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光声成像是生物医学应用领域中的一种新兴的功能型成像方式,其基于光声效应发展而来。光声成像技术可以对生物组织中的结构,功能和分子异常进行无创检测,可对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多尺度信息进行检测。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方法之一。中医诊断疾病主要是通过四诊合参的方法直接根据宏观病症信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了解病理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但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缺乏现代意义上物质化证据的支持,使其研究和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并阻碍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光声成像技术能从微观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变化提供诊断信息,为中医药辨证施治提供体内外变化的依据。有利于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2.
太赫兹技术是物理学的前沿科技,已广泛应用于天文、国防、通信等领域。同时,太赫兹光谱与成像技术已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丰富成果,辐射效应也开展了系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太赫兹技术主要用于中药及其成分的鉴定与质控。如拓展其在中医传统理论和传统疗法中的创新应用,则可为太赫兹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探索方向,使其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在生物医药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为探索针灸治病机制、经络实质和腧穴的特异性提供了更有效的研究工具.围绕活体成像技术,介绍医学研究中应用较广泛的活体成像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针灸基础实验领域中应用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使针刺研究在活体可视化的状态下,更加客观的揭示针刺的作用机制,消除了过去多次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个体差异的误差,为影像技术在针刺研究中找到更好的契合点提供了些许帮助,并讨论影像技术在针灸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经络腧穴、体质和脏象等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在中医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虽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需要注意和改善之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色及优势,不难得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前景广阔,该技术将很可能成为中医药量化及现代化研究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甚至有可能成为应用于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的“中医CT”。  相似文献   

5.
由于缺乏足够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证据支持传统中医药理论,目前中医药学科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问题有望借助当今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及影像学技术来解决,即通过新技术深入研究探讨中医药科学理论,探索中医药作用机制。近年来,利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研究中医药作用机制逐渐成为科研热点,但由于具备医工结合知识体系的跨学科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中医药领域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的发展。随着中医药信息学专业在全国各大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逐步兴起,该专业成为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同时,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的发展也将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信息学人才,以促进中医药信息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刺机理研究中的运用为科学阐释针刺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了无创性、可视化的研究手段。基于针刺脑功能成像研究的现状,今后在研究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针刺治疗功能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加大对穴位配伍规律和针刺手法的研究;在试验设计上可加大引入针刺效应相关的事件相关设计;在数据分析上可加强针刺效应的网络整合机制分析、重视影像数据和效应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在研究手段上可注重新的成像技术的引入和多种成像技术的综合运用;在质量控制上宜注重样本量、受试者纳入与培训、试验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它集合了神经活动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为学者们研究人及动物的脑或脊髓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已成为揭示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发挥全身调节作用、研究针灸推拿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大脑中枢机制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文章通过搜集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发表与fMRI相关的推拿手法文献,分类整理运用fMRI技术开展的相关研究内容,进一步阐释推拿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就fMRI技术在推拿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压力对组织的作用获取相关弹性信息进行成像,弥补了X射线、超声成像(US)、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传统医学成像模式不能直接提供组织弹性的不足,以其无创、简便、快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该技术已在慢性肝病、甲状腺癌及乳腺癌的定量和鉴别上取得一定成果。超声波技术亦在肌肉骨骼系统检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可实时监测肌肉等组织的变化,是具有广阔前景的肌肉骨骼系统诊断方法,成为目前医学弹性成像的一个研究热点。故本文将重点探讨SWE技术在肌肉、肌腱、神经等肌骨系统及中医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临床研究文献分析国内外红外热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研究现况及趋势,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思路。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5个数据库获得从建库到2021年3月所有以红外热成像为主题词的临床应用文献,收集文献的基本信息,按照疾病领域进行分类,通过Excel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 151篇文献,其中英文、意大利文、俄文等外文文献589篇,中文文献562篇;现代医学研究820篇,中医药研究331篇;诊断类研究848篇,疗效评价类文献303篇。国内外文献均呈现逐年增长的发表趋势,并且在2000—2003年、2005—2009年、2010—2012年及2013—2020年这四个时间段发文量明显增加。现代医学的红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骨关节肌肉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乳腺疾病、皮肤疾病、神经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疼痛疾病等领域。中医研究方面,外文文献主要分布在针刺及针灸疗效等方面;中文文献在此基础上还涉及到穴位热成像、中药疗效、灸法疗效及证型辨识等方面。除此之外,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研究,舌部、面部及眼部热成像正在逐渐受到关注。但是目前尚缺少多中心的研究。结论?除了局部热成像的观察外,还可以运用红外热成像整体观察的优势,对疾病进行多角度综合考量,为疾病的诊治及中医的客观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医用磁共振成像是一项现代化的影像诊断技术,到目前为止,它是体外研究膝关节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的唯一工具,且能为膝关节病变提供价值很高的诊断依据。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方法,正常膝关节磁共振成像和急、慢性膝关节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张峰  沈嫱  沈建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12-113
医学影像学作为中医院校的新兴专业,起步较晚,我们从管理、临床、科研几个方面着手,探索培养中、西医基础宽厚、临床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医学影像学研究生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诊断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02年7月-2010年12月间在我科行全身骨显像73例单发病灶、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病灶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进一步观察病灶的核素摄取特征。结果:73例全身显像单发病灶、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病灶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结合同期MRI/CT/X线和临床资料确定诊断对照,其中25例为良性病灶,48例为恶性肿瘤病灶。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可以精确定位,弥补全身骨显像前后位平面显像图像信息量少的缺点,明显提高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体红外热像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及该现象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在冬、春、夏季分别开展3个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服用中药保健品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或阳性对照药物。所研究中药保健品包括调节免疫功能的生生胶囊、改善睡眠的生安胶囊以及辅助降血脂的生益胶囊。在试验的前36天每6天采集图像1次,每位受试者图象采集的的日时间范围在2h内。对能反映保健品功能的图像特征值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与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冷空气过境,热带气旋登陆等)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特征显示出不同的随时间变化规律,但试验组与安慰剂对照组同一特征的规律基本一致,保健品的某些长期效果能够在前36天的个别时间点显示。红外热像特征的特殊变化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同时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需进一步研究。结论:红外热像是敏感的人体功能显示技术,可反映中药保健品及气象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在健康监测上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弥散加权磁共振技术评价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TMP组),每组8只,分别在缺血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TMP。行弥散加权(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系列扫描,观察缺血后1、2、6、12、24h脑梗死灶变化,以及24h三苯四氯氮唑(TTC)染色的脑梗死容积。结果TMP组各时间点DWI—MRI扫描脑梗死容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与1h点相比,对照组脑梗死容积在栓塞后2、6、12、24h分别扩大13.3%、29.7%、50.3%、57.3%,TMP组扩大9.9%、21.3%、37.1%、40.5%。缺血24hTTC测算的脑梗死容积大于DWI—MRI测算的脑梗死容积。结论 缺血前注射TM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作用;采用DWI—MRI扫描动态观察脑缺血灶的演变过程和评价脑保护措施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提示神经梅毒的MRI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证实的神经梅毒患者的MRI表现,并归纳其特点。结果:所有患者MRI表现为病变广泛弥散,至少累及2个脑叶以上,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FLAIR上呈高信号。5例同时累及幕上、幕下,6例累及灰白质,所有病例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影,均存在脑萎缩征象。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所见病变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MRI表现:同时累及幕上、幕下及灰白质,DWI上为等或稍高信号及同时合并脑萎缩,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者,应注意排除神经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imaging,MSWI)技术,测定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相位值,了解脑内铁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健康志愿者75名,按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60岁)和老年组(〉60岁),均行头部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扫描。在相位图上分别测量壳核、苍白球、尾状核、丘脑、黑质及红核的相位值。比较健康志愿者各脑深部灰质核团的不同年龄组间平均相位值的差异,并分析各灰质核团相位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各脑深部灰质核团的平均相位值与实际脑铁含量参考值呈负相关(r=0.849,P=0.032),即铁含量越多相位值越小。壳核、尾状核、黑质及红核的不同年龄组间平均相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3、0.001、0.003),丘脑、苍白球的不同年龄组问平均相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71、0.476)。壳核、尾状核、黑质及红核的相位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06、0.403、O.356、0.257),苍白球、丘脑的相位值与年龄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75、0.152)。结论:本研究加深了对脑深部灰质核团铁分布规律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的认识,为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临床预测和早期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卵巢良恶性囊腺类肿瘤诊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2例72个病灶的各类囊腺类肿瘤进行MRI检查及通过DWI序列检测感兴趣区的ADC值,并进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同性质的卵巢肿瘤其ADC值不同。各种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的ADC值部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DWI对卵巢囊腺类肿瘤的鉴别诊断具体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良恶性及部分病理类型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块样病变患者 104 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 多模态 MRI 资料及病理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 MRI 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和 金标准的一致性,并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多模态 MRI 特征。结果:多模态 MRI 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的一致性 好,κ 为 0.860;多模态 MRI 对乳腺肿块样病变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3.26 %、 98.33 %、86.36 %、90.76 %、97.43 %;多模态MRI对乳腺恶性肿块样病变中不规则形和毛刺征、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 流出型时间 – 信号强度曲线(TIC)、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肿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多模态 MRI 在乳腺肿块样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27例患者的高低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7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1例,超声检出36例,占87.8%;化脓性阑尾炎53例,超声检出50例,占94.3%;坏疽性阑尾炎24例,超声检出21例,占87.5%;阑尾周围脓肿9例,超声检出8例,占88.9%.结论: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能提高急性阑尾的诊断准确率,并初步对阑尾炎进行分型,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增强和DWI资料。结果1:3例T1WI呈低信号,2例T1WI呈混杂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多无强化。结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DWI均有特异性,应该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作为常规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