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议五皮饮中之"五加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皮饮是临床治疗水肿的常用方剂。五皮饮有两方:一方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五皮散,《澹寮集验方》又称五皮饮,药物包括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另方见于《麻科活人全书》所载的五皮饮,药物包括五加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两方从药物的组成上虽有地骨皮与陈皮之异.  相似文献   

2.
五皮飲,元化方。原註:以皮冶皮,不伤中气,方出華元化中藏經。 淺說:五皮飲由大腹皮、桑白皮、茯苓皮、陈皮、生姜皮五味药物組成。按照中医文献記载:方中大腹皮作用为“下气行水”,桑白皮作用为“治水肿”、“利二便”,茯苓皮作用力“利尿”、“行水”,陈皮作用为“降气”、“行痰”,生姜皮作用为“溫胃”、“散寒”,是本方主要作用以“利尿”为主,兼有“健胃”作用。因此为中医臨床上一般最常用之利尿消肿  相似文献   

3.
<正>茯苓导水汤出自《医宗金鉴》,原方由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各等分组成,理气行滞、利水除湿,原为主治气机郁滞、水湿停聚所致妊娠水肿胀满,喘而难卧之方。张老在临证时加入党参、麦冬和紫苏、海藻以增扶正、理气之功。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槟榔、木香、海藻、紫苏理气。水与气同  相似文献   

4.
治验集锦     
<正> 五白五汤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症“五白五汤”是陕西中医学院创组的,我运用此方试治急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症30余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0岁,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治疗方药:猪苓、云苓。自术、泽泻、桂枝、桑皮、陈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10—15克,白茅根20—30克,小儿酌减。全方有化气利水,健脾祛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临床以五皮饮加味,治疗荨麻疹9例,效果较好,简介如下:五皮饮由茯苓皮20克,陈皮、大腹皮各15克,桑白皮10克,生姜皮5克组成。水煎服,每日两次。典型病例(风热型):李××,男,49岁,工人,1976年3月9日就诊。  相似文献   

6.
正五苓散源自《伤寒杂病论》,由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功能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五皮饮最早见于《中藏经》,由茯苓皮、陈皮、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组成,功能行气健脾,利水消肿。两方均为利水渗湿剂,合用具有健脾理气、利水渗湿之功。何迎春为主任中医师,笔者随何老师抄方期间,发现其应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不仅可有效治疗水肿、泄泻,同时对眩晕、耳鸣、睡眠障碍、视网膜静脉炎等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故选典  相似文献   

7.
五皮饮治疗疑难病下肢水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五皮饮初载于《华氏中藏经》,“治男子妇人脾胃停滞 ,头面四肢悉肿 ,心腹胀满 ,上气促急 ,胸膈烦闷 ,痰涎上壅 ,饮食不下 ,行步气奔 ,状如水病”,方药为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之五皮饮 ,主治与前者相近 ,组成为前方中桑白皮、陈橘皮易以五加皮、地骨皮。《麻科活人全书》治疗“麻初出 ,四肢浮肿……乃是湿热流于四肢也。以五皮饮加葶苈治疗之”,此处五皮饮为《中藏经》五皮饮中桑白皮易以五加皮。笔者每遇因其他主诉而来求诊 ,兼见双下肢水肿的患者 ,在辨证基础上加用五皮饮 ,常收殊效。不仅使…  相似文献   

8.
大腹皮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巴中县城关区医院李维政口述四川省巴中县恩阳区医院赵俊明整理王某某,男,16岁,学生。患荨麻疹3天,服西药(药物不详),无效。1982年7月15日来诊,全身皮肤散见风疹块,高出皮表,融合成片。以五皮饮加味治疗。处方:生姜皮15克,茯苓皮20克,大腹皮12克,陈皮15克,桑白皮15克,苡仁30克,  相似文献   

9.
癫狂梦醒汤系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之方,由桃仁、柴胡、香附、木通、赤芍、半夏、大腹皮、青皮、陈皮、桑白皮、苏子、甘草十二味药物组成。笔者应用本方随证增损治  相似文献   

10.
石磊 《陕西中医》2013,34(4):446-448
目的:观察健脾利水、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变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健脾活血利水方(生黄芪、大腹皮、炒白术、党参、茯苓皮、桑白皮、猪茯苓、丹参、泽兰、陈橘皮、生姜皮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活血利水的功效;对肝硬变腹水症状及体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华盖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麻黄、杏仁、甘草、桑白皮、苏子、茯苓、陈皮7味药物组成。考其药物组成及方义与肺脏的生理功能及肺病病机颇为吻合。如肺主宣发,故方中设麻黄之升散;肺主肃降,故方中有杏仁、苏子之下行;肺主通调水道,为脾土之子,故方中设桑白皮泻肺行水,又兼茯苓、陈皮、甘草健脾利湿以助脾之散精,实寓补母生子之义。全方升降有序补泻得宜,确有助于调整和恢复肺的气化功能。古人曾将肺脏喻为脏腑之华盖,本方名冠“华盖散”,诚有其实也。现将笔者运用本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爱华教授临证注重调畅人体气机,用药平稳协调,常用经验药对治疗病证,包括用红参、红花、红景天治疗气虚血瘀证,用郁金、夏枯草、远志治疗肝郁气滞、痰浊内生证,用莱菔子、牛蒡子、牵牛子、槟榔子、栀子治疗小儿食积发热便秘证,用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陈皮、生姜皮治疗脾虚气滞水肿证。刘教授临证察机,在辨证论证的基础上,辨明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运用上述对药临证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五皮饮加减治疗妊娠水肿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0~2005年,采用中药五皮饮加减治疗妊娠期水肿,收到满意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60例,B超证实均为妊娠妇女,年龄24~45岁之间;汉族40例,维吾尔族20例;第一胎者35例,第二胎者25例;妊娠早期浮肿者3例,妊娠中期浮肿者15例,妊娠晚期浮肿者42例。60例中,浮肿程度均为中度、重度,休息后肿不消,以肢体、面目浮肿为主。2治疗方法方药用五皮饮加减: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炒白术、苏梗、木瓜各10g,陈皮、桂枝各9g。加减:若纳呆、腹胀、溺少便溏,舌苔白腻,脉滑,证属脾胃虚弱,上方加砂仁6g,炒薏米仁、山药各30g;若气短明显,神疲乏力,自汗…  相似文献   

14.
高建忠 《新中医》2002,34(11):68-68
癫狂梦醒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柴胡、香附、木通、赤芍、半夏、大腹皮、青皮、陈皮、桑白皮、紫苏子、甘草组成。具有活血调气,化瘀通络之功。原主治癫狂症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等症。笔者临证用治多种伴有精神异常的病症,屡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白术散     
《光明中医》2012,(1):93-93
[方药]白术3g,姜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各1.5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米汤送下。每日3次。[功能]健脾和胃消肿。[主治]水湿浸渍型水肿。——摘编自"中医药秘典丛书"《御医疗病秘典》  相似文献   

16.
实脾饮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其药物组成为:白术、茯苓、附子、干姜、草果仁、厚朴、木香、木瓜、大腹皮各6g,炙甘草3g,生姜5片,大枣1枚。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停气滞之阴水。  相似文献   

17.
清金化痰汤出自《医方考》,由瓜蒌、黄芩、枳壳、胆星、半夏、陈皮、茯苓、杏仁、炙桑皮、炙耙叶、炒葶苈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痰、下气止咳的功效。近20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用此方治疗内科肺系各种病症,取得满意疗效。咳嗽 某男,59岁,1989年8月5日初诊。患者感冒半月未愈,曾肌注青、链霉素10d未效。  相似文献   

18.
黄芩滑石汤祛湿热畅中焦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芩滑石汤源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该方对肠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急性菌痢等都有很好的疗效,鉴于此,本文从实验方面对该方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1 实验材料1.1 药物组成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猪苓茯苓皮通草大腹皮白蔻仁);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桅子)。  相似文献   

19.
黄连温胆汤的临证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连温胆汤的沿革 温胆汤方出自《千金要方》,由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六昧药组成,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并指出其病因是“胆寒故也”。寒者温之,故方中生姜、陈皮用量独重。  相似文献   

20.
苓桂术甘汤合五皮饮治疗家族性女性眼圈发黑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苓桂术甘汤合五皮饮治疗家族性女性眼圈发黑 34例 ,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最小者 2 9岁 ,最大者 4 1岁。患者都是皮肤白皙 ,自幼眼圈发黑 ,与睡眠充足与否无明显关系 ,但经前多明显加重。所有患者均有家族性类似现象。其外婆、妈妈、姐妹中均为自幼眼圈发黑 ,综合检查其它器官亦无明显病变。月经、白带正常。2 治疗方法方用苓桂术甘汤合五皮饮加减 :茯苓皮 12 g 桂枝 9g 生白术 9g 炙甘草 6 g 生黄芪 30g 附片 9g 桑白皮 12 g 地骨皮 12 g 大腹皮 9g 五加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