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血清前白蛋白(以下称PA)是血清蛋白成分中周转快、半衰期短、在肝脏合成的蛋白质之一。故肝脏受损时合成减少,血清浓度迅速下降,可做为肝功能损害程度的一项较敏感指标。本文以火箭电泳方法检测正常人及各型肝炎患者的PA共207例。并同时检测病人的GPT、TTT、Bil、A/G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各组病例均低于正常(29.2±7.0gm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2名健康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健康者的血清PA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PA的含量明显比健康的正常人更低(P0.05)。结论血清PA血清前白蛋白的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可以作为早期评价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良好指标,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89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PAⅡ)和醛固酮(PA)水平,并与正常人作了对照。结果表明,无合并症和合并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患者PAⅡ和PA显著升高(P<0.05,0.01);有合并症的非酮症糖尿病患者二者显著降低(P<0.05, 0.01);PAⅡ和PA与血糖水平似呈相同的趋势,在IDDM和NIDDM患者之间二者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别(P>0.05)。本文就变化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 LDL 对平滑肌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对阐明其与 AS 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3H-TdR 参入法观察了正常人 LDL 血清对 VSMCDNA 合成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用噻唑蓝比色法比较了正常人 LDL 血清对静止的和快速增殖状态的 VSMC 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人 LDL 血清能剂量依赖性促进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 DNA 合成,不同浓度 LDL 对静止和快速增殖状态的 VSMC 均有促生长效应,对后者的增殖程度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5.
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 (PA)与总胆汁酸 (TBA)水平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本产CL 72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 10 2例肝硬化患者及 3 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PA、TBA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T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随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PA值逐渐下降 ,TBA值逐渐升高 ;肝硬化患者血清PA与TB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r =-0 .682 ,P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清PA水平下降 ,TBA水平升高 ,血清PA与TBA呈明显负相关 ,联合检测血清PA、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 ,对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常人 LDL对平滑肌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对阐明其与AS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3H-TdR参入法观察了正常人LDL血清对VSMCDNA合成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用噻监比色法比较了正常人LDL血清对静止的和快速增殖状态的VSMC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人LDL血清能剂量依赖性足进猪主动脉平滑DNA合成,不同浓度LDL对静止和快速增殖状态的VSMC均有促生长效应,对后者的增殖程度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7.
肝脏病变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玲 《山东医药》2011,51(14):108-109
目的观察肝脏病变(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14例肝病患者和98例正常人血清中的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PA。结果肝病组血清ALT为(82.0±73.6)U/L、ALB为(35.6±6.4)mg/L、PA为(136.7±53.6)mg/L,对照组分别为(25.6±8.8)U/L、(44.5±9.4)mg/L、(250.5±44.8)mg/L,两组ALT、PA比较,P分别〈0.05、0.01。肝病组中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其他肝病患者血清中PA分别为(82.4±30.1)、(154.0±37.6)、(129.5±65.7)、(97.7±67.9)、(189.4±45.4)mg/L,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与其他肝病患者比较,P均〈0.01。结论肝病患者血清PA水平降低,PA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吸虫病患者血浆蛋白质的代谢时有变化,检测血清白蛋白(ALB)作为肝功能的一项指标在血吸虫病诊断中被广泛运用。但血清前白蛋白(PA)在血吸虫病患者中的检测尚无报道。由肝细胞合成的PA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其半衰期短,仅1.9d。当肝细胞受损时,PA在血浆蛋白改变前就已变化。ALP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其半衰期为17~23d,在肝脏发生病变时其变化较迟缓,不明显。本文对69例血吸虫病患者和30位健康者进行PA与ALP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浆前白蛋白(PA)水平较正常范围偏高,并与疾病的活动密切相关。血清PA是甲状腺素和视黄醇的结合蛋白,转运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是肝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之一,其半衰期很短仅为12 h。本文旨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心病病人血浆氧自由基与一氧化氮(NO)及纤溶活性的关系及银杏叶提取物的抗损伤作用。方法观察30例正常人及9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t-PA抑制物(PAI)变化;并观察66例冠心病病人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天保宁)15天后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三组冠心病人血浆MDA、PAI均显著高于正常人,SOD、t-PA、NO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病人服天保宁15天后可明显减少血浆中MDA、PAI,升高SOD、t-PA、NO水平。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浆氧自由基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并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NO合成减少,纤溶活性下降;而天保宁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增加NO合成,改善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软脂酸(PA)对EA.hy926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表达的影响及六味地黄丸(LWDHP)含药血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EA.hy926细胞分组,采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NAPDH)依赖性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细胞裂解上清液NO含量;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A损伤的细胞裂解液中NO含量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5%LWDHP含药血清组NO含量进一步减少,5%、10%LWDHP含药血清组及二甲双胍(MET)组均能显著增加细胞裂解液中NO含量,与PA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0.01),但三者之间互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PA组细胞内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LWDHP和MET组细胞内eNOS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结论 LWDHP含药血清能够刺激PA损伤的EA.hy926细胞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有效促进NO的合成,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β-内啡肽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作者给正常人静脉输注合成的β-内啡肽,剂量分别为0.3、1.0及3.0μg/kg/min,每次用药均于30'内输完;于另外一天输入同量的葡萄糖水作对照。 接受观察的10名受试者静卧,并摄取10mEq钠饮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醛固酮(PA)和血浆皮质醇均每30'测定一次,共测210'。在β-内啡肽输完后,PRA与PA明显高于基础值,分别为3.1±1.2ng/ml/h及12.2±5.3ng/dl(P<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及其预后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血清前白蛋白 ( prealbumin,PA)在肝脏中的合成比率为 99% ,且半衰期只有 1 .9d,将 PA作为肝功能损伤与恢复的指标 ,比血清白蛋白 ( ALB)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及凝血酶原时间 ( PT)更敏感和特异 [1,2 ]。我们通过对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 PA的检测以及多项指标的观察探讨PA判断肝炎预后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本院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 1 31例 ,男 1 0 1例 ,女 30例。年龄1 6~ 65岁 ,平均 37.6岁。全部病例符合西安召开的全国肝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 [3 ]…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89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PAⅡ)和醛固酮(PA)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无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PAⅡ和PA分别为65.78±15.42和103.89±28.85pg/ml,较对照组(55.61±26.97和90.15±19.78pg/ml)显著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原核表达炭疽杆菌PA63蛋白,以此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相应抗体的间接ELSIA方法,用于炭疽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选择炭疽杆菌PA63为目的基因,合成全长序列,构建pCzn1-PA63质粒,克隆至E.coli ArcticExpress表达菌株,优化IPTG表达条件,通过包涵体变性复性,Ni柱纯化获得可溶性PA63蛋白。利用棋盘滴定法确定包被PA63蛋白的最佳浓度及血清最佳稀释度建立间接ELISA方法,对炭疽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进行检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确定Cut-off值,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成功构建了pCzn1-PA63质粒,IPTG 37℃诱导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变性、复性,纯化后获得PA63蛋白。用5μg/ml PA63包被酶标板,血清稀释度为1∶50建立的ELISA方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P0.01),Cut-off值为0.2865时的灵敏度为91.18%(95%可信区间为76.32%-98.14%),特异度为94.64%(95%可信区间为85.13%-98.88%)。结论成功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炭疽杆菌PA63抗原蛋白,以此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炭疽PA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用于炭疽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16.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及其在肝脏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血清前白蛋白(PA)在儿童急性血吸虫感染、急性黄疸肝炎急性期、恢复期动态变化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18例急性血吸虫感染、22例急性黄疸肝炎治疗前后、23例HBsAg阳性携带者(ALT正常)及 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PA值;同时用免疫扩散法检测并与之比较 2法检测差异。结果 在儿童急性血吸虫感染、急性黄疸肝炎急性期PA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 .01);治疗后PA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能敏感地反映急性血吸虫感染期、急性黄疸肝炎急性期肝脏损害与PA合成动态变化,并能判断病情及预后; 2检测法比较(P>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对肺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在肺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310例健康体检者和287例肺结核病人治疗前后血清PA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结果在肺结核病人治疗前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PA检测结果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抗结核治疗后血清PA的检测结果降低(P<0.05),尤其随着疗程的延长血清PA水平降低更为显著(P<0.01);在抗结核治疗早期血清PA的阳性率为87%,高于ALT和AST的阳性率(34%)。结论血清PA检测可作为抗结核治疗后的常规肝功能指标,尤其适用于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早期损害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运铁蛋白(Transferrin,Tf)主要在肝脏合成。肝病时Tf合成减少,以致血浆含量降低。我们自1985年6月到1986年1月对50名正常人和11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进行血清Tf含量测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报  相似文献   

19.
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 (PA)的变化 ,探讨测定血清前白蛋白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价值。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2 7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 ,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的血清PA的水平及同一临床类型间PA与A的异常率。血清PA的水平在急性肝炎与轻度慢性肝炎之间、慢性肝炎轻度与中度、中度与重度之间、肝硬化与慢性重型肝炎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急性肝炎组PA与白蛋白 (A)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PA值比A值更灵敏地反映肝功能损害。血清PA的水平持续 <10 0mg/L作为重症肝炎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检测血清PA对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联合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变化,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8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35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清RBP与PA水平,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ALB水平。结果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RBP、PA和ALB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RBP与PA水平呈正相关(r=0.743,P〈0.01),血清RBP、PA亦分别与ALB水平呈正相关(r1=0.602,r2=0.529,P均〈0.01)。结论血清RBP、PA和ALB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可以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而RBP与PA比ALB能更灵敏地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变化。三者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判断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