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82例(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和小切口组,各41例。常规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小切口组行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结果小切口组手术用时、术后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常规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常规组少(均P<0.05)。小切口组术后6个月Mazur评分较常规组高(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能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南阳张仲景医院7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骨痂形成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Mazur)。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Mazu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可缩短患者骨痂形成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耀臣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30-3732
目的探讨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于舞钢公司总医院治疗的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研究组接受MIP-PO。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分别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KSS)和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FAAM)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早期自主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KSS、FAAM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2.85%)(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MIP-PO治疗能优化手术指标,缩短康复进程,促进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治疗胫腓骨远段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30例胫腓骨远段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通过闭合复位,小切口皮下插入钢板固定方法治疗,评价治疗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年以上,骨折在3月内获得临床愈合,无骨折不愈合患者,局部无疼痛,踝关节无功能受限.结论小切口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治疗胫腓骨远段骨折合并踝关节脱位,损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费用低等优点,是治疗胫腓骨远段骨折脱位的较好的方法.我院于2009年以来对30例胫腓骨远段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周景 《当代医学》2013,(6):72-73
目的探讨经皮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接受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疗效情况。结果患者均康复出院,手术切口为I期愈合,未发生术后大出血,未发生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患者患肢均活动良好,X线结果显示骨痂出现时间为(3.8±4.1)周,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脱、断裂等并发症,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3.7±4.0)周,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7.29%。结论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进程。结果观察组手术、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21.43%(9/42)](P<0.05)。结论将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3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观察组(52例)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2.69%)高于对照组(80.39%),并发症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7.84%),骨折愈合时间及Mazur评分与对照组基本相当(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郭红松 《华夏医学》2021,34(3):46-49
目的:探究胫腓骨骨折患者经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小血...  相似文献   

9.
冀明欣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35-4636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2.50%( P<0.05);同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胫腓骨多段骨折的治疗中,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瘢痕小、愈合快等优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两组,其中微创组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8~75岁,平均40.2岁,粉碎性骨折19例,简单骨折17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39.1岁,粉碎性骨折20例,简单骨折15例。微创组采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胫骨前外侧锁定钢板或普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总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总并发症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71例Schatzker分型为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膝关节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经皮钢针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固定物失效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较外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但固定失效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关节功能活动的优良率高,有利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1)。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祁峰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3):219-219,221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1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在胫骨骨折端作皮肤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经小切口插入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 手术达到解剖复位,14例骨折愈合,1例再次手术后愈合,随访半年至1年无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有益于骨和软组织的愈合,且不用X线透视达到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下肢复杂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复杂骨折具有创伤小、下肢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襄城县中医院收治的7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例骨化性肌炎。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Rise-BoroughⅡ~Ⅲ型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患者98例,其中股骨髁部骨折患者为A组(n=42),胫腓骨骨折患者为B组(n=56)。2组患者均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膝关节Karlstrom功能评分为优22例,良16例,中4例,优良率为90.48%;B组患者踝关节Mazur评分为优25例,良26例,中5例,优良率为91.0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股骨髁部骨折和胫腓骨骨折等下肢骨折均可起到良好的内固定效果,患者伤侧肢体关节功能得到满意的恢复,其中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并发症风险较高,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引流量和住院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优于常规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踝关节骨折患者129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组68例与切开复位组61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组总有效率(95.59%)高于切开复位组(80.33%),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闭合复位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同期切开复位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短于切开复位组,骨折愈合时间快于切开复位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闭合复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7%)低于切开复位组(19.67%),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胫前减张切口在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胫腓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胫前减张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在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