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109-115
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程元桥等(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523018):《广东医学》,2005,26(6):843.845[目的:探讨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方法。方法:将130例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型患,随机分成3组,每组患的年龄、性别、病情的轻重等指标基本一致。治疗I组采用猪苓多糖0.5g/次,3次/d,乙肝疫苗20ug皮下注射,1次/月,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2个月。治疗II组采用猪苓多糖和乙肝疫苗。方法相同,再加潘生丁75mg/d,每晚睡前顿服,疗程l2个月。治疗Ⅲ组采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Ⅰ组和Ⅲ组的患其HBV-DNA在开始治疗后迅速转阴,其转阴率都明显高于治疗Ⅱ组,差异有极显性(P〈0.01)。治疗Ⅰ组HBV-DNA转阴率高于治疗Ⅲ组,在疗程结束时显升高,差异有显性(P〈0.05)。  相似文献   

2.
苦味叶下珠抗乙肝病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叶下珠胶囊制剂治疗65例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经3个月疗程,HBsAg 转阴率为10.8%,HBeAg、DNAp 和抗 HBcIgM 的转阴率分别为52.9%、41.7%和66.7%。不同的治疗对象、组别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各项 HBV 标志的转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有 CPH 转阴率高于ASC,广西叶下珠治疗组高于江西叶下珠治疗组的倾向.增服绞股兰并不能提高 HBV 标志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疗法加干扰素治疗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用干扰素治疗的70例作对照。发现治疗组经3个月治疗后,HBsAg 转阴率31.25%(25/80),HBeAg 转阴率41.25%(33/80),HBV-DNA 转阴率33.75%(27/80),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均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除 HBsAg 有2例转阴(2.85%),HBeAg 有4例阴转(5.71%)外,余均无变化。两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意义(P<0.05~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诱导性杀伤细胞(CIK)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HB患者50例,CIK联合阿德福韦酯组25例,单用阿德福韦酯组25例,治疗1、3、6个月后复查HBVDNA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治疗1、3、6个月后两组HBV DNA均明显下降,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HBV DAN转阴率CIK联合阿德福韦酯组分别为20%、64%和80%,而单用阿德福韦酯组分别为0、36%和52%,两组相比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单用或与CIK联合治疗CHB 3~6个月后,能使CHB患者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在与CIK联合治疗后使HBV DNA水平下降更加显著,特别是提高了HBV DNA转阴率,显示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与CIK联合治疗能增强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率,有助于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大剂量与普通剂量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冠心病患者 94例分为 2组(各 47例 ) ,分别采用大剂量 (0 .85 m g/ kg)和普通剂量 (0 .75 mg/ kg)潘生丁进行了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结果 :1大剂量组 :阳性 38例 (80 .9% ) ,副反应 2 9例 (6 1.7% ) ;2普通剂量组 :总阳性 43例 (91.5 % ) ,其中症状阳性 39例 (83.0 % ) ,ECG阳性 37例 (78.7% ) ,副反应 2 1例 (5 5 .3% )。两组阳性符合率和副反应发生率 ,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中潘生丁的剂量超过 0 .75 mg/ kg无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腺肽片联合拉米夫定对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3例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在继续服用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对症保肝治疗,A组加用胸腺肽片,15mg/次,3次/d.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ALT、HBV DNA、HBeAg、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53例患者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CD4,CD4/CD8分别为:63.6%(21/33)、39.3%(11/28)、(32.31±6.21)、(1.34±0.36);而B组分别为10.5%(2/19)、7.7%(1/13)、(27.61±6.42)、(1.03±0.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A组中完全应答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无应答组(P<0.01).结论:胸腺肽片可以作为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治疗的联合用药选择,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乙肝病毒的消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过短程联合拉米夫定以提高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疗效的新治疗方法.方法 所有患者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35μg开始治疗,在治疗12周时,若HBV DNA或HBeAg转阴,继续单独使用干扰素治疗至52周(A组),未达到上述条件者(B组)分为B1组及B2组,B1组短程联合拉米夫定治疗12周后继续干扰素治疗并完成52周疗程,B2组继续单独用干扰素治疗并完成52周疗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符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全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共有58例患者入组,8例患者在治疗12周时出现HBV DNA或HBeAg转阴,单用干扰素完成52周疗程,治疗结束时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8/8、6/8、0/8及8/8.B1组患者24例,治疗52周时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50%(12/24)、38%(9/24)、4%(1/24)及63%(15/24);B2组患者26例,治疗52周时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31%(8/26)、27%(7/26)、O(0/26)及35%(9/26).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取得早期应答的患者治疗52周的应答率高;通过对早期疗效不佳的患者短程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提高干扰素的疗效,但有待更大样本量的随机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8.
据报告,运动心电图阳性的严重多支冠脉疾病患者,作潘生丁(0.6mg/kg)应激超声心动图时,仅52%(11/21例)呈室壁运动异常。阳性率低是否由于潘生丁用量小,作者对此作了前瞻性研究。 55例可疑冠脉疾病,男41例,平均年龄55±9(38~73)岁。冠脉造影显示冠脉正常者15例,1、2和3支冠脉疾病(狭窄≥70%)分别为10、18和12例。静注潘生丁0.6mg/kg(5min),5min后再注射0.4mg/kg(5mim)。注射后30min作超声心动图。潘生丁剂量平均63±19(20~101)mg。这种1mg/kg潘生丁应激超声心动图检测冠脉疾病的敏感性40%,特异性93%;潘生丁应激心电图则分别为38%和80%。潘生丁应激超声心动图对1、2和3支冠脉疾病的敏感性分别为0%、50%和58%,潘生丁应激心电图则分别为0%、44%和5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7%,严重者为低血压(7例)、窦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滋肾清肝饮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疗效。方法:6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滋肾清肝饮联合替比夫定治疗)和对照组(替比夫定治疗)各30例。观察治疗24周后患者临床证候、生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病原学指标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4周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0.00%,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生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抗病毒应答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滋肾清肝饮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肝肾阴虚型CHB,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调节免疫、恢复肝功能、提高抗病毒应答率。  相似文献   

10.
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68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应用中药复方制剂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设立对照组,比较两组HBsAg、HBeAg、HBV DNA的转阴率以及YMDD变异株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血清HBsAg、HBeAg、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YMDD变异株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更确切.大大降低病毒变异发生率,为长时间服用拉米夫定寻求一条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拉萨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藏、西药两组,每组各50人.治疗4wk后复查胃镜及Hp.结果本次研究得出治疗组、对照组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57%、61%,两组间总体愈合率接近,愈合率及愈合质量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176,P>0.05);治疗组球部溃疡、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48%、81%,对照组球部溃疡、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86%、36%,两组比较χ2=16.75,(P<0.001).治疗组、对照组Hp清除率分别为15%、69%,(χ2=25.02,P<0.001).结论本地区藏、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接近,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5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选用 RFD 和 RFP 两组方案治疗。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4.5%和98.2%(P>0.05)。随访2年菌阳复发率分别为21.2%和3.6%(P<0.05)。RFD 组的总失败率高达25.5%。笔者认为,RFD 方案的剂量及疗程长短尚宜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灵肝康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次,1次/d,共服18个月)和参灵肝康胶囊(4粒/次,3次/d,持续18个月);对照组56例,与治疗组同疗程同剂量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生化学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为48.2%,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42.9%,HBV DNA转阴率为78.57%,对照组HBeAg转阴率为39.3%,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32.1%,HBV DNA转阴率为64.2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灵肝康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CHB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持久恢复肝功能和抗病毒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三联疗法(OCA: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7d方案;RTA:善得胃+替硝唑+阿莫西林14d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经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证实有Hp感染的191例连续病例,通过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A组接受OCA方案,B组接受RTA方案,连续随访6wk.随访结束时患者接受14C呼吸试验确定Hp根除率,部分溃疡患者经内镇检查确定溃疡愈合率.结果完成治疗及随访患者166例.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2%和72.2%(P>0.05).两组中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1%和71.0%(P<0.05).两组的溃疡患者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4%vs75%,P>0.05,80%vs75%,P>0.05)B组方案发生的不适反应较A组多(n,80:52),但所有不适反应患者均能耐受.A组药物的医药成本较B组高(RMB,,820.78:418.04).结论对于Hp相关性的胃炎患者,OCA方案虽然价贵,但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而对于Hp相关性的溃疡患者,RTA方案和CCA方案疗效相当,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5.
了解潘生丁联合喜炎平雾化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潘生丁口服联合喜炎平雾化,对照组应用干扰素雾化。结果潘生丁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潘生丁联合喜炎平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α-干扰素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 90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成 3组 ,对照组 3 0例 ,以一般保肝、降酶治疗 ,疗程半年 ;治疗组 3 0例 ,以 α-干扰素 3 0 0万单位 ,肌注治疗 ,疗程半年 ;联合组 3 0例 ,以 α-干扰素联合贺普丁 ,α-干扰素用法同前 ,同时口服贺普丁治疗 ,疗程半年 ;并观察 ALT、HBV-DNA、HBe Ag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 HBV-DNA转阴率分别为 6.7%、43 .3 % ( P<0 .0 0 5 ) ,HBe Ag转阴率分别为 3 .3 %、63 .3 % ( P<0 .0 0 5 ) ,差异均有显著性 ;治疗组与联合组 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3 .3 %、5 3 .3 % ( P<0 .0 5 ) ,HBe Ag的转阴率分别为 :63 .3 %、73 .3 % ( P<0 .0 5 ) ,差异均有显著性 ,而治疗组与联合组 HBV-DNA复阳率分别为 3 0 .8%、2 5 .0 % ( P>0 .0 5 )差异无显著性 ;HBe Ag的复阳率分别为 42 .1 %、2 7.2 % ( P<0 .0 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明显优于单用抗病毒药物或不用抗病毒药物 ,但由于病例数较少 ,需增加病例继续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7.
应用补肾糖浆治疗乙型慢活肝55例,经一年随访,HBsAg、抗 HBcIgM 和 HBeAg 的转阴率分别为30.77%,30.43%及58.53%,HBV—DNAP 均值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治疗后患者各项肝功能均有改善。结果表明,补肾糖浆可抑制 HBV 的复制,辨证施治组亦可改善肝功能及使 HBVM 阴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叶下珠片和至灵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效.方法:15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用叶下珠片和至灵胶囊联合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并比较不同基线血清HBV DNA.结果:叶下珠片和至灵胶囊联合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携带者的人口学、临床和病毒学特征均具有可比性.治疗12周时,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携带者HBV DNA低于检测值率分别为27.5%和5.13%(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13.75%和3.85%(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7.50%和1.28%(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叶下珠片和至灵胶囊联合治疗能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V DNA水平,具有一定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65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苦参硷静脉滴注治疗,与对照组(茵栀黄及丹参注射液)65例比较,发现苦参硷对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黄疸消退等方面疗效与对照组相仿.但苦参硷具有一定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作用,HBeAg、抗 HBc-IgM、HBV-DNA 转阴率分别为43.1%、58%和37%,而对照组则为9.2%、0%和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潘妥洛克联合呋喃唑酮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ylori)根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80例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三联疗法(潘妥洛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7 d组(A组)、10 d组(B组),四联疗法(潘妥洛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果胶铋)7d组(C组)、10 d组(D组).根据意向性治疗分析(intension-to-treat,ITT)和试验方案(per protocal,PP)进行分析,采用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cost-effectiveness,C-E)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及B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71.2%及80.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3.1%及8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4组中D组根除率85.3%,最高,与A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潘妥洛克联合呋喃唑酮可有效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在发展中国家可作为一线方案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