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颈胃综合征即如果有长期难愈的上消化道的炎变或溃疡,同时又存在颈椎病变,两者病情且呈同步变化的现象.对于既有难愈胃病,又兼有颈椎疾患的患者,以往只单纯重视胃病的诊治,常常疏忽了颈椎疾患对胃病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因不能“治标”而“无法治本”,故疗效欠佳且易复发.为进一步提高和加深对颈胃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本文现为近年来所积累的180例颈胃综合征进行了X线平片分析n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80例中男101例,女79例,男女之比1.3:1,年龄32岁~67岁,以45岁~60岁发病最高.临床症状以头昏、眩晕、颈、肩、臂疼痛、颈项僵硬不适.同时伴有  相似文献   

2.
<正> 自2003年6月以来,我们在门诊采用笑气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2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62例,自2003年6月以来,选择262例自愿行笑气吸入性镇痛人工流产受术者,孕妇均无高血压、心、肺、肾疾病史。ASA Ⅰ级~Ⅱ级,年龄20岁~30岁。孕周6周~8周,初孕者122例(47%)。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71~1973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262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一)年龄:262例中,1岁以下7例,占2.7%;2~10岁192例,占73.3%;10以上63例,占21%。以2~10岁发病较多。其中发病  相似文献   

4.
1992年~1999年6月我科采用胃底圆开口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8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9例中,男61例,女28例,年龄47~75岁,平均59.6岁,均为食管鳞癌,其中肿瘤位于胸上段8例,胸中段58例,胸中下段23例。行左胸后外侧切口经食管床颈吻合74例,行右侧颈胸腹三切口胸骨后颈吻合13例,食管拔脱术2例。1.2 手术方法 按照常规方法游离食管及胃,在贲门部切断食管后关闭胃腔,在胃无扭转情况下将胃沿食管床或胸骨后提到颈部切口,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自1978至1987年共收治上消化道穿孔262例,其中胃癌穿孔24例,占9.2%,均行手术治疗,现将手术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性别:男22例,女2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41岁、平均62岁;穿孔部位:胃窦部12例,胃体部5例、喷门区7例;就诊时间:穿孔后12小时内5例、12—24小时12例、24—48小时6例,72小时1例;合并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9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前列腺肥大8例,合并症占62.5%;治疗效果:经随访一年,半年内死亡4例,半年至1年死亡8例,生存1年以上者12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 999年 3月至 2 0 0 3年 2月 ,于左胸径路不切膈肌 ,不开腹 ,游离胃 ,施行食管癌手术 1 0 2例 ,临床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6 0例 ,女性 4 2例 ,年龄 2 9~ 73岁 ,平均年龄 5 7岁 ,食道中段癌 86例 ,食道下段癌 1 0例 ,食道上段癌 2例 ,食道颈段癌 2例 ,食道中、上段双元癌 2例。左胸径路不切膈肌游离胃 ,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食道胃主动脉弓上吻合 96例 ,左胸径路不切膈肌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食道胃左颈吻合 6例。1 .2 手术方法 :本组 1 0 2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复合全麻 ,右侧卧位 ,取左第六肋间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咽吻合术在晚期喉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行胃咽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41、68、34岁。2例颈段食管癌,1例喉咽-颈段食管癌。3例患者均行全喉-侯咽-颈段食管切除术,胃上提胃咽吻合术,术后获得较好吞咽功能。2例健在,其中1例术后22个月,1例术后1个月:1例术后16个月出现全身转移死亡。结论胃咽吻合术对晚期喉咽癌和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大范围缺损具有较好的一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丽 《医学争鸣》2007,28(13):1167-1167
1 临床资料 本组22(男16,女6)例,年龄41~74(平均60)岁.全组均在全麻下行食道、贲门癌根治性切除.其中,中段食管癌13例,经左颈、左胸、左颈部食管胃吻合11例,经右颈、右胸、腹部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吻合2例,贲门癌9例,均行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一层吻合87例报告王瑞成,曾新泉(江苏淮阴市第三人民医院223001江西宁都县医院)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7例中男65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55.5岁,其中行颈位食管胃吻合22例,胸腔内食管胃吻合20例,行胃空肠吻合...  相似文献   

10.
<正> 该院自1982年8月始迄今用国产布比卡因临床麻醉150例,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17~65岁。连续硬膜外阻滞96例,颈丛神经33例,臂丛神经阻滞21例。包括甲状腺、乳房、胃、胆、手、下肢及剖腹产等部位的择期手术。该药维持手术时间平均为2小时10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胃代食管术在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胃代食管术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其3年生存率为75%,5年生存率为40%。结论胃代食管术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2.
经左胸左颈切口切除食管中段癌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树 《中国医刊》2000,35(6):27-28
外科治疗食管中段癌切口选择通常采用:①经腹、右胸、颈部三切口作食管胃颈部吻合术;②经左胸切口行食管胃胸腔内弓上吻合术;③经左胸左颈切口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种创伤大,术后比较安全;第二种创伤小,但安全性不如前者,一旦发生吻合口漏,其死亡率甚高。笔者医院1993年以来采用第三种手术方式,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手术38例均为食管中段癌,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44~64岁,平均53岁。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占105%,其中1例为全吻合口漏,临床考虑胃底部血供不良所致,均经局部冲洗换药及全身抗炎支持治疗后…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6月以来,我们在门诊采用笑气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2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62例,自2003年6月以来,选择262例自愿行笑气吸入性镇痛人工流产受术者,孕妇均无高血压、心、肺、肾疾病史,ASA I级~II级,年龄20岁~30岁.孕周6周~8周,初孕者122例(47%).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是一种病因明确,可治可防的疾病。但在许多综合医院中,由于内外科医生缺乏临床经验和肺结核有高度警惕。而少部分存在肺结核的诊断延误现象。我们1993~1998年收治的262例肺结核作一临床及误诊原因分析,旨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提高肺结核的早期诊断率。 临床资料:262例肺结核男性196例,女性76例,年龄9~85岁。9~20岁27例,20~40岁103  相似文献   

15.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院共施行食管癌手术 318例 ,术后并发肺不张 14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4例患者 ,男 10例 ,女 4例。年龄 4 0岁~ 70岁 ,平均年龄 6 1岁。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8例 ,营养不良 6例。术前均经口明视下气管内单腔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 ,其中胸下段食管癌行左胸单切口切除加胃食管弓下吻合术 3例 ,胸中段、中下段食管癌行左侧颈胸二切口切除加胃食管颈部吻合术 9例 ,胸中上段、上段食管癌行右侧颈胸腹三切口切除加胃食管颈部吻合术 2例。肺不张发生于术后 2 d~ 5 d,均经 X线检查证实。经过…  相似文献   

16.
应利安 《浙江医学》1995,17(6):361-362
我科自1974年2月至1991年2月诊治鼻出血共417例,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417例中男262例,女155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86岁,其中以青壮年最多,计269例(64.5%);职业计农民249例、工人70例、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一、本组男性85人,女性21人;病史3月至4年,溃疡面≥1cm~244例,<1cm~262例;儿童组(11~13岁)23例,其中女性7例;少年组(14~17岁)83例,其中女性14例。二、消化道症状及并发症见附表。  相似文献   

18.
胃体部憩室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胃憩室是一种很少见、易误诊的疾病。胃巨大憩室伴炎症及恶变者罕见,我院发现4例,其中1例恶变现报告如下。例1 男,42岁,因上腹部不适半年余,于1982年8月15日在门诊做钡透检查,发现胃体部大弯侧呈狭颈囊袋状突出,圆形,边缘光滑(图1)。诊断:胃体憩室。8月23日作纤  相似文献   

19.
探讨女孩尿道下裂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1990-1997年收治5例女孩尿道下裂,Ⅰ型1例,Ⅱ例1例,Ⅲ3例,Ⅰ型行Leadbetter术+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及锥状肌膀胱颈悬吊术;Ⅱ型行胃膀胱扩大,双侧输尿管胃膀胱再植,锥状肌膀胱颈悬吊及劈耻骨尿道紧缩术;Ⅲ型行阴道前壁粘膜尿道成形和膀胱颈折叠术。结果:Ⅰ型1例排尿满意;Ⅱ型1例排尿好转;Ⅲ型3例控尿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女孩尿道下裂不同分型宜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我院2005—2009年收治的262例鼻中隔前段出血患者分别采用鼻黏膜药物烧灼与高频双极电凝治疗,现将其疗效分析比较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62例中,男性151例,女性111例;年龄6~74岁,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弥漫性出血135例,局限性或血管搏动性出血127例;行鼻黏膜药物烧灼143例,高频双极电凝11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