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DNA修复酶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及癌基因K—ra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癌及癌旁组织中MGMT、K—Fas的表达。结果 60例外科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GM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3%,明显低于(P〈0.05)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63%);K—ra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3%,明显高于(P〈0.05)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30%)。MGMT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史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K—ras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吸烟史有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及P—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在NSCLC中,MGMT蛋白的表达与K—ras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MGMT表达缺失可能导致癌基因K—ras激活,并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K—ras蛋白表达与吸烟有关,并在腺癌中高表达,提示K—ras可能为烟草致癌的靶基因及肺腺癌癌变的关键基因。联合监测两种蛋白可能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程序化死亡基因5(PDCD5)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PDCD5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肠黏膜中的PDCD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DCD5蛋白表达率为24.O%,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52.0%,正常肠黏膜组织表达率90.0%。结肠癌组织中PDCD5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无关(P〉0.05)。随分化程度的降低,PDCD5蛋白表达率降低;高分化组表达率高于低/未分化组(P〈0.01),中分化组高于低/未分化组(P〈0.05),但高分化与中分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PDCD5蛋白表达率(19.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肠组织相比。PD-CD5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率降低。结肠癌组织中PDCD5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RHI蛋白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子宫颈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子宫颈腺癌及30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ARHI蛋白及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RHI在40例子宫颈腺癌组织阳性率为50.0%(20/40),低于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子宫颈组织阳性率90.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P〈0.05);COX-2在40例子宫颈腺癌组织阳性率82.5%(33/40),高于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子宫颈组织阳性率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6,P〈0.05);ARHI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子宫颈腺癌临床分期(x^2=3.96,P〈0.05)及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关(x^2=7.04,P〈0.05)。COX-2蛋白与子宫颈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x^2=7.04,P〈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ARHI蛋白和COX-2蛋白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均无关(P均〉0.05);ARHI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有关联(r=0.31,P〈0.05)。结论子宫颈腺癌的发生与ARHI基因失活和COX-2蛋白表达异常有关,两者可能协同作用参与子宫颈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组织cripto基因mRNA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cripto基因mRNA在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提取36例人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总m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中cripto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Dukes’s分期相关性。结果cripto mRNA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1%(31/36),而正常肠组织未见cripto mRNA表达,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01)。criptomRNA表达与浆膜侵袭、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5,P〉0.05),而与患者肿瘤发生部位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P〉0.05)。结论cript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大肠侵袭痈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GST-π、TopoⅡ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GST-π、TopoⅡ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ST-π、TopoⅡ在6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胃癌病理分化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对上述指标表达的影响。结果GST-π、TopoⅡ在高、中分化组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44%和33.33%,而在低分化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7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Ⅱ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0%和6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83%和5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T-π与胃癌病理分化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TopoⅡ与病理分化类型有关,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GST—π、TopoⅡ两者均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65和nm23-H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正常喉黏膜组织11例、喉癌40例患者的标本中,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p65和nm23-H1蛋白的表达,并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p65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正常喉黏膜组织的表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23-H1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蛋白在喉癌高和中分化组比低分化组阳性表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比无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nm23-H1蛋白阳性表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癌中p65与nm23-H1蛋白的表达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 p65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可能通过抑制喉癌细胞凋亡,对喉癌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nm23-H1蛋白在伴转移的喉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提示nm23基因参与喉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17例结肠腺瘤、16例不典型增生、52例结肠癌及J5例癌旁正常纽织中Id—1的表达。结果正常肠粘膜组织中Id-1蛋白偶有表达,在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4%、43.75%、73.1%,三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低的结肠癌组织中I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分化程度高者,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原发灶者29例(82.9%)表达Id-1,17例无淋巴结转移者9例表达Id-1(52.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高、TNM分期的升高,Id-1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1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年龄无关。结论Id-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及TNM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Kangai-1(KAI-1)mR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KAI-1mRNA、MMP-9mRNA的表达。结果:KAI-1mRNA在高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58.82%)明显高于低分化者(15.56%)(P〈0.05),MMP-9mRNA表达率在高分化和低分化腺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KAI-1mRNA表达率(61.90%)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23.08%)(P〈0.05),MMP-9mRNA则相反(p〈0.05);KAI-1mRNA表达率随浸润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MMP-9则逐渐升高(P〈0.05)。KAI-1mRNA在TNMI期胃癌的表达率明显高于TNMⅢ期和Ⅳ期者fP〈0.05),MMP-9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1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赵姗姗  李梦熊  徐娟  沈慧敏 《新医学》2014,(11):714-717
目的探讨桩蛋白paxillin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0例卵巢肿瘤标本和30份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标本中paxillin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paxilli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axillin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78.6%螂.26.7%,P〈0.01),其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不同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axill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表达异常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卢瑞利  邵经浩  郭长青 《临床荟萃》2009,24(18):1586-1589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PTEN在食管癌中的蛋白表达以及情况,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链霉素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6例食管癌、38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2cm)自噬相关基NBeclin1和PTEN的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中Beclin1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5%和45.5%),显著低于正常组织(89.5%和94.7%)(P〈0.05)。食管癌中Beclin1和PTEN在组织的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与组织浸润、淋巴转移、性别、年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中PTEN与组织浸润、淋巴转移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与PTE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t=0.754,P〈0.05)。结论自噬相关基NBeclin1和PTEN在食管癌中蛋白表达下调,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肿瘤抑制基因PTEN(与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在肿瘤第10号染色体有缺失的磷酸酯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LS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取喉部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50例作为研究对象,30例声带息肉(VCP)黏膜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PTEN和IGF-1R的表达,分析PTEN和IGF-1R的表达与LSCC的组织学分化程度、T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PTEN蛋白在LSCC、VC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0%和9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LSCCT分期、临床分期的增加、分化程度降低及淋巴结转移,PTEN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IGF-1R蛋白在LSCC、VC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和1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LSCCT分期、临床分期的增加、分化程度降低及淋巴结转移,IGF-1R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TEN表达与IGF-1R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PTEN缺失和(或)蛋白的失活和IGF-1R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喉鳞癌的发病机制之一,PTEN与IGF-1R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失衡,并可能在LSCC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作为大肠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12例大肠癌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0PN的质量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OPN的表达。对比血清OPN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正常健康志愿者)60例比较;分析血清OPN与大肠癌组织OPN的表达、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血清OPN在大肠癌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3%(149/212)和83.5%(177/212)。大肠癌血清OPN水平依肿瘤组织OPN表达阳性率由低到高的顺序递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临床分期、脉管内癌栓、淋巴结和器官转移相关(P〈0.05或P〈0.01),特别与肝转移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均〉0.05)。治疗前后OPN的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PN是一种较理想的大肠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rvivin和eIF4E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40例喉鳞癌组织标本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Survivin与eIF4E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Survivin在喉鳞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而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19,P〈0.05)。Survivin的表达与喉鳞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χ^2=8.993、7.238,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χ^2=1.134,P〉0.05)。eIF4E在喉鳞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5%和65.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54,P〈0.05),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相关性(χ^2=0.054~2.477,P〉0.05)。Survivin和eIF4E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11,P〉0.05)。结论Survivin与eIF4E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有关,但两者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mad4蛋白和TGF—β及其Ⅱ型受体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6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Smad4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5%和61.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mad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GF—β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0%和42.1%,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ⅡR蛋自在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18.4%和21.1%,差异无显著性(P〉0.05);Smad4、TGF—β、TGF—βⅡR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有无瘤栓、组织类型、大体类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正常黏膜组织相比,Smad4、TGF—β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且Smad4低表达的结直肠癌大多分期较迟、淋巴结转移较多,而TGF—β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TGF—βⅡR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差异亦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zrin和CD44-v6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Ezrin和CD44-v6蛋白在60例肺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zrin和CD44-v6在肺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Hc=35.447、65.103,P〈0.01);Ezrin和CD44-v6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32.646,P〈0.01),且均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Hc=11.013-35.447,P〈0.01),TNM分期越晚、分化越低、有淋巴结转移者,Ezrin和CD44-v6表达的强度越强、阳性率越高。结论 Ezrin与肺鳞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D44-v6相关;Ezrin基因蛋白检测可能作为肺鳞癌进展程度及其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86%、10.00%,两者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甲状腺癌中骨桥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1%、58.8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为过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及其受体整合素ανβ3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2008年11月-2009年9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PE患者(轻度及重度PE各10例)和14例正常足月孕妇(对照组)胎盘组织中OPN及ανβ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各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的OPN、αν和β3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E组孕妇胎盘组织中OPN及ανβ3蛋白表达低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OPN及ανβ3蛋白表达水平更低,与轻度P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孕妇胎盘组织中OPN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OPNmRNA水平显著降低,与轻度PE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αν和β3mRNA的表达水平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N及其受体整合素ανβ3在PE胎盘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桂桃  李霞 《华西医学》2011,(7):983-985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的组织病理切块,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6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E-cad的表达情况,设为IDC组;另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EB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取宫颈炎(32)和宫颈鳞癌患者组织标本(52)共84例,采用PCR方法对EBV和HPV DNA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组HPV DNA、和EB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15%和69.23%,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炎组3.1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HPV DNA和EBV混合感染率为67.3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分化程度:低分化组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临床分型:浸润型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三型患者(P<0.05);淋巴转移:淋巴转移组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且HPV(+)+EBV(+)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HPV(+)组患者和EBV(+)组患者(P<0.05)。结论:在宫颈癌组织中EBV及HPV有较高的感染率,且HPV+EBV+感染与宫颈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分型、淋巴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