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33例药物性鼻炎患者和40名健康人分别做了鼻腔分泌物分泌性IgA(SIgA)测定.结果药物性鼻炎者SlgA值低于健康对照组,二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坚持用“慢性鼻炎汤”治疗的20例药物性鼻炎患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SIgA值也基本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2.
鼻腔分泌型IgA(SIgA)对上呼吸道病毒及细菌的感染有很大的防护作用。已经证明鼻腔SIgA局部合成在局部起免疫作用,而不依赖于全身免疫系统。有人用流感病毒经鼻腔感染小鼠,发现小鼠鼻腔分泌物中的SIgA效价比非经鼻腔感染的小鼠高10倍,体液中或分泌液中的抗体的临床意义是以呼吸道感染增殖因子为条件的,如某些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虽然在其临床过程中血清抗体效价不升高,但在呼吸道可能形成相应抗体。本文报告涉及可能影响鼻腔局部产生SIgA某些因素的极初步材料。Hughes等证明鼻腔  相似文献   

3.
慢性鼻炎鼻分泌物SIgA含量与气虚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研究对慢性鼻炎(CR)及正常健康人群进行中医气虚辩证,将具有典型与非典型气虚者分别测定鼻腔分泌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结果发现CR及正常健康人群中具有典型气虚者SIgA含量降低,但是CR组与正常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G、M相比差别却无显著性。本研究揭示了CR气虚证与鼻腔局部免疫防御机能低下密切相关,进一步阐明了界分泌物SIgA含量降低为CR气虚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耳治疗仪自动咽鼓管吹张加鼻腔冲洗联合治疗病程较长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 选择病程6~10周、年龄3~7岁的28例OM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34耳)及对照组(11例22耳),对照组予以糠酸莫米松喷鼻、口服沐舒坦糖浆及开瑞坦糖浆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上述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以中耳治疗仪自动咽鼓管吹张并给予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治疗,每天两次,连续四周;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声导抗、纯音测听、耳内镜检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19耳,好转9耳,总有效率82.35%(28/34);对照组治愈5耳,好转7耳,总有效率54.55%(12/22);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耳治疗仪自动咽鼓管吹张与高渗盐水鼻腔冲洗联合治疗病程较长的儿童OME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将117例病人(男52,女65)分为三组:Ⅰ组(42例)测鼻腔洗液SIgA,Ⅱ组(16例)测血清IgG、IgA、IgM;Ⅲ组(59例)测SIgA加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SIgA最高值为25mg%,最低3.4mg%,平均5.2±2.8mg%。22例正常人SIgA平均值为5.0mg%。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75例血清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对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疗效及对鼻腔分泌物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8例CRS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观察组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IL-6、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患侧鼻腔Lund-Kennedy评分、鼻窦CT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 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60/64),与对照组71.88%(46/64)相比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两组患侧鼻腔Lund-Kennedy评分、鼻窦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鼻腔分泌物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CRS可显著缓解鼻腔炎症反应,改善鼻腔充血、肿胀等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的改良术式。方法 选择55例阻塞平面为Ⅰ型的OSAHS患者行保留下鼻甲海绵状组织的鼻腔扩容术(治疗组),对照组26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两组均比较手术前后PSG结果。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治疗组手术前后PSG参数中AHI、AI、LSaO2及MS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结论 保留下鼻甲海绵状组织的鼻腔扩容术能较好地保留鼻腔的生理功能,对Ⅰ型OSAHS疗效确切,比常用的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67例婴幼儿变应性鼻炎患儿分成3组,第1组为有鼻腔分泌物蓄积,在治疗前先以吸痰管吸除鼻腔分泌物,共76例;第2组为有鼻腔分泌物蓄积,在治疗前未以吸痰管吸除鼻腔分泌物,共75例;第3组为无鼻腔分泌物蓄积者116例。3组均以泵式雾化器经鼻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岁以下0.25mg/次,1岁以上0.5mg/次,隔日1次,共6次。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体重、身高的变化。结果第1组、第3组与第2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够改善婴幼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和鼻腔炎症,但鼻腔分泌物会妨碍布地奈德的吸收,而影响其疗效。病例组治疗前后体重、身高增长与健康体检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布地奈德经鼻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当有鼻腔分泌物蓄积时,应先将分泌物吸除才能获得满意疗效,且未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入呋麻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42例(5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穿刺,并向鼓室内注入呋喃西林麻黄素液作治疗组.对照组41例(50耳),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5mg.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经X检验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并注入呋嘛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滴鼻灵滴鼻液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水平及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28例,予滴鼻灵滴鼻液治疗2周,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5水平,行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与正常对照组22例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相关性及意义。结果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本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治疗前,患者血清IL-5水平及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经滴鼻灵治疗后,血清IL-5明显下降(P〈0.01),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结论滴鼻灵可能通过调控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对变应性鼻炎发挥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儿童鼻窦炎发病中免疫学因素的认识,使包括合成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SIgA)的局部免疫状态具有重要意义。SIgA 作用于细菌的感受器,阻碍其在上呼吸道粘膜表面的停留与繁殖。SIgA 的合成分几个阶段,皮下组织浆细胞合成类似血清 IgA 的亚型,赋予 SIgA 特异作用的分泌片是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的。激光照射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作者对120例6~15岁的上颌窦炎患儿行低频氦氖激光照射上颌窦粘膜,观察上颌窦冲洗液内 SIgA 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佛水鼻喷雾剂治疗花粉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例花粉症患者应用大佛水鼻喷雾剂治疗,于发病季节前2~4周或发病之初开始用药,直到季节过后。结果为:空气中蒿属花粉飘散高峰之前症状记分均值已开始下降,并持续下降,且较对照组症状记分低,按此法评定疗效,有效率为85%;根据治疗前和治疗3~4周时鼻粘膜激发试验记分评定疗效,有效率为73. 9%;治疗3~4周两侧鼻腔总阻力均值较治疗前和对照组低,按此法评定疗效,有效率为85%;治疗3~4周鼻分泌物中SIgA量升高。分析疗效的产生是由于大佛水鼻喷雾剂喷入鼻腔后起到局部脱敏的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76例因鼻腔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鼻源性中耳炎的概念,同时阐述了鼻源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伴随有鼻腔结构异常的176例鼻源性中耳炎患者分别进行了内科保守治疗及鼻内镜下相关手术治疗.结果:痊愈156例(88.64%),有效18例(10.23%).无效2例(1.14%).结论:鼻腔结构异常是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重要原因,手术矫正鼻腔结构异常是治疗鼻源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小儿急性和慢性上颌窦炎的发病率较高,保守治疗仍未取得很满意的效果。作者以前发现,大部分急性和慢性上颌窦炎患者存在着局部免疫缺陷,表现为上颌窦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合成能力降低或缺陷,提示人们使用免疫剂来矫正其局部免疫功能。为此,作者探讨使用左旋咪唑和初乳对上颔窦炎患儿进行局部免疫治疗。分三组对比观察,182例小儿上颌窦炎患者(急性100例,慢性急性发作期82例)使用免疫疗法的效果,对照组67例,其中39例为上颌窦分泌物中SIgA含量降低或缺乏,28例含量正常。发现SIgA降低者上颌窦穿剂次数和住院天数较SIgA正常者显著延长,左旋咪唑治疗组85例,其中40例SIgA降低或缺乏,使用0.2~0.5%带抗生素的左旋咪唑溶液注入上颌窦冲洗。结果发现SIgA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初乳治疗组30例,收集健康产妇5天内的初乳注入冲洗后的上颌窦,每次每侧剂量为:<5岁1ml,5~  相似文献   

15.
鼻窦手术前后应用鼻渊舒口服液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渊舒口服液在鼻窦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1 2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4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手术前后除给常规抗生素、激素和粘液溶解、排除剂等治疗外,给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单纯给常规抗生素、激素和粘液溶解、排除剂等治疗,对照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6.5%;对照组治愈率72.0%,经x2检验,x2=4.0112,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术中治疗组鼻腔鼻窦分泌物较对照组稀薄,量少,粘膜水肿轻,出血量少柯-陆氏手术进路的病例,治疗组面部肿胀程度轻,消退快,术腔上皮化时间短.结论鼻渊舒口服液不但可以提高和巩固鼻窦手术的疗效,而且可以减少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疗程,无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临床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56例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咽鼓管注药+波氏法咽鼓管吹张,治疗组采用口服药物+鼓膜穿刺+波氏法咽鼓管吹张+鼓室药物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7%(35/39),对照组有效率为80.0%(24/30),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较好的临床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腺样体切除术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8月期间30例(42耳)已行腺样体切除术、经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且仍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应用生理盐水500ml加地塞米松5mg鼻腔冲洗,每日2次,连续2周,同时辅以桉柠派口服及呋嘛滴鼻液滴鼻,观察疗效。结果除3例未能坚持治疗失访者及2例治疗后3月鼓室导抗图仍为B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治愈者外,其余25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纯音听阈及鼓室导抗图均恢复正常。结论鼻腔冲洗能改善鼻咽部局部环境,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可有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鼻腔注射辅助中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疗效。方法30例萎缩性鼻炎患者,抽取自体腹部脂肪,进行适当处理后,分别注射于鼻腔底部、鼻中隔黏膜下及两侧下鼻甲黏膜内等处。每次每侧鼻腔约注射1.5~3ml。手术前后口服鼻康片,术后用科亿鼻咽清洗剂雾化喷鼻。另外20例患者行鼻腔硅胶填充、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或胎儿头盖骨移植作为对照。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5~3.5年。结果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5.O%),P<0.05。同时,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鼻腔腔隙缩小,黏膜红润。结论自体脂肪鼻腔注射辅以中药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明显,且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吉诺通与达先片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方法 150例分泌性中耳炎(176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95耳)和对照组(70例,81耳).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吉诺通胶囊0.3克,口服,每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达先片(舍雷肽酶)10毫克,口服,每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治愈72.6%(69/95),好转15.8%(15/95),无效11.6%(11/95);对照组治愈58.0%(47/81),好转11.1%(9/81),无效30.9%(25/81). 结论吉诺通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仙露贝滴剂联合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放射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放射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实验组45例(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并联合应用仙露贝滴剂Sinupret drops以及罗红霉素治疗),3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用药3月后实验组主观评估、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鼻窦CT扫描结果量化评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两者比较P<0.05.结论 仙露贝滴剂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放射性鼻窦炎有较好疗效,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