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抱抖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后关节紊乱也称胸椎骨错缝,是指胸椎的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急慢性损伤或姿势不当造成背痛,胸肋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近年来,笔者运用抱抖法整复治疗198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指胸椎关节突关节因外伤、劳损、退变而发生微小错位,导致胸背痛、活动受限。常因用力时姿势不正确、各组织间不协调运动而致病[1]。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临床常误诊为心绞痛、颈椎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精神压力。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2],简称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10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40例,女60例;年龄12~58岁;病程7天~5年。有急性外伤史45例,慢性劳损55例。单椎发病12例,多椎发病88例。发病部位多在T1—T7,共75例,T8—T12共25例。临床上常将胸椎后关节紊…  相似文献   

3.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一种类型,属于中医学椎骨错缝范畴.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外伤、劳损等因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脊柱后关节、肋横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使胸段脊柱、胸廓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胸背部疼痛与功能受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2011-2012年,我们应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8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按摩掌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扭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推小关节扭错,是指胸椎关节突间关节团外力作用,使不能承受所分担的应力而引起单个或多个关节发生轻微的移位。其主要表现为背部疼痛,胸闷不适,或咽喉异物感,重则前屈、后仰活动受限。笔者临床所见,发生错位关节以三、四、五胸推多见,单个椎体发病多,两个椎体同时发病则少。自1995年至1997年来,笔者采用按摩掌压法治疗42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女11例,男力冽;年龄,最大引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1天。42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闪、扭、牵拉致伤史。陶片、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经1次治疗后,…  相似文献   

5.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及肋椎关节错缝,是引起背痛的常见病症之一。笔者用推拿手法整复,配合中频、中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用脊柱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我院门患者诊,男21例,女39例;年龄最大69岁,30岁以下16例,30~40岁29例,40~50岁36例,50岁以上9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1 d。坐卧深呼吸困难者11例。胸椎不同程度外伤史32例,其余病例胸椎长期处于不良体位。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1]拟定。有外伤史或长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1992年8月以来,采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3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9例,女23例;年龄18~45岁;有外伤史17例,无明确外伤史15例;病程半年~5年;其中T3~8节错缝24例,T9~12节8例;单侧右偏位型8例,左偏位型3例,左偏伴后突型15例,右偏伴后突型4例,单纯后突位型2例;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沉、胸透、心电图均为正常范围,胸椎正侧位片1例T3~5椎体前缘示骨质增生,余正常。2 手法治疗2.1 指掌叠加推压法 以胸椎左偏后突型为例,嘱病人俯卧位,下颌抵于床面,双上肢内旋贴于体侧,医者用单手沿胸椎两侧肌…  相似文献   

8.
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节错位是推拿科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类似中医的"背痛",根据临床表现和解剖特点可分为关节突关节错位、肋椎关节错位、肋横突关节错位.其主要临床特征以一侧背痛为主,还会因节段和波及组织器官的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慢性肋间神经痛、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及头颈部症状.临床常误诊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笔者自1992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114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64例报告陈有昌(广西省南宁市第二医院530031)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指胸椎关节突关节及肋椎关节因外力作用错位而产生以背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伤科疾病。近年来笔者在手法治疗本病中发现不少患者井无自觉外伤史及明显背部疼痛,而以胸...  相似文献   

10.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引起背痛的常见病因,多因提搬重物姿势不良,用力不协调、扭错而发病。本文总结了2000年6月~2005年6月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7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膝顶臂提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症9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症,中医称为骨错缝,是指胸椎的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和肋横关节因急、慢性损伤或胸椎退变等因素,导致关节面不对称、关节囊充血水肿、滑膜嵌顿及关节周围韧带、神经组织损伤或受刺激而出现的背痛、胸肋部疼痛,呼吸活动阻碍,甚至出现胸椎腹腔脏器的功能性改变的一类病症,临床上十分常见.我院在王胜利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运用膝顶臂提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症,特别是对陈旧性胸背部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曹郑云 《河北中医》2004,26(11):820-820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引起胸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多由于扭转身体不当,长期姿势不良等原因,破坏了胸段脊柱的内外平衡,导致胸椎小关节轻度错位或使关节滑膜嵌夹于关节间隙,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变成慢性病变。2000-05~2003-08,笔者用理气定痛汤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5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胸椎小关节错位是推拿科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类似中医的"背痛",根据临床表现和解剖特点可分为关节突关节错位、肋椎关节错位、胁横突关节错位.其主要临床特征以一侧背痛为主外,还会因节段和波及组织器官的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慢性肋问神经痛、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及头颈部症状.临床常误症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114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背部疼痛,除了背部肌肉损伤之外,附着在胸椎的棘上韧带和胸椎间关节突都可由于遭受外力而扭伤,产生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出现背痛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胸椎小关节紊乱。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疼痛、压痛一般多在背中线的一侧,急性发作时,上背部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咳嗽、胸廓运动可使疼痛加重。偶尔有些病员的疼痛,可从肋间放射到胸部,有的病人有时还能触摸到偏歪或后突的棘突。X片常无明显异常,根据症状,可作出明确诊断。一般资料自2004年1月~2005年5月,我科采用双拇指叩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52例,其中男56例,女96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9…  相似文献   

15.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一种症型。本症属于中医学"椎骨错缝"范畴。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外伤、劳损等因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脊柱后关节、肋横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使胸段脊柱,胸廓的生理机能失常,出现胸背部疼痛与功能受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自2005-2009年,笔者应用短杠微调推拿手法治疗该病,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傅平 《广西中医药》1989,12(4):20-21
<正> 胸椎小关节错缝在软组织损伤疾病中较为常见。近年来笔者运用攀颈顶背复位法治疗此病4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40例中,男9例,女31例;年龄17~20岁6例,21~30岁10例,31~40岁15例,41~50岁5例,51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33.4岁;病程1周以内26例,1周~1个月7例,1个月~半年3例,半年以上4例;有扭伤史28例,无明显扭伤史12例。经触诊检查40例发病之胸椎棘突均有不同程度的后突移位,其中合并胸椎棘突左偏13例,右偏27例;胸_2棘突偏歪的1例,胸_3棘突偏歪的8例,  相似文献   

17.
胸椎小关节错缝,是指上一胸椎的下关节突与下一胸椎的上关节突构成的椎间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发生侧向错移,导致疼痛与功能障碍。胸椎小关节错缝,临床上以整个椎体略向前或向前倾倒,以及肋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面间的位置错移为多见。笔者自2010年3月以来对86例胸椎小关节错缝采用针刺并手法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1]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是指胸腰椎的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在外力、劳损或胸椎退变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关节面不对称、关节囊充血水肿、滑膜嵌顿及关节周围韧带、神经组织损伤或受刺激,而出现的背痛、胸肋部疼痛、呼吸活动障碍甚至出现胸腹腔脏器的功能性改变的一类病症。胸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是康复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法复位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但因患者的发病节段以及其生理和病理特点的不同,推拿复位的方式和效果各不相同。目前,  相似文献   

19.
双肩端提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0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椎小关节紊乱俗称“岔气”,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椎间关节)错缝及肋椎关节(肋小头关节及肋横突关节)错缝。笔者自1990~2003年采用双肩端提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08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至今,我们对胸椎小关节错缝患者先将胸背部涂擦扶他休,再行手法复位,治疗18例,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19~38岁,平均29岁.胸椎小关节错缝的原因为外伤、单肩部外伤着地、身体一侧扭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