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危害最大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弥漫性和结节性肾小球硬化,临床上以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以出现肾病综合征,晚期则出现肾功能衰竭.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及平均寿命延长,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广东省中医院全国肾脏病诊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杨霓芝教授从医30余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毛细血管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其高发病率令全球医学界担忧.故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寻求有效防治药物是当今国际糖尿病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临床研究开发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中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造福于人类,意义深远.鉴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为临床研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从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它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占90% ~95%.目前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亿[1].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长期升高又得不到控制,将会引发各种慢性并发症,它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约3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增生性视网膜病,30% - 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15% - 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2],可由初出现蛋白尿发展到高血压、肾病综合征,最终导致肾衰和死亡.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一些新的中药复方制剂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慢性、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0~40%,在美国43%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8%的糖尿病患者可见大量蛋白尿。糖尿病肾病占肾功能衰竭原因的发生率从1980年的18%上升到2004年的45%。  相似文献   

5.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最早期的客观指标之一,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及增高是肾脏早期损伤的标志.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在糖尿病肾病分期上属于早期,所以在糖尿病尚未出现蛋白尿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肾功能减退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渐进性出现肾功能损害,晚期则导致严重的肾功能衰竭[1].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即使血糖、血压等得到有效控制,也不能控制肾功能的恶化[2].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早期给予中医药治疗,可保护肾功能,延缓病程进展.我科应用结肠透析机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效果较好,现将笔者采用结肠透析机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经验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近年来在我国有不断增长趋势,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极其严重和不易控制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的镜下蛋白尿,镜下血尿为该病较早出现的临床征象,治疗颇为棘手.目前,多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中药制剂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以减轻肾脏损害,改善肾脏功能.笔者自2003年8月-2004年5月,以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20例,结果有助于减轻肾脏损害,且毒副反应小,安全性高.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0~40%,在美国43%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8%的糖尿病患者可见大量蛋白尿。糖尿病肾病占肾功能衰竭原因的发生率从1980年的18%上升到2004年的45%。在我国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约34.7%,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主要原因。1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DN的发生除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外,往往还存在细胞因子炎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DN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据国外有关资料,糖尿病肾病占糖尿病患者的47.66%[1].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肾病认识的深入和新的临床检测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的出现,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分5期,Ⅲ期为糖尿病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尿中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持续在20~200μg/min或白蛋白排泄量(AER)为30~300mg/24h,此时如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可逆转肾脏损害,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理、病理及治疗三个方面对冲任与男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具体阐述了冲任为男性生殖的枢纽 ,冲任失调为男性病的病理机转 ,以及从冲任着手的治疗原则、用药特点 ,为男性病的研究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多种微生物拮抗共生、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可引起宿主发生多种疾病。脑-肠轴理论提出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及功能失调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肠道菌群同黏膜免疫相互作用,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可能对AS形成有影响,短链脂肪酸可影响危险因素的出现,增加AS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胸痹""真心痛""血脉病""痰饮""中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虚,可累及心、肝、脾、肾;气滞、寒凝、痰阻、血瘀为标。肠道菌群与宿主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与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理念一致,与阴阳学说、脾胃有异曲同工之处。针刺防治AS着眼于整体调节,对肠道菌群也有调节作用,辨证取穴,从痰、瘀、毒论治,整体调节脏腑功能,通过对大脑、肠道菌群、骨髓的整体调节,可能是AS防治效应机制。针灸影响肠道菌群数量与结构,恢复宿主肠道内环境动态平衡,是AS防治重要着眼点。未来高通量测序、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药物针灸综合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采用药物和针灸并用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0例病案都来自于门诊。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1 0例 ,年龄最大的 63岁 ,最小的 8岁 ,平均35岁 ;病程最长 40年 ,最短 7个月 ,平均病期 5年。 40位病人都多次经X光拍片确诊 ,并多次接受过手术治疗。手术次数最多的达 6次 ,最少的也有 2次。除了 4例存有死骨者以外 ,其他 36人均在药物和针灸的综合治疗下痊愈。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发展 ,采用全身与局部、内治与外治、中药与针灸相互协调、补充的辨证方法 ,以达到表去根除、…  相似文献   

19.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源于临床实践,又经过长期的临床与系列实验研究验证、深化,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临证治疗中。其代表方补肾抗衰片能够明显改善肾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痹心痛证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酪氨酸硝基化的作用,而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可能是"痰"的物质基础。补肾抗衰片的系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脾虚生痰,痰瘀互结"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而"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作用,成为指导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