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的实用价值。方法对28例子宫颈癌施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30~250min,平均为170min;术中出血100~500ml,平均230ml;切除盆腔淋巴结14~35个,平均20个。术中重要脏器(左髂内静脉)损伤1例,发生率为3.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广泛子宫切除创伤小、手术野清晰,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颈癌和子宫內膜癌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对10例年龄35~57岁,Ia-Ib子宫颈癌和Ia-Ib子宫内膜癌施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0例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均成功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230 min(180~335 min),平均出血230 ml(100~500 ml),切除淋巴结22个(14~41个).术中无脏器损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1/10).术后随访2月至1年,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并具有开腹手术的效果及减少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治疗创伤和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391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就诊时间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202例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必要时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开腹组189例采用传统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复发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6%,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后可有利于其尽快恢复机体健康,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接受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术前宫颈锥切术对随后的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对大连市妇产医院及营口市妇产医院2005年4月~2011年8月接受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及盆腔淋巴结切除的宫颈癌患者的医学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宫颈锥切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的间隔将病人分为3组:组1:间隔期〈6周(17例);组2:间隔期〉6周(38例);对照组为组3:术前未行宫颈锥切的宫颈癌患者(40例)。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产次、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中转开腹率有显著差异,组1高于组2和组3,组2和组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仔细地分离膀胱、输尿管与子宫间隙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合适的宫颈锥切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间隔为〉6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30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开腹同类手术患者30例(开腹组)作为对照。比较2组手术各项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2组术后3d白细胞计数、盆腔引流液量、导尿管拔除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彻底性,并具有分期准确、创伤小、输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近3年应用超声刀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03例(鞘膜内子宫切除术53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40例,全子宫切除10例,同时行选择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结果:10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副损伤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240分钟,平均108分钟。术中出血量70~620ml,平均133ml。所有病人无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4.5天。结论:超声刀切割精度高,热传导和损伤小,极少有烟雾和焦痂。在子宫切除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尤其适合重要部位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7.
吴继蓉  陈霞  彭晓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27-242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63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腔镜组),并随机抽取63例同期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4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资料,均为Ⅰ、Ⅱ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两组患者术中均行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组织损伤及感染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增加术后复发概率,是一种可靠、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0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患有子宫癌的患者,其中的2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切除手术为研究组;另外2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两组术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转移率、肠道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使用尿管的时间7~17d,平均(10.6±2.7)d,对照组使用尿管的时间9~25d,平均(17.2±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尿管时间和排尿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方法是安全和可行的,这项技术对于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作用,这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保证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腹腔镜子宫广泛切除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并将手术平均时间、出血量、切除淋巴数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手术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50例患者均实施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5例患者较为年轻,保留卵巢组织。平均手术时间为(286±35.9)min,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为(245±160.5)mL,淋巴平均切除数量为(10±1.5)枚,手术后患者出现发热情况的平均时间为(1.5±1.2)d,平均住院时间为(10±3.1)d。没有出现其他器官损伤情况,无患者死亡情况。结论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对于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比较安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疗效及技术改进要点。方法收集2000~2010年共378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Ⅱb期以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与5年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9.5%(187/378),其中淋巴囊肿93例(24.60%),尿潴留64例(16.93%),输尿管阴道瘘2例(0.52%),膀胱阴道瘘1例(0.26%),输尿管损伤1例(0.26%),伤口感染22例(5.82%),腹壁裂开3例(0.79%),髂血管损伤1例(0.26%);随诊率为100%;5年存活率为89.9%,其中Ia期97.4%、Ib期91.1%、Ⅱa期88.3%及Ⅱb期72.2%;盆腔淋巴结无转移及有转移之5年存活率分别为92.7%及75.8%。结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与术中操作关系密切,改进相关技术要点将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11月由同一组妇科医师完成的60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B),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检出盆腔淋巴结数量、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正常排尿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两组病例在年龄、体质量指数、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检出盆腔淋巴结数量、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正常排尿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④随访16~40个月,2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死亡。结论开展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妇科手术医师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30例,经过30例的手术操作,外科学结局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4例宫颈癌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3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61例行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79.1±35.9) min、术中出血量为(109.5±33.1)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5±0.3)d、住院天数为(11.7±1.2)d,均低于对照组的(298.4±43.5) min、(305.2±38.6) ml、(2.6±0.7)d、(18.3±1.6)d;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介入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38例Ⅰb2期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中16例行术前子宫动脉灌注介入化疗,用顺铂80mg/m2,化疗2~3疗程。每次介入治疗间隔10~14d。化疗后3~4周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2例直接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16例患者经介入化疗后CR4例,PR10例,总有效率为87.5%。所有患者化疗后均行手术切除。与直接手术患者比较,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P〈0.005),术后病理发现肿瘤深肌浸润明显减少(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局部晚期以上宫颈癌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67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4例和开腹组33例,所有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能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治疗。方法采用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对67例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1~2个疗程,临床观察有效后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情况。结果 67例术前新辅助化疗肿块妇科检查完全消退14例,肿块缩小达3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5.7%。新辅助化疗后,癌灶周边及癌灶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肿瘤直径有明显的缩小,阴道浸润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5),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均低于直接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化疗组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于单纯手术组,其中3年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初治的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可增加手术机会,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减少复发与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早期宫颈癌患者100例,将因早期宫颈癌行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50例作为腹腔镜组,行开腹手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别不大(26%vs 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可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痛苦、术后恢复快,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新沂市人民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9月收治的确诊为IIb2-IIIb期的局部宫颈癌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17例)与对照组(16例),其中对照组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研究组先行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化疗结束后再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期别宫颈癌患者术前化疗后IIb有效率为70.0%,IIIa为75.0%,IIIb为60.0%。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研究组患者盆腔淋巴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官旁浸润阳性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顺铂联合5一氟尿嘧啶治疗近期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佳。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患者156例,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分别施以腹腔镜下或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脏器损伤等,术后观察两组排气情况、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较开腹组明显偏少,经统计学分析t=8.63,P<0.05,其他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腹腔镜组消化系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开腹组短,经统计学分析比较t值分别为6、7.71,P<0.05,有差异,余下两项经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疗效较常规开腹治疗疗效更肯定,与手术相关各方面均较传统治疗佳,受到医患双方满意,适宜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