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HTK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进行就诊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共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都进行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HTK观察组经过个性化护理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依从率达到97.78%,而对照组仅为82.2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TK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措施在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接受临床治疗(药物)依从性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依从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是明显可以提高接受临床治疗(药物)依从性的。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104例药物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护理方案时将予以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48例),予以个性化护理的设为研究组(56例),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其心理状态,并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措施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1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分析并两种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用药积极性,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措施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实施创新型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病人实施创新型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60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坚持用药评分、保持良好心态评分、定期复查评分及配合治疗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良好、健康生活习惯、社会功能较好、主动交流评分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个性化护理,可将患者的遵医服药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表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选择恩替卡韦治疗后获得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方法的差异,展开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30例):恩替卡韦;对照组(30例):阿德福韦酯;对两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患者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 ALT、TBIL 以及 ALB 等系列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并发症出现概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 <0.05)。结论:临床选择恩替卡韦药物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患者加以治疗,可以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对乙肝病毒复制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极大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谢京辰 《现代医学》2014,(6):687-68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遵医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硬化失代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4个月总的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肝硬化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跟踪护理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跟踪护理。比较两组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采取跟踪护理,其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高,跟踪护理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介入创新型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患者90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创新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得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依从性平均得分(95.36±2.57)分高于对照组(80.22±2.39)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7.78%,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应用创新型护理干预,满意度较高,患者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林  刘容  康成玉 《广东医学》2007,28(8):1371-137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在痰病相关知识、并发症的防治、自我护理方法的掌握和负性心理控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健康教育可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地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医院治疗的82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标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心理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率。结果干预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能够通过心理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整体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医治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失代偿期的11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前提下施以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依从性评分(24.65±2.1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20.28±1.59)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医治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维度心理护理在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9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疾病获益感[益处发现评定量表(BFS)]评分和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人际敏感、抑郁、恐怖、焦虑、躯体化、敌意、偏执、强迫、精神病性等各项SCL-90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食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用药管理、病情监测等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FS、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从本院近2年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中选取的72例。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个性化护理。3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观察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的影响下,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极大提高了疗效。因此,本组对护理工作都很满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肺癌患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12-2011.12入住我院的10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0%(37/50)和96.0%(48/50),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比夫定用于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且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危机管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87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4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总结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危机管理.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及患者投诉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及患者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投诉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文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并且,观察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人文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