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利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36-137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据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其中约有3.5亿人为HBV慢性感染者,中国占1/3。每年约有120万HBV感染患者死于HBV相关疾病,而且在某些不利的因素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5%-10%最终将发展为肝癌(HCC),30%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中的23%会在5年内发生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
《医药世界》2006,(3):46-47
我国各型肝炎患者正在呈现上升趋势.每年有近40万人死于肝脏疾病。肝炎的感染者全球都有分布,从世界人口来讲.60亿人口,当中20亿曾经感染HBV,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20亿感染过HBV有慢性HBV感染病人有3.5到4亿.占全球人口大概6%,亚洲占三分之二.我们国家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瞿瑶 《家庭医药》2004,(10):44-45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传染病。在中国有1.2~1.3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CHB)约为3000~3500万人,这当中就有10%~40%可发展为肝硬化,1%~5%可演变为肝癌。每年死于相关性肝病(包括肝癌)约50~80万人。乙肝病毒如通过垂直传染或在婴儿时期感染的,90%以上会成为慢性HBsAg携带,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4.
医院内感染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现代医学中的突出问题,国外报道医院内感染率为3%~17%。据美国的一次不完全统计,在住院病人中有5%发生感染,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医院内感染,估计每年将因此多耗资23亿美元。我国曾调查21所医院,其院内感染率为8.4%。由此可见,控制医院内感染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洗衣房是每所医院的必备部门,  相似文献   

5.
蔡晓红 《贵州医药》1996,20(2):115-115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母婴间的感染,这对研究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在母婴垂直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990年以来,对8个家庭HBV母婴感染者进行了血清学的动态观察及5年的随访,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母婴感染者共16人,其中女12人,(包括母亲8例,女婴4例),男婴4例。8位母亲在妊娠前、妊娠期及分娩时,均有二项以上HBV感染标记物阳性,其感染时间长短不一,为体检时发现。8例婴儿的感染为出生后的1~3天内注射乙肝疫苗前检查发现,亦有二项HBV感染标记物即HBsAg、抗-HBc阳性。1.2随访检查对8个家庭母婴感染者…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 ,其中3.5亿人为慢性 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 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1]。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2]推算,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人。其中约1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10~30年可发展为肝硬化,约1%~5%的患者经过20~40年会发展为肝细胞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慢性乙型肝炎为HBV在人体的慢性感染状态,需要长期应用抗HBV药物,以持续抑制 HBV的复制,获得临床疗效。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存活时间。恩替卡韦(ET V )是新一代抗 HBV药物,具有高效抗病毒、高基因耐药屏障、副作用小等优点,国内外文献[3-5]报道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一线治疗药物恩替卡韦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乙肝病毒方面的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临床诊断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平戈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23-1923
全世界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成为现症慢性HBV感染者,我国约占1/3。有15%-40%的慢性HBV感染者在一生中可能有机会发生严重并发症(肝癌、肝硬化、肝衰竭)。我国因慢性乙型肝炎(CHB)及其相关疾病(肝硬化、肝癌等)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22.8亿元人民币。2002年中国卫生统计报告病毒性肝炎死亡65.8万人,居全部传染病死亡数之首位。CHB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专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参照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结核杆菌(TB)感染者有复发倾向,每年全世界约有1千万新发病人,约有3百万人死于结核病,是单因素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全世界约有3亿,我国HBV感染率为10%~15%,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有HBV、TB混合感染。在长达6~8月抗TB治疗过程中,其主要副作用为肝损害。  相似文献   

9.
由于研究费用很高,技术上又有一定的困难,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一度缓慢[1]。近十多年来,病毒性肝炎、流感、腮腺炎、眼角膜炎等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发现死亡率极高的艾滋病后,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掀起了一个热潮。到1990年经各国批准使用的合成抗病毒药物共18个,1990年后平均每年上市一个新品种。抗病毒药物销售在世界药物销售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尽管较小,但增长幅度很大,1985年世界抗病毒药物总销售为1.5亿美元,1987年上升为5亿美元,1990年达到10亿美元后,一直以较高速度增长。目前无环马普、叠氛脱氧胸腺短埃核着(AZT)已进入…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传染病。据报道,全世界约有超过3.5亿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有50%~70%的人群受过HBV感染,约8%-12%的人群为HBV携带者。目前国内对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乙型肝炎感染状况的专门报道较少。精神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因共同进餐、共同生活等因素而密切接触,因此了解精神病人的乙型肝炎状况,能较好的为临床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影响下,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一直名列前茅,在医药产品换代升级的带动下,胃肠道溃疡类药物市场迅猛发展。据全球最大的医药资讯机构美国IMS公司的最新公布信息表明,2005年全球抗溃疡市场已达到了267亿美元.占世界药品总体市场的4.8%,同比上一年净增长了3.8%。以此测算,到2008年全球将达3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12.
1乙型肝炎流行状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乙肝病毒(HBV)慢性携带者约有3.5亿,按各地HBsAg携带率的不同可分为高流行地区、中流行地区和低流行地区。高流行地区包括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东南亚地区和中东部分地区.其人群携带率≥8%,而北美地区携带率低于2%。全球有20亿人感染或感染过HBV。在美国估计每年HBV感染者约12.5万,而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HBV感染者高达1.2亿。  相似文献   

13.
马培奇 《上海医药》2009,30(1):27-28
1目前疗法概况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发各种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现共约有1.7亿慢性HCV感染患者(占全球总人口的近3%),每年新感染者数量达300万~400万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美国目前有300多万慢性HCV感染患者,年感染人数为3万人。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乙肝三部曲(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因素,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HBV,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另一种严重传染病,被称为“世界瘟疫”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全球至今已经有7000多万人感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左右,其中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亿-260亿美元。当前,全球抗感染药物市场正面临从品牌药向非专利药的关键转变,这也导致了2006年该市场销售收入较2004年略微下降了1.8%,2007年比上年增长了6.5%左右,2008年将以5%~6%的速度增长,增速略有降低:由于新产品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2010年抗感染药市场将达到近年来的增长峰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该地区社区人群HBV的感染情况,对2000~2004年84911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近5年HBsAg阳性平均携带率为17.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阳性明显高于女性。14548例HBsAg阳性标本的乙肝“两对半”标记物中的5种模式中,以“小三阳”为最基本的模式,占58.6%,其次为“大三阳”占23.7%,①⑤阳性占16.9%,显示HBV感染者以慢性、急性期的感染阶段最多,提示HBV感染在人群中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戴春梅  周建党  伍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5):314-315,F0003
目的了解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真菌药物。方法运用WHONET软件对我院四年间临床分离出的深部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四年间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率由2001年8.0%升至2004年的13.4%,白念珠菌仍是引起临床感染的主要真菌,但其构成比由2001年的67.3%降至2004年的49.6%,而近平滑念珠菌的构成比四年间增加了6.7%,成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第二位病原菌。四年间临床深部真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增加了7.6%~15.5%。结论临床深部真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加,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景新 《国外药讯》2005,(6):49-50
据IMS Health报道,美国2004年的处方药,在凋整了较长期的邮购处方后,销售额增长8.3%至2354亿美元,数量增长3.2%。这是制药业自1995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低于两位数的增长。主要原因是:流感季节温和;非处方抗溃疡药及抗组胺药的使用增加;通用名药的不断竞争;处方药数量减少(部分足由于保险共同支付增高);以及抗抑郁药及COX-2抑制剂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化疗后患儿感染的发生率依次为:上呼吸道27%、下呼吸道37%、口腔12%、胃肠道5%、肛周脓肿3%、泌尿系7%、败血症5%、中耳炎2%。不同化疗方案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不同,VPLD、HDAra-C、MA方案感染率依次为90%、65%、87%。感染持续时间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组(8.5±2.2)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组(3.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增加,最易受累的部位是呼吸道,其次为胃肠道;化疗方案作用越强,中性粒细胞含量越低,越易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20.
陈国民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319-1321
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感染至今仍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干扰素用于HBV慢性感染的治疗,经近20年的临床观察,有一定的疗效,但并没有改变我国HV慢性感染人群的状况,拉米呋啶应用已有4~5年时间,在降低HBV DNA方面有明显作用,但其HBeAg血清转阴率较低,仅16%~26%,没有HBsAg转阴率的报告,而且其治疗的耐药发生率很高,1年为20%,时间延长耐药比例还可上升,所以在清除HBV感染上对其期望值己大幅度下降。核苷类似物受其药理机理的局限,抗HBV慢性感染的效果并不完善。近2年中药制剂苦参素也用于抗HBV慢性感染,但其构效关系不明确,抗病毒机理不清。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