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首优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组(观察组)和传统开腹手术脓肿切开引流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愈情况及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100%,且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减少。结论超声介入治疗具有视野清晰、脓肿清除彻底、创伤小等优点,是老年肝脓肿患者的一种理想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作回顾性研究。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合并胸、腹水,低蛋白血症等慢性合并症,血糖较难控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行脓肿引流,更具优越性。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发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应更重视其诊断问题。控制血糖,加强支持,及时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应是目前最合理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脓肿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就诊的100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通过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其进行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于肝脓肿和肝脏恶性肿瘤声像图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肝脓肿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腔内散在见大量密集中点状回声,且呈不均匀,内部回声较低或无回声,脓肿壁较厚,内壁粗糙呈"虫蚀状"结构。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为:动脉期快速环状,即脓腔壁明显强化呈环形,整体弥漫性非均匀性增强,增强后呈蜂窝状结构,且肝脏实质伴不规则的高回声,环边界清楚,病灶中心呈无回声液化、坏死。100例病人常规二维超声术前诊断为肝脓肿者89例,诊断准确率89.00%,其中脓肿炎性期、脓肿形成初期、脓肿形成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22%、88.57%、95.74%。超声造影术前诊断为肝脓肿者97例,诊断准确率97.00%,其中脓肿炎性期、脓肿形成初期、脓肿形成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89%、97.14%、100.00%。结论超声造影具有安全性、简单方便、实惠等优点,能够直观、动态的观察肝脏化脓性病变的血流灌注和结构特征,对于常规超声无法鉴别的肝脓肿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必要时结合临床表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进一步综合评估,可对肝脓肿良恶性作出明确诊断,能够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率的发生,可为临床肝脓肿患者的诊治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诊断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超声检测法进行比较。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50例肝脓肿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患者病灶诊断的准确率及声像图差异。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脓肿诊断准确率为94%,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76%(P0.05);脓肿炎性期、脓肿形成初期及脓肿形成期的影像学表现在超声造影检测时变化明显,与常规超声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测对不同分期肝脓肿患者的诊断准确性高,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病症,随着影像学技术和介入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诊断和治疗已发生很大变化,预后也有了明显改善。传统的外科手术引流正被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治疗所取代。现对我院消化内科2000—02/2006—08收治的27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人行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治疗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超声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及置管引流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进行经超声引导下脓汁抽吸、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46例患者穿刺抽脓及置管引流全部成功,治愈率93.5%(43/4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刺并发症。随后30、60、180d经门诊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安全、有效,可以明显缩短疗程,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23例肝脓肿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丽娟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6):348-348,336
目的了解B超在诊断肝脓肿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8年~2003年23例肝脓肿的诊治经过,并经手术及穿刺证实。结果超声诊断为肝脓肿的患者20例,其中12例经过动态跟踪观察确诊,误诊3例。结论腹部B超对诊断肝脓肿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虽对化脓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病因、放射学与治疗等诸方面了解较多,但对其愈合过程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化脓性肝脓肿的消散吸收情况尚无足够认识.为此,作者对51例经非外科手术治愈的单个性肝脓肿病人(26例化脓性肝脓肿,25例阿米巴肝脓肿)进行预期超声波跟踪研究,以探讨和比较两类肝脓肿的消散情况。肝脓肿诊断以肝触痛、发热、肝肿大、白细胞增多、超声显示肝区充盈缺损或经皮肤抽脓为参照,以抗阿米巴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滴度达1:256以上、脓液和外周血培养无菌者诊断为阿米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肝脓肿患者超声造影(CEUS)检查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脓肿患者,行常规二维超声和CEUS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以穿刺治疗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EUS和常规二维超声诊断肝脓肿病灶的一致性。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脓肿炎性期22例,脓肿形成初期42例和脓肿形成期56例;常规二维超声检出107例(89.2%),其中脓肿炎性期和脓肿形成初期影像学表现为不规则或规则病灶,病灶边界不清晰或清晰,病灶内未见液性暗区,可见血流信号,脓肿形成期影像学表现为不规则或规则病灶,病灶边界不清晰或清晰,病灶内见液性暗区,无血流信号;CEUS检出肝脓肿117例(95.0%),其中脓肿炎性期和脓肿形成初期影像学表现为病灶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低增强,显示范围较常规超声明显增大,脓肿形成期影像学表现为病灶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低增强现象减少,显示范围较常规超声明显增大;CEUS诊断肝脓肿病灶的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76.9%,阳性预测值为89.7%,阴性预测值为33.3%,Kappa值为0.88。结论 不同病程的肝脓肿CEUS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其诊断肝脓肿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较高,在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以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含气性和非含气性肝脓肿采用超声介入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含气性和非含气性肝脓肿的临床症状、医学检查、医学影像结果及超声介入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症状、医学检查、医学影像结果方面,糖尿病患者的含气性化脓性肝脓肿相对更严重,也具有更大的脓腔(P0.05)。相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非含气性肝脓肿,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置管引流治疗方法在糖尿病患者的含气性化脓性肝脓肿更为普遍,也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P0.05)。结论采用超声介入治疗方法,经皮置管引流,与抗生素治疗方法相配合是糖尿病患者的含气性化脓性肝脓肿的一种常用且效果明显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于该院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行二维彩超及彩色多普勒检查,以获得脓肿相关情况。再经静脉团注射声诺维2.4 mL,行超声造影,观察脓肿数目、结构特征、血流灌注状态等,判断能否进行穿刺抽吸,根据造影结果进行超声下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结果 2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及穿刺抽液均确诊为肝脓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经皮穿刺治疗后,痊愈12例(60%),有效8例(40%),有效率100%。平均治疗3.2次,未发生腹腔扩散感染及出血等症状。结论超声造影能快速明确脓肿脓腔情况,使肝脓肿穿刺抽吸更具准确性,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06~2010 年经超声诊断为肝脓肿的病例共2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总结了肝脓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类型,肝脓肿可见三种类型:类囊型、类实型和混合型.B超检查不仅具有无痛性、简便、快速、经济和有效等优点,而且超声影像在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艾滋病合并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本科室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艾滋病合并肝脓肿患者17例(31个肝脓肿)的治疗情况。结果全部17例患者中,单发脓肿9例,多发脓肿8例,脓肿总数31个。穿刺抽吸16个脓肿,置管引流15个脓肿,成功率100%,引流时间6~30天。手术未出现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全部患者均治愈。1例患者肝脓肿治愈3个月后出现肝内新发脓肿,再次经皮穿刺抽吸后治愈。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AIDS合并肝脓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亦是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老年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28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近年来老年糖尿病(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DM并发肝脓肿病例。结果 老年DM并发肝脓肿多见于男性,以右叶及多发常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好发于2型DM患者;胆囊炎、胆石症是主要致病因素(50%),诊断首选B超(64.3%)。治疗方法为及时切开引流或B超引导下穿剌,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本病死因主要为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DM合并并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对DM伴有发热者应高度重视。控制血糖,及时治疗胆道感染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肝脓肿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其并发症、病死率均较高,因而早期诊断并对肝脓肿的脓液及时引流极为重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切开引流。本院自2002至2006年间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12例肝脓肿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穿刺成功率和总治愈率为100%,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6年5月~1988年11月共收治阿米巴肝脓肿(下称肝脓肿)43例,其中22例应用超声导向病灶内注射无水酒精(下称酒精)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诊断标准(1)临床疑肝脓肿,B超显象肝内有低-无回声肿块;(2)肝穿刺抽出典型巧克力样脓液或抗阿米巴治疗有明显疗效。本文病例均符合上述两项诊断标准。(二)一般资料男38例,女5例。年龄12~62岁,平均39岁。农民40例,干部3例。有痢疾病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脓并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肝脓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单纯抽吸治疗,观察组28例,给予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脓并置管引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脓肿腔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一次性治愈率及疼痛减弱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36%);观察组疼痛减弱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脓肿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脓并置管引流的创伤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严重多囊肝(severe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SPLD)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成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SPLD的外科处理方法有肝部分切除和(或)囊肿开窗术、脓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射以及肝移植[1]。肝脓肿是外科常见的严重感染性和消耗性疾病,病情危重且易发多种并发症。对肝脓肿的治疗,已经从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转变为超声介入治疗[2]。但是,对于SPLD合并肝脓肿,尤其是巨大肝脓肿手术  相似文献   

19.
阿米巴肝脓肿是阿米巴病最常见的肠外并发症,若脓肿溃破常可导致病者死亡。作者为确定抽脓是否能促进脓肿消除与临床康愈而作本研究。共收住院临床诊断为阿米巴肝脓肿患者36例,具有发热、不适、厌食、体重下降、右季肋部触痛,肝脏实质性或囊性肿大等症状。并作胸透、肝超声、阿米巴病IHA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尽早、足量、静脉注射敏感抗生素联合经皮穿刺引流使得近年来细菌性肝脓肿的病死率下降。影像学的发展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对该病进行迅速诊断并定位。病原菌的变化和耐药逐渐成为新的关注点。基于此,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细菌性肝脓肿的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工作体会,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病原学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