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中颅神经病变引起眼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自 1 995年至 2 0 0 3年9月我院收治 1 0例糖尿病性眼病患者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 1 0例病人中男性 6例 ,女 4例 ;年龄 5 1~ 6 8岁 ,平均 5 6岁。既往有糖尿病史者 5例 ,病程 5年以内 3例 ,病程1 5年 1例 ;另 1例出现眼病后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2 症状及体征1 0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 ,都以复视、上眼睑下垂就诊。 3例患者伴头痛、伴同侧眼眶痛 ,1例患者伴恶心、视力疲劳。1 0例均为单眼患病 ,其中右眼 6例 ,左眼 4例。受累的颅神经 ;单纯动眼…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迄今仍无特效的疗法。我院应用美西律、萘普生和维生素B12 联合治疗 6 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并与卡马西平治疗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治疗组 6 5例中男 35例 ,女 30例 ;年龄 50~ 87岁 ,平均 6 5岁 ;皮损消退后遗神经痛病程5~ 6 6天 ,平均 2 4天。对照组 50例中男 2 9例 ,女2 1例 ;年龄 52~ 84岁 ,平均 6 4岁 ;皮损消退后遗神经痛病程 6~ 58天 ,平均 2 6天。诊断依据 :(1)在某一脊神经后根或颅神经支分布的一个或相邻几个区域 ,在发生疼痛之后继而出现集簇性红斑和水疱 ;(2 )疱疹…  相似文献   

3.
颅内上皮样囊肿多见于小脑桥脑角 ( cerebellopontineangle,CPA) ,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我科自 1995— 2 0 0 1年收治此类病人 18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 18例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7例 ,年龄 10~ 5 7岁 ,平均 3 2 .3岁。病程 10 d~ 10 a,平均2 .4a。首发症状 :三叉神经痛 6例 ,头痛头晕 6例 ,偏瘫 3例 ,2例以癫痫起病 ,1例外伤后发现。临床检查 :6例三叉神经痛中有 5例有扳击点 ,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 9例 ,眼震7例 ,咽反射差 6例 ,听力下降 6例 ,面瘫 5例 ,后组颅神经障碍 3例 ,共济运动差 8…  相似文献   

4.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cerabral cavernous angiom a CA)并非真性肿瘤 ,按组织学分类属于脑血管畸形。随着 CT及 MRI的广泛运用 ,临床报道日渐增多。我院在 1995年 1月~ 2 0 0 1年8月期间共收治 CA患者 32例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例 ,其中男 12例 ,女 2 0例 ;年龄11~ 5 8岁 ,平均 35 .6岁。1例有家族史 ,1例患者为两个病灶。32例中 ,头痛 16例 ,癫痫发作 15例 ,颅内出血 8例 ,颅神经障碍 4例 ,无症状体检时发现 2例。其中急性起病 14例 ,缓慢起病 18例。病变部位为额叶 9例 ,颞叶 7例 ,顶叶 3例 ,枕叶3例 …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Myotonic Dystrophy MD)为一组多系统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及起病年龄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强直性的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国内报告较少,现将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发病年龄10~37岁,病程2~28年。病例中2例  相似文献   

6.
颅神经损害是糖尿病较为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本文就我院1990年~1994年收治13例糖尿病性颅神经损害的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糖尿病性颅神经损害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49~73岁,平均59岁。病程1~10年,平均3年,13例中有1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 2、颅神经损害类型及体征: 动眼神经:共6例,3例发病前3~4天有眼眶上区疼痛,男3例无先兆。全部为单侧受损,  相似文献   

7.
1997年 7月~ 2 0 0 3年 4月 ,笔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 8例颈胸段脊髓内室管膜瘤 ,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手术体会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36~ 5 4岁 ,平均 4 7± 6岁。病程 7个月~ 7年 5个月。以颈背部疼痛起病 2例 ,一侧下肢麻木无力起病 6例。入院查体 ,双下肢肌力 0级、双上肢肌力Ⅰ级一例 (为病程 7年 5个月的一例患者 ) ;双下肢肌力减退 ,Ⅰ~Ⅲ级者 2例 ;一侧下肢肌力减退 ,Ⅱ~Ⅳ级者 5例。术前MR检查 ,肿瘤位于颈胸段脊髓内 ,髓内等T1或稍长T1、稍长T2 异常信…  相似文献   

8.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英群  刘庆等 《云南医药》2002,23(2):116-117
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acutein flammatorg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 ,又称GBS此病为神经科常见多发疾病 ,其病理改变系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本文对我院 1993~ 2 0 0 1年住院诊断为GBS  37例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7例 ,其中男 2 6例 ,女11例 ,年龄 10~ 6 6岁 ,平均达 35 8岁。其中 30岁以下 13例 ,30~ 5 0岁 16例 ,5 0~ 6 6岁 8例。病程 5~ 6 0天 ,平均 4 1 2天 ,各季节均有发病。本组病人均有四肢远端对称性弛缓性无…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89年 9月~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 11例 ,经积极治疗 ,预后较好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7例 ,女 4例。年龄 14~ 5 6岁 ,平均 32 6岁。确诊前病程 6d~ 3月 ,入院首诊确诊 3例 ,误诊 8例 ,分别为病毒性脑炎 2例 ,颅内炎性肉芽肿 2例 ,交通性脑积水 2例 ,颅高压综合征 1例 ,结脑 1例。1 2 临床表现 发热 8例 ,其中低热 2例 ,中度发热 3例 ,间断高热 2例 ,不规则发热 1例 ;无发热 3例。头痛 8例 ,呕吐 5例 ,视物模糊 5例 ,头晕伴复视 2例 ,首发癫痫 2例 ;脑膜刺激征 7例 ,视…  相似文献   

10.
小儿弛缓性麻痹10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非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23):51-51
弛缓性麻痹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明确弛缓性麻痹发生的病因 ,对治疗和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我们从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弛缓性麻痹 10 3例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 3例中 ,男 5 9例 ,女 4 4例 ;年龄 8个月~ 3岁 2 6例 ,4~ 6岁 4 8例 ,7~ 14岁 2 9例 ;病程最短 12小时 ,最长 4 8天 ,平均 4天。1 2 临床表现 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92例 ,慢性起病 11例 ,均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诉就诊 ,临床表现为肌肉弛缓性麻痹。其中四肢瘫 5 6例 ,双下肢瘫 2 2例 ,偏瘫 16例 ,单瘫 9例 ;肌力Ⅲ~Ⅳ级者 34例 ,0~…  相似文献   

11.
王卫红  耿玉兰 《贵州医药》2003,27(2):156-157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 ,但以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者较为少见 ,我院自 1 997年以来共诊治 1 3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3例患者中男性 9例 ,女性 4例 ,年龄 4 1~ 6 8岁 ,平均 5 2 3± 6 5岁 ,有糖尿病史 8例 ,病程 6月~ 1 2年 ,平均 6 7± 1 2年 ;以眼肌麻痹就诊后确诊为糖尿病的 5例 ,经眼底检查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 3例 ;合并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 7例。1 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 ,表现为复视的 1 1例 ,上睑下垂的 2例。 3例患者有头昏 ,2例患者有视觉疲劳…  相似文献   

12.
我院内于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8月 ,对 3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经纤维胃镜和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5 2~ 70岁 ,平均 6 2 5岁 ;病程 1个月~ 1年 ,平均 5 5个月。上段 6例 ,中段 17例 ,下段 7例 ;鳞癌 2 6例 ,腺癌 4例。1 2 治疗方法 紫杉醇 (第 1、8天 ) 90mg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 9%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3h内滴完。顺铂 (第 1天 ) 80mg ,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  相似文献   

13.
赵瑞云 《淮海医药》2001,19(1):65-65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周围性神经麻痹的疾病。我院急救中心1985~1995年共收治本病86例,其中极重型22例,占25.58%,19例经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4岁2例;5~6岁14例;7~13岁6例。22例病例均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分别于发病的第2~6d出现呼吸衰竭。其中肢体瘫痪合并呼吸肌麻痹12例,颅神经受累同时伴肢体麻痹10例。脑脊髓检查:正常2例,蛋白定量增高20例,最高1例达210mg%以上。血钾2.5~3.5mmol/L4例,3.5~5.5mmol/L14例,>5.5mmol/L4例。血…  相似文献   

14.
贺瑛福  许常林 《江苏医药》2008,34(2):178-178
我院1997年10月~2006年3月共收治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36例,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6例中,男27例,女9例,年龄2~30岁.病程8 d~1年半,其中26例为1~6个月.首发症状为头痛、呕吐、行走不稳,同时均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伴发热5例,抽搐6例;颅神经损害:三叉神经1例,外展神经22例,面神经8例,听神经2例,吞咽迷走神经3例.  相似文献   

15.
孙梅英  陈贵言 《河北医药》2001,23(6):460-460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常见并发症 ,其中以颅神经病变在临床上少见。笔者1995年来收治的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以眼肌麻痹就诊的 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糖尿病诊断标准 依据 1985年WHO标准规定 :空腹静脉血糖≥ 7.8mmol L(氧化酶法 )及口服 75g葡萄糖后 2h血糖≥ 11.1mmol L。1.2 一般资料  8例中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48~ 73岁 ,平均 5 9岁。 3例来自眼科、2例来自神经内科、3例来自内分泌门诊。 5例有糖尿病病史 ,病史为 8个月~ 7年。另3例出现眼肌麻痹后确诊为糖尿病。1.3 临床症状及体征  8例患者均为急性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认识尚不十分清楚.为进一步探讨发病原因,我们对确诊为本病的患者做免疫学测定,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近10年住院的本病患儿,材料完整的37例进行免疫状态分析.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3岁16例,4~7岁14例,8~13岁7例。1.2诊断依据[1]起病时无明显感染史;突然出现对称性、迟缓性瘫,从下肢向卜股发展或伴颅神经损伤;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以痛觉过敏为主);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迟缓性瘫。1.3分型和分组脊神经型:双下肢瘫或四肢瘫;颅神经脊神经型:肢体瘫伴有颅神经损伤;感…  相似文献   

17.
格林巴利综合征分为6型,其中颅神经型较少见。现将我科1989-1997年收治的7个案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三.至一般资料:本组7例病人,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41.3岁。豆.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2例,一对颅神经损害1例,两对以上顿神经损害6例,以颅神经损害为唯一表现的4例,以烦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3例。互.3辅助检查:()本组病人全部作头颅CT扫描,结果正常,2例作MRI扫描,结果亦正常。(2)7例患者脑脊液检查均有蛋白一细胞分离。2讨论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因尚未十分明确,多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  相似文献   

18.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脊髓退行性病变。我科自1991年7月~1997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1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8~30岁,平均22岁。病程1~3年。 1.2 临床表现:分离性感觉障碍16例,上肢周围性瘫痪14例,下肢周围性瘫痪2例,神经根痛5例。所有病例均有核磁共振检查证实,受累节段,颈髓型3例,颈胸髓型13例,其中7例有慢性小脑扁桃体下疝。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85年至 2 0 0 2年共收治因美克尔憩室粘连致小肠梗阻 1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8~ 5 9岁 ,平均 39岁 ;病程 6h至 7d ,平均 4 1h ;起病急、腹胀呕吐严重、停止排气排便 9例 ;呈亚急性起病 2例。急诊剖腹探查 6例 ,保守治疗 2 4h后手术 3例 ,6 0h1例 ,96h1例。1 2 手术发现及处理 :美克尔憩室至回盲部的距离30~ 4 9cm6例 ,5 0~ 5 9cm2例 ,6 0~ 90cm3例。憩室尖部呈束带状粘连 4例 ,直接粘连 7例 ;其中与乙状结肠肠脂垂粘连 3例 ,与直肠粘连 2例 ,与盆壁粘连1例 ,与小肠系膜粘连…  相似文献   

20.
赵冬云  国书轩 《河北医药》2000,22(11):845-845
我院自 1992年起应用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 ,并与对照组相比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2~ 1998年共收治符合儿科学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的患儿 5 6例。其中男 35例 ,女 2 1例 ;年龄 3月~ 12岁。 3月~ 1岁 7例 ,~ 3岁 12例 ,~ 7岁 13例 ,~ 12岁 2 4例 ;入院时病程 1~ 2 0d ,平均病程中位值 (3± 1.9)d。就诊时间最早 10min ,最晚 2 0d。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 ,对照组 2 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病程、脑脊液变化、意识障碍、发热、头痛、呕吐、惊厥等方面差异不显著 ,见表 1。表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