;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妨碍平均分为(3.41±1.21)分,对患者生活妨碍排名分别是工作(包括家务劳动)、情绪、行走、生活乐趣、与他人关系、一般活动。探索性因子方法提取5个症状群,即慢性口咽部症状群、慢性病态感症状群、慢性放射肌群症状群、慢性放射耳部症状群、慢性疼痛症状群,各个症状群与总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性(均P<0.01)。结论鼻咽癌出院5年患者仍存在多个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症状集群现象,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应制定鼻咽癌患者延续随访的症状管理策略,提高症状群识别度、把控度,优化症状管理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组成,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妊娠晚期孕妇的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记忆症状量表对223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症状群,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结果妊娠晚期孕妇发生频率最高的5个症状分别为夜尿增多(93.7%)、睡眠不好(66.4%)、腿部抽搐(64.1%)、气促或呼吸困难(58.7%)、出汗(56.1%)。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4个症状群,分别为身体形象障碍症状群、活动无耐力症状群、肠道相关症状群和睡眠相关症状群。年龄、孕周、孕前BMI、妊娠前运动情况是症状群发生的预测因子(P<0.05,P<0.01)。结论妊娠晚期孕妇会经历不同严重程度的症状,症状之间相互影响,以症状群的形式存在。临床医护人员需全面评估妊娠晚期孕妇的不适症状,开展以症状群为干预单位的妊娠晚期症状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时间点症状群构成及动态变化,为乳腺癌患者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采用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在化疗前2 d (T1,200例)、第1次化疗1周后(T2,179例)、第3次化疗1周后(T3,164例)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3个时间点症状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各时间点发生率大于20%的症状数目分别为9、24、26个。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在T1、T2、T3分别提取3、6、6个症状群,其中心理症状群、自我形象紊乱症状群、激素相关症状群持续存在于T1~T3,消化道症状群、食欲相关症状群和认知相关症状群存在于T2~T3。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多种症状群,随化疗的开展而增多,症状群的核心症状随时间的推移相对稳定。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症状群的动态变化,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症状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清扫术后上肢自我感觉症状以及症状群的分布特点,为症状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术后患者34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上肢自我感觉症状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患者上肢存在多种症状,发生率最高的3个症状分别是紧缩感(62.39%)、僵硬感(59.48%)、麻木感(42.86%)。上肢疼痛感(47.94%)、压痛感(17.81%)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率最高,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发生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上肢紧缩感(79.10%)、麻木感(55.22%)、僵硬感(77.61%)、感觉迟钝(28.36%)、无力感(58.21%)在术后3~6个月发生率最高,其中紧缩感、麻木感、僵硬感、无力感4个症状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发生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上肢沉重感(32.20%)、肿胀感(37.29%)在术后12~24个月发生率最高,术后不同时间段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4个症状群:因子1为瘢痕组织牵拉相关症状群(紧缩感、僵硬感);因子2为手术创伤相关症状群(疼痛感、压痛感、无力感);因子3为上肢淋巴水肿相关症状群(沉重感、肿胀感);因子4为肋间臂神经损伤相关症状群(感觉迟钝、麻木感)。结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清扫术后存在多个症状,且以群集现象存在。护理人员进行症状管理时根据症状分布和群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患铡上肢不适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对110例膀胱癌术后首次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总分(25.31±5.35)分,7.27%的患者出现心理功能失调;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感知、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级、性别、年龄是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存在疾病进展恐惧,需重点关注女性、复发及高组织学分级患者,可通过改善疾病感知以降低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淋巴瘤患者化疗期所经历的症状群的种类及构成,为开展临床淋巴瘤患者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淋巴瘤患者症状评估量表,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和日间病房310例淋巴瘤化疗期患者进行症状横断面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症状群,并比较基于症状综合得分、严重程度和困扰程度拟合的症状群的数量、性质及内部结构的异同。结果 化疗期淋巴瘤患者经历症状数目的中位数为8个(1~22个),发生率前10位的症状有疲乏、担忧、夜间出汗、睡眠不安、脱发、局部肿块、便秘、口腔疼痛、体质量下降、皮肤改变,发生率31.60%~72.60%。发生率≥20%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均分1.85~2.72分,困扰程度均分2.13~2.80,综合得分均分2.02~2.67分 。基于症状综合得分、严重程度、困扰程度得分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可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8.619%、62.892%、60.342%。综合不同拟合结果,化疗期淋巴瘤患者可能存在5个症状群:化疗毒副作用综合征群、神经心理症状群、消化-睡眠症状群、病感症状群、皮肤症状群。结论 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存在来自疾病本身及治疗相关的身心症状,且症状之间互相影响,以症状群的形式存在。基于严重程度拟合的症状群可能比基于症状综合得分拟合的症状群内部结构一致性更高。临床医护人员应以症状群为干预单位简化症状管理,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体验及症状群构成,为改善其症状负担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60例首次进行手术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前1~3 d(T1)、手术后1~3 d(T2)和出院前1~3 d(T3)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测评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原发性肝癌特异性症状模块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围手术期的症状群构成。结果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严重程度前3位症状为T1:口干(3.55±1.75)、紧张(3.44±1.38)和腹胀(2.93±1.11);T2:腹胀(6.72±1.13)、疼痛(6.58±1.15)和口干(6.43±1.27);T3:体质量下降(2.93±1.55)、紧张(2.50±1.20)和腹胀(2.20±1.12)。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可聚集成群,T1有3个症状群:情感神经症状群、肝功能相关症状群、疼痛-疲乏症状群;T2有4个症状群:情感神经症状群、肝功能相关症状群、精神症状群、胃肠道相关症状群;T3有3个症状群:情感神经症状群、肝功能相关症状群、精神症状群。结论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症状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困扰度均较高,症状群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医护人员应重视症状的评估和管理,同时加强症状群核心症状、发生机制和内部变化规律的研究,以期为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症状管理提供新思路新视角,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编制痛风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为临床医护人员有效评估痛风患者症状提供工具。 方法 以症状经历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预试量表。选取30例痛风患者进行预调查,根据患者反馈进一步修订量表。第1轮、第2轮正式调查分别便利选取170例、272例痛风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 结果 最终形成的痛风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包括22个症状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关节症状群、活动受限症状群、心理-睡眠症状群、泌尿系统症状群、全身表现症状群、痛风石症状群),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301%。验证性因子分析提示模型拟合良好(χ2/df=2.680、SRMR=0.076、RMSEA=0.079、CFI=0.903、TLI=0.884)。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89。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63,折半信度为0.836,2周重测信度为0.947。 结论 痛风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痛风患者的症状群评估。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受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方法 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203例出院后的肾移植受者进行调查.结果 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时间较长.为(117.86±98.29)min/周.体能锻炼时间为(27.41±47.61)min/周,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得分为1.37±0.84,与医生的沟通得分为1.96±0.93.术后时间为6~12个月组患者体能锻炼、耐力锻炼时间,与医生的沟通评分高于术后时间<6个月、>12个月组的患者(P<0.05,P<0.01).结论 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医务工作者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