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肺化瘀定喘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和沐舒坦,以及采用联合吸入方法;实验组口服温肺化瘀定喘汤,静脉滴注沐舒坦,联合吸入方法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体征改善,严重程度评分转归,临床症状改善比较,两组治疗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两组住院天数和腹泻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阵咳时间、咳嗽影响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发热减轻时间、发热消退、气促减轻、气促消退、咳嗽减轻、湿啰音减少、湿啰音消失、喘鸣音减轻、喘鸣音消失、痰鸣音减轻、痰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国内评分法及Bierman's法减少到最小分数所用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病毒抗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小板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天数和腹泻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温肺化瘀定喘方剂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肺化瘀定喘法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温肺化瘀定喘法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长。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化瘀定喘法联合干扰素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佐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2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86例),2组均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再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热、咳嗽、气喘气促、肺部罗音的消失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发热、咳嗽、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明显,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16-1817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部湿罗音、咳嗽及气促等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肺部啰音、气促等症状减轻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所减少(P0.05),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病程,缓解咳嗽、肺部啰音等不良症状,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揉掐扣四法为主治疗小儿痰热咳嗽(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痰热型咳嗽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3例采用推揉掐扣四法为主的推拿疗法,对照组33例采用中成药(小儿麻甘颗粒)治疗。2个疗程(10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症候积分及肺部听诊的比较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有效率、证候积分及肺部听诊恢复正常所用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推揉掐扣四法为主治疗小儿痰热咳嗽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可缩短肺部听诊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持续用药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介质水平、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西药可增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加快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毛细支气管炎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或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部啰音、咳嗽消失时间及喘憋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体征消失或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8.
细辛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细辛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85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用细辛脑治疗,对照组42例用氨茶碱加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罗音消失、咳嗽停止的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细辛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沐舒坦吸入疗法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31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及对照组(155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补液的同时应用沐舒坦雾化吸入;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吸氧、补液的同时应用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喘憋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疗程短、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3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都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雾化吸入,实验组用沐舒坦加生理盐水雾化,对照组用糜蛋白酶 庆大霉素 地塞米松 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每天2次.对患儿喘憋、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疗效及喘憋、咳嗽、肺部哕音消失情况比较,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比用庆大霉素 糜蛋白酶 地塞米松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三晋王氏妇科第二十八代传承人王金权教授对子宫腺肌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经验。王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属寒凝血瘀、气滞血瘀、痰湿瘀结、肾虚血瘀,其中瘀是核心。治疗上应分为经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温经止痛,非经期化痰除湿、软坚消癥、补肾益气。王金权教授在诊治子宫腺肌病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辨证思路,用药灵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解瘀化痰方治疗痰浊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7例中医证型为痰浊瘀血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西药组48例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中药组49例采用自拟解瘀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解瘀化痰方治疗痰浊瘀血型偏头痛临床效果优越,可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2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磁珠贴压耳穴及中药热奄包两种外治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咳、痰、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咳、痰、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炎敷背散外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于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肺炎的综合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min外敷组、25min外敷组3组,每组20例。治疗7d后,比较3组治疗的有效率及肺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15min外敷组、25min外敷组有效率分别为70%、90%、95%,3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肺部听诊、咳痰、痰壅的改善上,25min外敷组明显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气喘及发热症状的改善上无显著差异。结论:25min外敷组在有效率及改善咳嗽、痰壅、肺部听诊方面与15min外敷组、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g E变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取传统西医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以定喘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Ig E变化情况。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A组的83.3%(P0.05);B组的复发率为6.7%,明显低于A组的20.0%(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 E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Ig E水平下降更为明显,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Ig E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化痰、抗炎等;实验组患者并给予中医宣肺化痰平喘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它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20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磁珠贴压耳穴及中药热奄包两种外治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咳、痰、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咳、痰、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咳喘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以咳喘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湿啰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3%,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咳喘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芎蒌通脉方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痰瘀型2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痰瘀型2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西药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联合组给予芎蒌通脉方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IIEF-5、中医主症积分、性交满意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的IIEF-5评分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中医主症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性交满意度为83.3%,明显优于西药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芎蒌通脉方联合西地那非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痰瘀型2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疗效,增强患者阴茎勃起功能和勃起质量,改善患者的性交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按住院号将12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抗炎、抗过敏、平喘、氧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3d观察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结果(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两组患儿血气分析较前均有好转(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等的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可以提高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