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生命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综合心理干预和常规干预治疗。干预治疗前后进行心理状况和生存状态测评,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结果干预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治疗后,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日平均血清皮质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治疗后FPG、2 h PG较干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b A1c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对照组干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及糖代谢紊乱,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进而减轻心理应激,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到该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测试他们接受护理前后的血压和血糖,邀请他们填写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分析护理要点及其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血压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SDS)表得分分别为(45.2±4.3)分和(42.8±6.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3±5.5)分、(58.1±3.9)分(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患病心态往往比较焦虑,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起常规的干预手段,能起到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降低他们的血压和血糖,从而提到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将综合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中2014年7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中均包括1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更优,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血糖状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90例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围术期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全方位护理在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高对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认知和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的护理体会。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全面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满意度水平;化疗依从性、化疗期间舒适度;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化疗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依从性、化疗期间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针对性护理在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更好配合治疗,减少相关并发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连续饮食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到该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对其进行连续饮食护理干预,测试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血糖,邀请患者填写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的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SDS)表得分分别为(45.2±4.3)分和(42.8±6.3)分,这两个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3±5.5)分、(58.1±3.9)分(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患病心态往往比较焦虑,采用连续饮食护理干预比起常规的干预手段,能起到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增强自信心,降低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间选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100例,其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几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将其疾病复发率、致残率降低,更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该院接治的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抽选出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实验,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包含50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术后随访1年,根据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采用maryland评分对患者的足部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中所有患者均完全愈合,且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同时maryland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空腹HbA1c水平较对照组来说更趋于正常,其数值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通过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1月9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术后普通护理,实验组开展术后全面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住院的天数、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知识掌握度;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生存状况、空腹血糖;脑疝等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的天数、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生存状况、空腹血糖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生存状况、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疝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全面化综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脑疝发生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和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5月—2017年11月90例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知识掌握度;护理前后患者血糖和焦虑状态、6 min步行距离;多重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血糖和焦虑状态、6 min步行距离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糖和焦虑状态、6 min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多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应激,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该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共8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和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SDS)表得分分别为(45.2±4.3)分和(42.8±6.3)分,这两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3±7.5)分、(58.1±3.9)分(P0.05)。结论以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促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压抑感,在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到该院进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的使用常规肺结核疾病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使用肺结核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糖尿病疾病的治疗方法。对比血糖水平波动状况,对两组患者肺结核疾病治疗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有较稳定的状态变化,血糖波动数值(4.29±1.39)mmol/L;对照组血糖水平变化较为不稳定,血糖波动(7.49±2.58)mmol/L,实验组血糖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92%,高于对照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肺结核结合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患者血糖水平越稳定,肺结核疾病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神经内分泌激素治疗,对患者的心室重构和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其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6例心肌梗死患者未出现糖尿病症状,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为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治疗,分别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重构情况和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室重构情况也有明显的区别,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内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与无糖尿病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法时,患者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的降低情况较差,在患者心室重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是仍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双心护理对其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随机分成2组,75例/组。对照组予以该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该组患者双心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病情管理能力得分、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双心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从该院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80例患者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X线片恢复率以及痰找结核菌的转阴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来说,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6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并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护理后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均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其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改善,对于控制和稳定病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方法在该院患者中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他们对半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运动疗法。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血糖和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分析护理要点及其结果。结果实验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SDS)表得分分别为(45.2±4.3)分和(42.8±6.3)分,这两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3±5.5)分、(58.1±3.9)分(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采用心理护理+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糖,提升妊娠糖尿病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年体检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特点。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018年1—12月间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1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状态评估,并将其测评结果与其相匹配的11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焦虑患者的比例以及焦虑合并抑郁的患者比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患者抑郁的比例的虽有一定程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糖尿病患者较健康人群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应尽早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该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纳入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糖化血红蛋白状况、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和糖化血红蛋白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优(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术期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糖尿病相关指标,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收诊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将病例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管道安全及心理状态改善状况。结果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管道安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干预实施中,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管道安全性,在临床护理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