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的手术疗效。方法:24跟骨骨折病人27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8足,Ⅲ型19足。)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随访6~20个月,平均13.4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全组优良率95%,其中SandersⅡ型优良率97%,SandersⅢ型优良率93%。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2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2种方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46例,男40例,女6例;年龄20 ~77岁,中位数42.5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双侧3例;SandersⅡ型19足,Ⅲ型16足,Ⅳ型14足.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 ~10 d,中位数8.5d.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患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6例49足,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12例14足(SandersⅢ型2足、Ⅳ型12足),行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34例35足(SandersⅡ型19足、Ⅲ型14足、Ⅳ型2足).术后切口皮缘坏死3例,均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经换药后切口愈合.4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12个月,中位数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 ~12周,中位数10.5周;B(o)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无钢板、空心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足跟部增宽6足,其中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3足(SandersⅢ型l足、Ⅳ型2足),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组3足(SandersⅡ型1足、Ⅲ型2足),行走时疼痛,经热敷等物理治疗后疼痛缓解.参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优8足、良4足、可2足;撬拨复位空心钉固定组,优12足、良15足、可6足、差2足.结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疗效可靠,但应注意预防切口感染;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闭合穿针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80例跟骨骨折患者,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撬拨复位克氏针外固定(A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B组)治疗。A组40例50足,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28足,Ⅲ型14足,Ⅳ8足,B组40例48足,Ⅱ型30足,Ⅲ型11足,Ⅳ7足,均为闭合骨折。对术后随访超过12个月的患者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包括测量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术前后跟骨高度、宽度情况。手术前、后的CT扫描及Broden位判断复位情况。结果:两组中Ⅱ、Ⅲ型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中Ⅳ型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可获得相似的治疗效果,对于SandersⅡ型、Ⅲ型患者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尽量采用闭合穿针。而对于SandersⅣ型骨折,原则上我们优先考虑跟骨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复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疗效、影像学评估及手术的并发症和对策.方法:对本科室经治的跟骨骨折病例按照Sanders分型进行筛选,筛选出27例SandersⅡ型骨折(17例)、Ⅲ型骨折(10例),均为单侧跟骨骨折,骨折线波及跟距关节,出现B(o)hler's角变小、骨折面有移位、跟骨变宽,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并结合中医三期辨证中医药治疗,进行随访.结果:27例骨折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3个月,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优13足,良10足,中2足,差2足,优良率达85.2%;骨折复位满意,B(o)hler's角由术前11.770°±4.719°恢复至术后32.019°±3.256°,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术前与术后B(o)hler's角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64,P=0.000);切口皮肤坏死植皮者1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无感染病例.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三期辨证中医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疗效确实可靠,可以较好地恢复跟骨的高度、关节面的光整及促进骨折的愈合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植骨、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并进行随访分析;骨折按Sanders分型,II型13足,Ⅲ型21足,Ⅳ型2足;本组病例均获5~22个月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从疼痛与功能两方面具体评定,总分100分,经评定后优良率为94.56%。X线评价: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跟骨侧、轴位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0天;结论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支撑跟骨塌陷的关节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剖钢板维持Sanders II型跟骨骨折两个解剖角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1例Sanders II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三叶形解剖钢板行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克氏针行内固定,定期内摄标准X线片并测其解剖角,以其差值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Iowa跟骨骨折功能评分对患足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采用t或χ2检验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Bohler角、Gissiane角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克氏针行内固定治疗Sanders II型跟骨骨折相比,钢板螺钉内固定维持跟骨骨折两个解剖角具有明显优势,并可能获得相近似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孙占东 《新中医》2011,(8):67-6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6例42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铜板内固定,并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24月,平均16.4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1月。本组36例42足,术I:2感染2足,均无腓肠神经损伤。36例42足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丘部总高、跟骨体宽和轴长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级别服中药14天较服中药前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6年1月~2009年3月,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病人共21例(24足),治疗采用切开复位AO形钢板内固定,必要时行自体骨移植治疗。结果21例(24足)均获随访11~28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疗效,足功能优良19例(21足),总优良率87.5%。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16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21足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经可延长的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分类,型骨折6足,Ⅲ型15足;4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结果:术后全随访半年~2年。骨折复位满意。手术效果,优6足,良12足,可3足,优良率88%。结论:经跟骨外侧“L”形入路的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异型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48例170足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法分型,Ⅱ型32足,Ⅲ型84足,Ⅳ型54足,随访时间2~18月,平均13.4月。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170足行异型钢板固定者中,优54足,良104足,可11足,优良率91.8%。无感染、皮缘坏死。结论:手术治疗可提高跟骨骨折的疗效,异型钢板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讨论根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07年8月-2008年11月,我院对40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以及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术后疗效。结果:使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手术效果,优秀21足,良好12足,可以5足,差2足,优良率为82.5%。结论: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铜板内同定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办法,其治疗明确以及固定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及围术期处理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Sander's II、Ⅲ、Ⅳ型跟骨骨折33例37足进行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内固定方法均采用Y型解剖钢板,2例IV型跟骨骨折采用三关节融合治疗。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yo后足与踝部评分系统。结果:35例39足骨折术后获6~15个月随访,患足功能优32足(82.05%),良7足(18.95%)。切口术后两组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可作为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中药围术期使用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4月~2004年4月,我们治疗42例46侧跟骨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3],对SandersⅡ~Ⅲ型行切开复位加自体髂骨植骨及Y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SandersⅣ型采用保守治疗.经2~36月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尚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伴自体骨植骨治疗Ⅱ~Ⅳ型跟骨骨折51例63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13足,Ⅲ型35足,Ⅳ型15足。术中常规C型臂X光机监测关节面复位情况。术后切口皮瓣下放置皮片引流防止血肿形成。围手术期常规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所有病例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4.5月。结果:术中无重要血管及肌腱损伤,1足腓肠神经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和深部感染,3例发生切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无骨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发生;3足久走及负重时轻疼痛,能忍受,4足遗留慢性疼痛。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优良率88.9%。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技术成熟,直视及X线监视下能有效恢复Brhler's角和G is-sane角,有效植骨及可塑性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是目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随访2004年至2009年,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必要时行自体骨移植治疗11~Ⅳ型跟骨骨折26例共28足。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4足,Ⅲ型12足,Ⅳ型2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hler角和Gissane角,Bro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所有病例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2足,良4足,可2足,优良率90%。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25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SandersⅡ型14例,SandersⅢ型11例,均采用改良外侧"L"形手术切口,手术方式均为钢板内固定,2~3 d后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逐渐负重功能锻炼。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以每足为基数,Ⅱ型骨折优良率为93%,Ⅲ型骨折优良率为81%。总优良率92%。结论:采用改良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SandersⅡ型比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建钢板治疗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的手术早期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改进手术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因跟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的11例患者进行统计,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1例12足中,12足骨折愈合优良,术后未发生或合并有跟骨复位不佳畸形,4例伤口渗液不愈,2例愈合切口裂开,2例钢板外露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其操作方法的细节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改进。手术中采用自体植骨可减少渗出、钢板外露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根据Zwipp分型及Sanders分型对跟骨骨折块区块化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6~54岁,平均48.5岁。其中双侧骨折4例,共手术62足。合并跟骰关节骨折11例。SandersⅡ型17足,Ⅲ型38足,Ⅳ型7足。按Zwipp分型,4部分+1关节14足,4部分+2关节19足,5部分+2关节29足。均行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将跟骨骨折块分为5大区块,以外侧钢板为中心,每一区块保证至少2枚螺钉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22.1个月。术前Bhler’s角平均为-12.05°,Gissane’s角平均为93.12°。术后Bhler's角平均为29.35°,Gissane’s角平均为124.26°。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30例,良19例。AOFAS评分优31例,良14例。结论:结合Zwipp分型及Sanders分型,将跟骨骨折块区块化,从而指导螺钉的固定方式,手术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微创钢板与克氏针治疗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52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采用微创钢板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优良率高达88.46%,同对照组患者的69.23%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微创钢板在治疗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跟骨骨折患者,共40足,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8个月;跟骨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9~20周,无钢板折断、螺钉松动的病例;根据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90~l00分)21足,良(75~89分)14足,可(50~74分)4足,差(50分以下)1足(为Ⅳ型骨折),优良率87.5%。术后伤口渗液3足,裂开感染2足,经换药后愈合,无腓肠皮神经损伤。结论: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