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绍兴县近10年的农村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践经验,分析探讨了农村社区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管理模式,对辖区无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其它地区开展该项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酒精相关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情况及对心身不良影响。方法分析62例酒精相关性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符合CCMD-2-R酒依赖诊断标准的62例酒精相关性精神障碍的病人主要表现有幻觉(32.26%)、嫉妒妄想(33.87%)、行为及人格改变(43.54%)、情绪障碍(46.77%)等精神症状。结论过度饮酒可致精神障碍、心理状况异常、躯体损害及社会功能损害,所以应大为宣传长期过量饮酒的危害,提倡少饮或适量饮酒。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唐山市农村地区家庭心理暴力的发生情况,以探讨影响家庭心理暴力发生的因素。[方法]在唐山市农村地区抽取3个村,对部分已婚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唐山市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心理暴力的发生率为20.6%,影响心理暴力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妇女家庭地位、丈夫收入及丈夫不良嗜好(饮酒)。[结论]农村已婚妇女存在心理暴力,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饮酒行为及心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某高等医学院校1 126名在校男大学生 的饮酒行为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某高等医学院校一至五年级男大学生 1 126名,年龄在18~23岁。 1.2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饮酒状况、饮酒的始动因素、酒精对人体损害的认识、饮酒后的精神和心理表现。由调查员发放收集,被调查者以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1 126份,回收1 065份,回收率94.58%,有效合格问卷1 017份,总有效率95.49%。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楚雄彝族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08例楚雄彝族地区农村的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及相应措施.结果:彝族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疾病对家庭经济的负担、自行中断药物治疗、减药或不规则服药;药物耐药性的产生;饮酒生活习惯;应激心理生活事件;家庭监护缺失和不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因素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个体化,同时也有共同点;家庭监护,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心理及物质支持应是预防农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关键.在精神分裂症的管理和治疗中应加强对治疗依从性和其他复发相关因素的重视,加强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和对患者的管理和照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加强其心理干预;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尽可能的融入生产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贫困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贫困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及易患因素。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是高血压发病高发区。汉族男性患病率高于回族男性,主要与回族男性因宗教信仰限制吸烟、饮酒而导致吸烟率、饮酒率低有关;同时,也与回族村民高盐饮食率低有关。高血压与超重及肥胖、吸烟、饮酒、口味偏成、常吃腌菜及腌肉等因素密切相关。笔者认为。本次调查的突出见解是:当地村民普遍常年吃腌成菜和腌肉(汉族)是导致高血压患病率高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今后开展高血压健康促进工作时.对村民不良生活习惯实施干预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海宁市农村中学生网瘾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成瘾又称病理性网瘾Intem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所引起的心理、精神、躯体等一系列综合征。青少年是网上的主力军,也是网络成瘾的主体。本研究以海宁市农村普通全日制中学生为被试,调查海宁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相似文献   

8.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脏损害,已为广大糖尿病友熟知,但饮酒引发急性肾脏损害,尚未引起重视。现介绍两位由于大量饮酒导致肾损害的典型病例,应引起重视。宋某,男,41岁,糖尿病5年,口服药物治疗,空腹血糖9~12毫摩尔/升,尿微量白蛋白20毫克/升,肾功正常。酒龄12年,一次大量饮酒  相似文献   

9.
成军  陈全花  娄百玉  陈慧敏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300-1301
目的对70例住院的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进行总结。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5年1月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戒酒科住院的慢性乙醇中毒患者70例,采用面谈方式,获取其饮酒情况、精神症状、神经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并做出相应的诊断。结果按照CCMD-3诊断标准诊断乙醇所致的精神病状态22例,乙醇所致的遗忘综合征2例,乙醇所致的人格障碍8例,乙醇所致的痴呆5例,酒依赖17例,戒断综合征8例。患者可出现1种或1种以上精神病性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中肢体震颤较多见。脑电图检查53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长期过量饮酒不仅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还可导致多种躯体疾病,应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正酒精中毒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患者机体摄入过量的酒精所导致的中毒,包括肝脏损害,神经系统异常,心血管中枢受抑制等[1]。急性酒精中毒迅速导致机体出现严重损害,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2]。饮酒后患者的行为及心理改变,如情感脆弱、多变、攻击性强、判断缺失等,有必要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减少不利事件发生[3]。我们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无缝隙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  相似文献   

11.
程皓东 《家庭医生》2011,(10):20-20
适量饮酒可以消除压抑,有益于社会交往,并使人精神愉悦,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感觉。但这过程中,“适量”这个词很重要,过量饮酒会适得其反,并对身体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2.
本对住院的88例慢性酒中毒精神障碍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提示慢性酒中毒可以导致精神和躯体的多种损害。其严重程度和饮酒量及饮酒史呈正相关。随访结果表明,出院后建立家庭病床,对病人永远戒酒是一种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正少饮酒,不酗酒。释义: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几乎不含有营养成分。经常过量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危害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少饮酒,不酗酒。建议成年男性1日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禁止孕妇、儿童、青少年饮酒。如果饮酒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无法克制对酒的渴望,不饮酒会出现身体、心理上的不舒服,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则需要到医院精神科接受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3年中国居民饮酒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和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通过计算人群归因分值估计饮酒造成的死亡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居民饮酒导致死亡人数为38.12万,同时避免了7.65万人死亡。饮酒导致死亡最多的为出血性脑卒中(9.71万)、肝癌(8.82万)、肝硬化(6.14万)和食道癌(4.87万),避免了6.85万缺血性心脏病、0.49万缺血性脑卒中和0.31万糖尿病可能造成的死亡。饮酒给我国居民造成0.43岁的预期寿命损失。若避免饮酒,西部地区居民获益最多,期望寿命能增加0.52岁,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0.12岁);农村地区人群期望寿命增加0.48岁,高于城市地区(0.31岁)。结论 尽管饮酒对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以及糖尿病死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总体而言,饮酒仍然是影响中国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必要针对过量饮酒带来的健康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仅一次相对大量饮酒就可导致精神状况的异常,如果长期饮酒的话,甚至会引起各种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依赖,戒断综合征和精神病症状.除了精神障碍以外,经常出现躯体被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对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而言,慢性酒精中毒治疗多采用综合性治疗的方法,基本的步骤与界大多数国家较接近.戒洒是治疗能否有效甚至成功的关键步骤.本文综述旨在探究临床用药,提升酒精致精神障碍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戒酒不当确会死人 没错!长期饮酒,尤其是持续大量饮酒10年以上者,如果突然停止饮酒或骤然减少酒量,可能导致酒精戒断综合征,从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中3350名65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社会人口、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条件四方面探讨东中西部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东中西部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部地区最好,西部地区最差。控制地区变量后,农村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主要受社交活动、饮酒以及厕所是否可冲水的影响(P<0.05),而慢性病患病状况主要受年龄、医保、吸烟、饮酒及家中是否有自来水的影响(P<0.05)。结论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工作,并为农村老年人进行社交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因素角度评价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自杀行为。方法调查268 例病例及询问病史,从服药、饮酒动机、社会心理、家庭职业、学习情况及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资料说明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也就是说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文化素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基础都在调节和影响人的心理。结论 一旦导致人的心理失调,对于行为都会起着消极作用。当今医药卫生推向市场、推向个体,精神药物管理存在问题,尤其在边少穷的民族地区,精神药物管理问题依然存在混乱现象,加之人群贫穷落后、文化素质偏低、服安定等药物及大量饮酒解愁,致使自杀行为的人数在逐年增多,影响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酒导致的疾病负担。方法 采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我国1990年与2019年归因于饮酒的人群归因分值(PAF)、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对比中国与全球及不同社会人口学指数(SDI)地区饮酒导致的疾病负担。结果 与1990相比,2019年中国居民归因于饮酒的PAF上升了12.85%,死亡人数增加至51.47万例,死亡率增长至36.18/10万,DALY增加至1 726.51万人年,DALY率上升了5.16%。男性归因于饮酒的疾病负担高于女性,70岁以上老年人群归因饮酒导致的死亡率和DALY率高于年轻人群。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酒导致食管癌疾病负担变化最高,其次为结直肠癌。与全球及不同SDI地区相比,中国归因于饮酒的标化DALY率最低。结论 饮酒是导致我国相关疾病及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学生饮酒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汉军 《中国校医》1991,5(4):47-48
<正>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酒的消费逐年增加。为了解中学生饮酒情况及心理状况,我们于1990年4—5月对益阳县2236名农村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学生饮酒及心理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法调查,随机调查了5所农村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学生2619人,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