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系列单克隆抗体(McAbs)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研究35例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γ、δ基因重排。结果表明,20例表达不同分化阶段B细胞表面标记,其中18例发生IgH基因重排,8例TCRγ基因重排.2例TCR_δ基因缺失。8例表达不同分化阶段T细胞表面标记,均检测到TCRγ和、或TCR_δ基因重排,无IgH基因重排。3例同时表达T、B细胞表面抗原者均发生IgH和TCRγ基因双重重排。4例缺乏表面抗原表达者中3例发生TCRδ或TCRγ基因重排。2例完全缓解病例经PCR扩增证明存在残留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2.
曹海霞  赵丽  周兰霞  唐艳 《肿瘤》2004,24(4):340-341,368
目的本院1996~2003年诊断明确的175例恶性血液病(包括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进行IgH和TCR γ基因重排实验,以探求恶性血液病与基因重排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175例恶性血液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中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IgH和T细胞受体TCR γ基因重排.结果 43例ALL有21例发生IgH重排,18例发生TCR γ重排,4例IgH和TCR γ都发生重排.27例AML有10例发生IgH重排,13例发生TCR γ重排,4例IgH和TCR γ都发生重排.105例淋巴瘤患者中57例发生IgH重排,29例发生TCR γ重排,19例IgH和TCR γ都发生重排. 结论人类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是阻断在不同分化阶段的恶性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增殖.IgH和TCR γ基因重排的检测为B、T淋巴增殖性疾病提供了克隆标记.但在非淋巴性恶性增殖疾病如ANLL中确实存在系列不保真现象.不仅具有较高的IgH重排,而且还具有较高的TCR γ基因重排.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γ(TCRγ) 排在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的检测意义。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例多发性骨髓瘤(MM)、4例慢性B细胞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CLL)和20例正常人骨髓、周围血和(或)淋巴结中单个核细胞(MNCs)IgH、TCRγ基因重排。结果 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在淋巴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检出阳性率为92.6%(50/54),在NHL为84.0%(21/25),在ALL为100%(15/15)。IgH重排在T-NHL和B-NHL中阳性率分别为20.2%(2/10)和86.7%(13/15),TCRγ是排在T-NHL和B-NHL中分别为80.0%(8/10)和53.3%(8/15)。22例NHL患者骨髓形态学检查阳性率50.0%(11/22),基因检测阳性率81.8%(18/2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10例MM和4例B-CLL均检出IgH重排。20例正常人未检测出克隆性IgH、TCRγ基因重排。结论 IhG、TCRγ基因重排检测可用于NHL、ALL、MM和CLL等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判断NHL的早期骨髓浸润和临床预后。TCRγ、IgH基因重排在T、B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之间有交叉性。  相似文献   

4.
检测IgH和TCR γ基因重排对NHL分期参考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IgH和TCR γ基因重排为标志对NHL患者临床分期的参考价值。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限制性酶谱分析患者骨髓和淋巴结细胞DNA IgH和TCR γ基因重排的克隆性。结果:形态学无骨髓浸润的23例NHL患者发现6例(26.1%)具单克隆基因重排。结论:IgH和TCR γ基因重排作为分子标志对形态学检查不能确认骨髓浸润的NHL患者的分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urvivin mRN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1例NH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中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1例NHL患者骨髓及7例术后实体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survivin mRNA的表达,12例正常骨髓作为正常对照。骨髓常规检查21例NHL患者淋巴瘤细胞骨髓浸润情况。结果克隆性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在21例NHL患者中检出率为71.4%(15/21),其中IgH为52.4%(11/21),TCRγ为47.6%(10/21)。21例NHL患者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为81.0%(17/21),7例术后实体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仅有1例为弱阳性,12例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不表达survivin mRNA。21例NHL患者骨髓常规检查的阳性率为19.0%(4/21)。其中,1例survivin mRNA检测阴性患者,克隆性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阳性,而3例克隆性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阴性患者,survivin mRNA检测阳性,其余病例均同时阴性或阳性。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阳性与survivin mRNA表达存在正相关性。结论survivin mRNA在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检测也可作为诊断微小残留病变及骨髓侵犯的辅助指标。而survivin mRNA表达与淋巴瘤患者疗效及生存预后关系尚待进一步累积病例及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在淋巴瘤穿刺标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IgH、T细胞受体γ链(Tcellreceptorγchain,TCRγ)和bcl-2/IgH融合基因(bcl-2/IgH)重排基因为分子标志,分别应用一步法、巢式及半巢式多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0例细针穿刺活检标本(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克隆性基因重排。其中实验组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5例,对照组15例,其中霍奇金病(HD)4例,转移癌5例,反应性增生6例。结果实验组中3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中2例bcl-2/IgH主要断裂点(bcl-2/IgHMBR)阳性,1例bcl-2/IgHMBR阴性,但IgH阳性,TCRγ检测均为阴性;1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14例IgH阳性,5例阴性,无1例bcl-2/IgH及TCRγ阳性;3例T-NHL TCRγ均阳性,IgH及bcl-2/IgH均阴性;对照组3个指标检测均阴性。通过3个指标检测NHL总阳性率80%(20/25),假阴性率20%(5/25),无假阳性。结论克隆性基因重排分子检测用于FNAB标本有助于NHL的诊断,但由于存在假阴性可能,应结合细胞形态学,如能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如流式细胞术等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检测cHLIgH和TCRβ基因重排的意义.方法对32例cHL病例石蜡存档切片进行了TCRβ及IgH基因FRⅢ区的重排检测.结果31.3%(10/32)出现IgH基因克隆重排单带,9.1%(3/32)出现TCRβ基因克隆重排单带,其中一例呈双克隆基因重排.结论本研究证实部分cHL可能来源于B细胞,但仍不能除外T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在非霍奇坌淋巴瘤(NH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巢式和混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联合使用IgH 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检测44例B-NHL患者、1例未分型淋巴瘤、15例T-NHL患者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情况。结果:1)采用FR3A引物,44例B-NHL有37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84%:采用FR2A引物,有27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61%:采用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与J区(JHb、JHc)引物,有34、33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77%、75%:结合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总检测率为95%.2)15例T-NHL有4例出现IgH基因重排.而5例LRH未出现IgH基因重排。3)1例免疫纽化未分型的NHL经PCR检测后,明确分型为B细胞性淋巴瘤。结论:联合采用多对引物可提高检测阳性率;IgH基因重排检测对鉴别B细胞淋巴瘤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及T细胞淋巴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原发性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学表型。方法:分析2例肾上腺原发性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采用EnVision^TM进行UCHL-1、CD43、CD3、CD56、TIA-1和LMP-1等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了IgH和TCRγ基因重排检测。结果:2例肿瘤组织形态相近,由浸润性生长的小至中等大的多形性瘤细胞构成,伴炎性反应、坏死和血管侵犯。免疫表型特征为UCHL-1( )、CD56( )和CD3( )。此外还表达TIA1和LMP1。无IgH和TCRγ克隆性重排。结论:原发于肾上腺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罕见,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与典型部位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一致,认识其可与该部位其他小细胞性肿瘤鉴别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杨华  邓飞  肖庆邦  刘华庆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0):1153-1156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巢式和混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联合使用IgH 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jxtures(VH1、VH2、VH3)检测44例B-NHL患者、1例未分型淋巴瘤、15例T-NHL患者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情况.结果1)采用FR3A引物,44例B-NHL有37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84%;采用FR2A引物,有27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61%;采用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与J区(JHb、JHc)引物,有34、33例出现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77%、75%;结合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总检测率为95%.2)15例T-NHL有4例出现IgH基因重排,而5例LRH未出现IgH基因重排.3)1例免疫组化未分型的NHL经PCR检测后,明确分型为B细胞性淋巴瘤.结论联合采用多对引物可提高检测阳性率;IgH基因重排检测对鉴别B细胞淋巴瘤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及T细胞淋巴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