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的常见肿瘤,传统手术方法需经腰部和下腹部两个切口,机体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慢;且手术并发症较多.近年来腹腔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已逐步开展,联合尿道电切镜行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效果良好,且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我院诊治的泌尿系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并膀胱袖状切除与传统开放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并膀胱袖状切除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经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36例。在后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尽量向下游离;然后下腹部做5~8cm切口,行下段输尿管及部分膀胱袖状切除,取出肾标本。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60±58.5)min,术中出血量为(260±66.5)ml,术后住院时间为(10±2.3)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术,术后常规灌注吡柔比星。结果 37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随访3~42个月,其中3例膀胱肿瘤复发,予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2例因肿瘤全身多发转移死亡。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经腹入路与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在2015-01~2018-12期间收治的69例肾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经腹入路肾部分切除术33例(经腹腔组),行经腹膜后入路肾部分切除术36例(经腹膜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肌酐恢复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经腹腔组手术时间短于经腹膜后组(P 0. 05)。经腹膜后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经腹腔组(P 0. 05)。两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和切缘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术后血肌酐变化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两种入路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均安全、有效。经腹腔途径解剖标志清晰、手术时间短。经腹膜后途径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对11例肿瘤临床分期不超过T2期、未穿透浆膜层、无远处转移、细胞分化程度呈中或高度、癌外表现较少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60 min),术中出血20~50 ml.术后2 d即可下床活动,20~36 h肠蠕动恢复,24~48 h进流质饮食,无输尿管损伤、腹腔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不包括化疗时间)7~10 d,其治疗费用与开腹手术基本相同.认为经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经半月线切口、腹膜外径路,显露肾上腺、肾及输尿管进行手术治疗,不仅术野显露满意,而且无1例切口裂开和腹肌萎缩,亦无明显腹壁皮肤感觉障碍,此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1例(均为乳糜尿试验阳性及膀胱镜检确诊)。结果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35~80 ml,平均60 ml。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3~5 d拔出腹膜后引流管,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乳糜尿消失。随访6~24个月,乳糜尿均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疗效确切,在手术创伤、住院时间、术后恢复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8.
孙式伟  赵春利  王媛 《山东医药》2011,51(22):51-52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治疗肾输尿管多发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治疗肾输尿管多发结石30例。其中输尿管上段多发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伴肾盂结石采用后腹膜腔入路,输尿管中下段多发结石及输尿管下端结石伴肾盂结石采用经腹腔入路。结果除1例输尿管下端结石合并肾盂结石一次性取石失败外,其余29例患者的结石均一次性取净。手术时间120~210 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l。术后1个月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术后3个月复查静脉尿路造影,结果显示输尿管无狭窄。结论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治疗肾输尿管多发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腹正中切口行巨大肾肿瘤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对25例瘤体直径5~12cm的肾癌患者施行经腹正中切口巨大肾肿瘤根治术。结果25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90—225min,平均195min;术中输血0—600ml,平均400ml;腹胀到肛门排气时间2~4d,平均3d;平均进食时间3d,平均切口拆线时间8.5d。1例瘤体与胰尾浸润粘连行胰尾切除,1例瘤体与脾脏粘连,瘤体切除后因脾脏出血而行脾脏切除。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腹正中切口行巨大肾肿瘤根治术治疗肾癌术野显露满意,易于处理肾蒂及肿瘤与腹腔组织器官的浸润粘连,便于淋巴结清扫,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1995年5月~1998年10月,我们行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88例,手术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78例,女110例;年龄34~73岁,平均46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166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腺瘤14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手术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腰部略垫高,取右上腹经腹直肌或旁正中切口,长约35cm,逐层切开进腹。用直角拉钩(宽2cm、深12cm)行上方、下方及左侧三个方向牵引,并在左侧、下方拉钩的腹内垫衬纱布垫或2~3…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游离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游离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游离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21例输尿管末端狭窄患者。结果21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40~120ml,住院3~7d。随访3~24个月,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肾输尿管积水消失或好转,膀胱造影检查未见输尿管反流发生。结论腹腔镜游离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不仅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而且患者恢复快、抗反流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建立大鼠胰肾联合移植(SPK)模型的手术技巧.方法 以雄性健康近交封闭群SD大鼠作为供体,Wistar 大鼠作为受体,行整块胰肾十二指肠移植.采用供体腹主动脉和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和受体肠系膜上静脉端吻合,供体肾静脉和受体肾静脉袖套式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最后将十二指肠近端结扎,远端腹壁造瘘.结果 共正式实验40例,手术成功率为85%.供体肾、胰体入受体后立即恢复良好的血液循环,移植后24h血糖、肌酐降为正常,术后移植胰腺具有内分泌功能.结论此模型切实可行,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用于SPK基础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输尿管长段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输尿管中下段狭窄患者,采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随访复查泌尿系超声,观察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及膀胱容量恢复情况;复查肾动态显像,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漏尿2例,经充分引流后好转;支架管脱落4例;无腹腔镜脏器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2.6个月,未出现肾积水加重及输尿管继发狭窄等;肾功能较前有所恢复或无明显变化,未出现加重的情况。术后4~6个月膀胱容量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输尿管长段狭窄,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全程输尿管缺损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 报告1例医源性全程输尿管损伤患者行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切取膀胱肌瓣替代左输尿管缺损约25 cm,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血肌酐、尿素氮及电解质较术前无明显变化;2个月时左肾造瘘管造影示膀胱肌瓣代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膀胱容量约250 mL;6个月时肾动态显像检查示左肾功能改善,膀胱功能恢复.结论 对输尿管缺损患者应首选自身尿路组织替代,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是治疗全程输尿管缺损的方法之一,其能恢复尿路的连续性,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腹部切口骨化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2 8岁 ,因突发上腹痛 1小时急症入院。既往有胃溃疡病史 2年。查体 :痛苦貌 ,腹肌紧张 ,全腹压痛、反跳痛 ,X线腹透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诊断为胃穿孔。急症行毕 式胃大部切除术 ,采用上腹部正中切口。因患者胃较高 ,切除部分剑突以利显露。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切口一期愈合。术后 6个月感手术切口上端隐痛 ,深呼吸时加重。查体 :切口瘢痕上部可触及一坚硬条索状肿物 ,位于皮下 ,切口内深压痛 ,X线腹部侧位片可见切口下腹壁内有骨样组织密度阴影。局麻下探查 ,发现白线及腹直肌两旁与腹膜间有骨化组织形成 ,与剑突不相连。将骨化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T1N0M0及T2N0M0期肾癌27例,肿瘤平均直径5.2 cm;右侧15例,左侧12例,均行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 2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围手术期无输血者,无并发症出现.术后住院5~8 d,平均住院6.3 d.结论 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空间大、可直视下处理肾蒂并可同时处理淋巴结、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单层缝合法在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7应用小横切口单层缝合技术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3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成功施行阑尾切除术,均采用小横切口单层缝合法。与常规阑尾炎手术相比,该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短小隐蔽、住院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费用低等优点。结论小横切口单层缝合法在阑尾炎切除术中简单可行且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邢瑞  孙鹏  孙罡 《山东医药》2007,47(9):62-62
采用经腹腔、腹膜后入路共行腹腔镜肾切除术34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5~3.0h,出血量50-400m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认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入路可提高腹腔镜肾切除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收集本院1994年1月~2004年4月间19例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患者,临床多表现多为尿少、尿漏和(或)血肌酐(SCr)升高,均经B超、同位素利尿性肾图或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MRU)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7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并顺行尿路造影明确梗阻部位.结果:19例患者经手术和组织学检查证实梗阻的原因是:输尿管或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6例,输尿管过长、扭曲致梗阻3例,输尿管周感染致狭窄、穿孔2例,输尿管下段坏死、梗阻2例,输尿管外瘢痕或炎性组织压迫2例,输尿管误扎l例,输尿管内结晶并血块堵塞1例,输尿管小结石1例,膀胱肌层包埋过紧l例.19例患者中有7例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重新吻合(1例手术治疗效差,后行经皮肾穿刺造瘘),3例行膀胱瓣输尿管吻合术,2例行移植肾肾盂、输尿管粘连松解术,1例行移植肾切除术,1例输尿管误扎者术中立即予纠正.另外5例行腔内微创手术治疗(扩张通道均为14~16F),其中4例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短期引流,待SCr下降接近正常后,即行经肾造瘘输尿管镜球囊扩张狭窄段后顺行置入内支架管;1例经膀胱镜逆行插管失败后直接行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术.5例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球囊扩张、置管后,恢复顺利,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经皮肾穿刺造瘘对本病的诊治有重要价值;积极的外科手术,特别是微创的腔内手术是改善本病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附5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5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前均由病理检查确诊,Gleason评分≤7分,盆腔CT、MR和ECT示无瓮腔淋巴结、精囊和骨转移.手术经腹膜外顺行径路切除前列腺,标本自脐下切口处取出。12例术中行盆腔淋巴结活检.5例行保留性神经前列腺癌根治。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90min(110~270min),出血120~1200ml,平均320ml,术中直肠损伤2例,4例术后病理示切缘阳性。术后12例出现不同程度尿失禁,均在术后3月内恢复尿控。12例行盆腔淋巴结活检者均未发现阳性淋巴结,5例保留性神经患者中3例术后随访勃起功能良好。随访3~30个月,无尿道狭窄和尿失禁。结论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取得与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同样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