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舒适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例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包括心理疏导、鼻部冷敷、疼痛管理等,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不适程度及治疗效果.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的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鼻窦手术130例临床观察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远宾  王莉 《医学信息》2010,23(5):1416-1417
目的 观察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的各种因素.方法 对13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并就手术操作过程中的问题、麻醉的选择、术后术腔的处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本组13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治愈105例(80.77%)、好转18例(13.85%)、无效7例(5.38%).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是在成功手术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治疗,尤其在定期随访的环节上需要更进一步加强,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3.
卢文亚 《医学信息》2006,19(7):1218-1220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随访的时间和糖皮质激素鼻内用药的效果。方法 对5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镜鼻窦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行内镜下术腔护理、鼻窦冲洗和糖皮质激素伯克纳鼻内局部应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3个月,42例鼻腔、鼻窦已干燥、上皮化;术后6个月内,47例鼻腔、鼻窦已干燥、上皮化,鼻塞、头痛均消失。4例伴变应性鼻炎者,鼻腔内有少许分泌物,20例嗅觉障碍者中5例无改善。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后的鼻内镜随访术腔护理及糖皮质激素鼻内应用,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过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理性海水在鼻腔围手术期鼻腔冲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该病在临床上已逐渐普及,其优越性明显.鼻腔冲洗可减轻术后并发症,是鼻腔手术前后的重要护理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治疗对我院72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70例,2例复发,经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治疗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的特点,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及术腔清理可使手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余晓红 《医学信息》2010,23(1):266-267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是近年来逐渐开展起来的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新技术,术后冲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为了探讨术后冲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我们将近期接受鼻内窥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和(或)鼻息肉214例,在接受术后冲洗治疗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石胜君  李梦寒  高歌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6):1008-1009+1007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复发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鼻内镜手术)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每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佳,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的优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所有手术患者术腔粘膜上皮化良好,鼻中隔矫正后未出现穿孔,血肿及脓肿,脑脊液鼻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过程中同时处理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有效减少鼻窦炎复发。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用于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微创手术,是一种在清除病变、改善并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的同时,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窦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手术。虽然治愈率高,但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因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高位偏曲伴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鼻中隔高位偏曲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4.00%),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00%)(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00%)(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联合同期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采用美敦力Stealth Station LandmarX导航系统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33例(导航组),包括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1例,孤立性蝶窦炎4例,额窦炎3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上颌窦骨瘤1例,鼻窦骨性纤维结构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FS)的7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鼻窦CT病变特征,以及鼻窦内窥镜下鼻窦开放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0.5~2年,治愈68例(占94.4%),显效24例(占5.6%),显效的4例仍在门诊定期鼻内镜复查清理鼻腔.治愈的病例中有2例第一次手术后因未很好地遵守医嘱,未定期复查清理术腔而复发,二次入院手术后未再复发.结论 鼻内镜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良好,术后无需抗真菌疗.  相似文献   

13.
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术后复发需要再次手术的占2.5-24%[1],再次手术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做好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是每个耳鼻咽喉科医师需要面对的问题,这种修正性鼻内镜手术不同于初次手术,有手术风险大、易出血、解剖标志不同程度破坏、并发症多、病变严重等特点.本人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登封三康医院收治的164例接受FESS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并根据患者病例及随访资料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嗅觉功能与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Lund-Mackay鼻窦CT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分析.方法:选择CRS住院患者200例.其中CRS(不伴鼻息肉)患者:95例;CRS(伴有鼻息肉)患者:105例,每组患者均进行病史采集,嗅觉功能检测、鼻内镜评分以及鼻窦CT评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以上两个评分结果与嗅觉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RS(不伴鼻息肉)或(伴有鼻息肉)患者中,Lund-Mackay鼻窦CT评分结果和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结果均是:随着嗅觉功能的下降,分数逐渐增加(P<0.01).结论:CRS患者与Kennedy鼻内镜评分和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均具有相关性;与CRS(不伴鼻息肉)患者的嗅觉功能最密切相关的是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与CRS(伴有鼻息肉)患者的嗅觉功能最密切相关的是与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江涛 《医学信息》2005,18(9):1177-117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科自2000年2月-2004年l0月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31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情况。结果I型近期治愈者84例(98.6%),II型近期治愈者107例(86.1%),Ⅲ型近期治愈者100例(81%),I型与Ⅱ型、Ⅲ型近期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的病变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35例患者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显示,鼻腔均有不同程度解剖异常、窦腔内有不均匀不透光的钙化斑,全部病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均发现真菌丝。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治愈31例(89.66%),显效3例(8.57%),无效1例(2.86%)。结论: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及病变与真菌性鼻窦炎关系密切;鼻窦CT扫描结合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经鼻内镜充分开放病变鼻窦窦口,彻底清除病灶,保持窦口引流通畅,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接收的2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较大差异(<0.05)。结论给予慢性鼻窦炎患者内窥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的缓解鼻窦炎症,提高其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伴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CRS伴鼻息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症状评分(流涕、鼻塞、头面部疼痛及嗅觉障碍)、SNOT-20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有效率94. 44%,并发症发生率10. 00%;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症状评分、SNOT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CRS伴鼻息肉疗效明显,配合定期随访换药及综合治疗临床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雪梅 《医学信息》2006,19(7):1239-1240
目的 探讨提高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 对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经鼻内窥镜手术。结果 60例中随访半年以上者48例,治愈36例(75.4%),好转10例(20.3%),无效2例(4.3%),总有效率95.7%。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1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例(2侧),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1例(1铡)。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熟练准确,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