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病友俱乐部     
明矾水治鼻出血明矾25克,开水100毫升搅匀。将棉球放入明矾水里浸泡5分钟,然后塞入鼻腔内,仰面而坐,具有显著的收敛止血作用。蜂蜜葱白治便秘牛奶250毫升,蜂蜜100克,葱白100克。将葱白洗净,捣烂取汁。牛奶与蜂蜜共煮,开锅后下葱汁稍煮即成,每天早上空腹服用。洗脚水中放点醋每晚洗脚时,在盆水中放入约5毫升食醋,既可消除脚臭味,又可杀菌止痒,防治脚气、灰趾甲,还可消除疲劳,有利睡眠。橘皮能开胃将粥煮至半熟时加入两块鲜橘皮,生津开胃。沏茶时加入几丝橘皮条,饮服时清香爽口,润肺祛痰。  相似文献   

2.
烧伤特效方     
药物配制 白芍、地榆、大黄、虎杖各100克,用2升水浸泡1小时变软为度,加开水2升煮沸30分钟,再放入金银花100克,细辛40克,改用文火煮沸30分钟后滤出药液。再将原药渣加开水3升煮沸1小时后滤出药液。两次药液混合后再加热浓缩至4升时按0.1%比例加入洗必泰煮沸溶解,用双层漏斗过滤到无菌瓶内,按1%比例分解加入冰片粉,摇匀融化封瓶备用。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们用黄连甘油治疗口腔粘膜溃疡,共十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介绍如下。一、药物配制:黄连碱2.0克,硫酸钾铝20.0克,甘油加至100毫升,地卡因0.5克,薄荷脑适量。取黄连碱和硫酸钾铝研细混合加入甘油,常压灭菌30分钟,加入薄荷脑和地卡  相似文献   

4.
茶叶粥取茶叶9克,洗净后入水煮沸10分钟,去渣,入粳米适量,煮至粥浓稠后,加入白糖或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此粥有清热、提神、醒脑、消食之功,可用于辅助治疗消化不良、嗜睡、大便干结等症。酸枣仁粥酸枣仁30克,捣碎浓煎取汁,粳米100克煮粥。待米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汤,再熬为粥。此粥  相似文献   

5.
肾炎患者玉米须粥玉米须30克,车前叶30克,葱白一根,粳米100克。将洗干净的车前叶切碎后放入砂锅,然后放进玉米须和葱白,加适量水用小火煎60分钟,去渣,再加入洗好的米,添些水熬粥,过40~50分钟即可出锅。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7日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6.
治肺病汤膳     
胡萝卜蜂蜜汤:取胡萝卜1000克,蜂蜜100克,明矾3克。先将胡萝卜洗净切片,加水350克。煮沸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蜂蜜、明矾,搅匀,再煮至沸,每服50克,日服3次。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痰白,肺结核咳血等症。 甲鱼滋阴汤:取甲鱼肉250克,百部9克,地骨皮9克,知母9克,生  相似文献   

7.
1、产后缺乳 活鲫鱼1条(100-120克),通草10克。将鲫鱼削鳞去内脏洗净,同通草一齐加水适量,用旺火炖至鲫鱼熟透后,吃鱼喝汤。 2、产后腹痛 山楂60克、红糖60克。将山楂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煮5分钟后加入红糖,稍煮片刻,趁热饮用。 3、产后虚弱 豆浆2碗、大米50克、白糖适量。用  相似文献   

8.
陈香紫薯粥     
正原料:紫薯100克,粳米200克,糯米100克,陈皮10克。制法:1.紫薯去皮、切块,加入粳米、糯米、水,用小火煮成粥。2.陈皮浸泡2小时,切成末;加入粥中,再炖10分钟即可。詹医师语录:陈皮是常用的中药材,有很好的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小儿中耳炎     
处方1黄连30克,大黄50克,白矾、石膏、龙骨各100克,冰片10克。 制用法:先将黄连、大黄焙干研极细末,再将白矾、石膏、龙骨火煅后加入冰片共研成粉,上述各药混合,过100目筛,高压消毒30分钟贮瓶备用。用时,以棉签蘸30%双氧水洗去患耳脓液及痂皮,再以75%酒精棉球拭净处方1黄连30克,大黄50克,白矾、石膏、龙骨各100克,冰片10克。 制用法:先将黄连、大黄焙干研极细末,再将白矾、石膏、龙骨火煅后加入冰片共研成粉,上述各药混合,过100目筛,高压消毒30分钟贮瓶备用。用时,以棉签蘸30%双氧水洗去患耳脓液及痂皮,再以75%酒精棉球拭净  相似文献   

10.
绿茶菊花饮绿茶5克,菊花5克。将绿茶、菊花放入茶杯,倒入开水100毫升,泡10分钟再加入开水100毫升,再泡10分钟即可。一剂茶可饮4 ̄5次,供1日饮用。此款的功效是提精神,助消化,清内热,固牙齿,利血脉,聪耳明目。适用于精神倦怠,消化不良,牙齿松动,视力模糊。黑豆大葱汤黑豆50克,大  相似文献   

11.
治脚癣验方     
脚癣,俗称脚湿气,也叫香港脚或臭田螺。初起时脚趾间发生水泡,瘙痒,以后溃烂流水,脱皮,严重者还可合并感染,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选用下列方法治疗,一般可收到较好的效果。1 枯矾15克,泡水洗脚,早晚各1次;或枯矾研成粉末撒敷于患处。2 公丁香适量研末,将患趾洗净后,撒药末脚趾缝内。也可用黄柏研粉撒于患处。3 大黄末50克,芒硝20克,先将大黄末用1000毫升水煮15分钟,然后加入芒硝,溶化后过滤。将患足置药液上方熏,熏至药液不烫皮肤时,再把患足浸泡2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可连续用4~5次,以愈为度,可用于脚癣感染。4 黄…  相似文献   

12.
原料:全脂牛奶200克、鸡蛋5枚(取蛋清)、虾仁50克、淀粉10克、色拉油3汤匙、糖1克、盐适量做法:1.虾仁洗净后控干水分,加入少许盐腌10分钟至入味。2.将蛋清与蛋黄分离,留下蛋清备用。3.锅内放少许油,放入虾仁炒一分钟至熟。4.炒熟的虾仁盛出备用。锅洗净备用。5.将一半量的牛奶倒入盆中,加入淀粉、糖、盐调味并混合均匀。6.加入蛋清,将牛奶  相似文献   

13.
肾炎患者 玉米须粥 玉米须30克,车前叶30克,葱白一根,粳米100克.将洗干净的车前叶切碎后放入砂锅,然后放进玉米须和葱白,加适量水用小火煎60分钟,去渣,再加入洗好的米,添些水熬粥,过40~50分钟即可出锅.  相似文献   

14.
药膳坊     
正兰山祛湿粥原料:糯米100克,佩兰叶10克,山药100克,薏仁50克,菱粉50克。制法:1.山药切片,薏仁用水浸泡1小时,佩兰叶用布包包好。2.加入糯米,煮成粥后加入菱粉再煮10分钟,调均食用即可。詹医师语录:这款粥特别适合夏天吃,可以滋养脾胃,保护元气。佩兰可以祛除暑气,改善口中甜腻,口臭,熟湿的头胀胸闷。菱角有清热解暑,健脾化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油焖春笋     
《保健医苑》2015,(3):64
<正>"油焖春笋"是一道杭州的传统风味菜。它选用清明前后出土的嫩春笋,以重油、重糖烹制而成,色泽红亮,鲜嫩爽口,鲜咸而带甜味,百吃不厌。食材明细主料:春笋500克调料:味精2克,花椒5克,香油15克,白砂糖15克,菜籽油30克,酱油30克制作流程1.将笋洗净,对剖开,用刀拍松,切成5厘米长的段;2.炒锅置中火,下入熟菜油,烧至五成热,投入花椒,炸焦捞出;3.随即将春笋下锅煸炒2分钟,加入酱油、白糖和清水100毫升,改用小火焖烧5分钟;  相似文献   

16.
油焖笋 用料:净竹笋250克、酱油15克、白糖15克、味精少量、生油100克、鲜汤、麻油。 制法:将笋放平,用刀背拍裂后,切成5厘米长小手指粗细的条子。然后,将油倒入锅内,油热后投入笋条,炒透后再投入酱油、糖等调味料,然后加入鲜汤,烧沸后改小火焖5至6分钟,即转旺火将汤汁浓缩,再淋入麻油即可。  相似文献   

17.
图 ①黄芪桂枝鸡蛋汤:黄芪30克,桂枝10克,鸡蛋2个。先将黄芪与桂枝加水100毫升煎煮15分钟,滤取药汁;将鸡蛋打入药汁中,煮至蛋熟,将鸡蛋与药汁一同服下,日服1次,10天为一疗程。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发汗解肌的功效,适用于冠心病气血不足者。 ②鱼蓉白奶羹:鱼肉100克,西红柿15克,豌豆25克,面包100克,肉汤250克,干香菇1.5克,植物油150~200克(实耗约25克),黄酒、味精、精盐、干淀粉适量。香菇用开水泡开,洗净,去根,切成小方丁;西红柿洗净切丁,面包切丁,面粉用水调好;取鱼肉下开水锅,微火煮熟后捞出,碾成碎泥;肉汤烧开,倒入鱼肉泥、豌豆、香菇丁、西红柿丁、味精、黄酒、精盐等,待水再开时加入湿淀粉,略搅几下,加入猪油,  相似文献   

18.
教你煲汤     
菠萝双豆羹原料刀豆100克、扁豆150克、菠萝50克、砂糖25克、生粉20克。制作工艺刀豆、扁豆挑洗干净,放入汤盆中,注入清水,放入蒸锅内蒸熟至软烂后取出,或用高压锅压约20分钟,菠萝削去皮,切小片;蒸软的双豆倒入煲中烧沸,加入砂糖,烧沸用生粉勾芡,散入菠萝拌匀即可。特点清亮晶莹,香甜诱人食欲,色泽美观。营养与保健刀豆,中医学认为性温,味甘。具有和中下气、利肠胃、  相似文献   

19.
王云 《健康》2003,(12)
5、银耳莲子紫米粥 莲子有清心除烦、健脾止泻的作用,与紫米同煮,还能养脾涩肠,对脾虚久泻的人尤为适宜。银耳可生津养胃、养心安神,对于病后体弱及年老者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原料:银耳1只,莲子100克,紫米200克。 制作:①银耳用温水浸泡20分钟后,洗净掰成小瓣。②莲子用温水浸泡2小时,摘去莲心,加入足量清水,煮至莲子变软。③倒入洗净的紫米,用旺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煮至黏稠。④放入银耳,煮约10分钟后即可食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家常菜     
<正>党参炒猪肝原料:猪肝100克,鸡蛋1个,党参5克,陈皮5克,淀粉、姜、葱、食用油、盐、料酒各适量。制法:1.把党参、陈皮放入炖锅中,加水煎煮20分钟,留汁待用。2.把猪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内,加入淀粉、生抽,打入鸡蛋清,放入盐拌匀,待用。3.葱切段,姜切片备用。4.把炒匀置大火上烧热,加入食用油,烧至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猪肝、料酒、药汁10毫升,炒匀,加盐调味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