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康益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治疗的6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益胶囊。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比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益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观察时间为60d,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中风后遗症典型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皆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血液流变学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平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内科治疗及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内科治疗及中医综合康复治疗(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及Fugl-Meyer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针灸、推拿及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8):993-994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治疗作用及治疗机制。方法:随机将80例气虚血瘀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各40例的两组,给予对照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NHISS评分、B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血清Hcy、hs-CRP及F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疗效,对于促进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霞 《辽宁中医杂志》2010,(12):2355-235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清热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或鼻饲中药汤剂,疗程30天,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风证候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对照组30例,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60%,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火热证、血瘀证、气虚证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益气活血清热法能够提高气虚瘀热互结型中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分散片、拜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给服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疾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疾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喇和对熙组50例,治疗纽服用中药益气活血汤(黄芪、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全蝎、地龙、水蛭、甘草)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评分情况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时照组7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脂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莫换好 《光明中医》2020,(3):306-30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78例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部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的NIHSS评分、Vm、Vs、PI以及BI指数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PI均显著下降,Vm、Vs、BI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可以明显改善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症状,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张东岳教授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从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组织学等方面证明其疗效的可靠性,使之成为一个成熟的治疗方案向临床推广。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20例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运用益气活血法,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固肠止泻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临床症状改善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4.09%、61.36%,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气虚血瘀证候改善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兰印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65-1665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胶囊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气虚血瘀证中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予以益气通络胶囊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中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傅雅萍  季晓东 《新中医》2018,50(3):46-4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2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估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痉挛指数(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CSI、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络益气颗粒治疗血瘀气虚型中风患者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血瘀气虚型中风患者9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通络益气颗粒,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改善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通络益气颗粒治疗血瘀气虚型中风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浓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口服景芪扶正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30天。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临床症候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5.65%、对照组69.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0.00%、对照组1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景芪扶正通络汤结合西医能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选取缺血性中风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病例106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三参通络合剂;15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仅为8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气虚血瘀证积分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辨证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71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辨证论治,肝郁气滞型者予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剂,气虚血瘀型予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剂,肾虚血瘀型予补肾填精、化瘀通络之剂,并辅以中药面膜外敷;对照组35例应用六味地黄丸加中药面膜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0.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辨证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六味地黄丸,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联合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予中药汤剂内服联合膏贴外敷,对照组予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之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法随机将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5例和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芪归通络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后,半身不遂(下肢)、言语蹇涩或不能言语、头晕目眩、口舌歪斜疗效,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