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运危重新生儿4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的运行结果,进一步完善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 [方法]对陕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NICU转运457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转运危重新生儿主要疾病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转运时间与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转运时间越早其治愈率越高. [结论]规范的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及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实施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999年初开始实施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6年来.新生儿转运工作不断发展完善。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8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效果,完善规范转运流程。方法:对成功转运的195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95例危重新生儿实施转运期间无1例死亡,转运途中需要吸氧98例,气管插管12例。195例中治愈好转184例,放弃治疗8例,住院死亡3例。结论: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非常必要,成功转运应有先进的设备、训练有素的转运队伍和畅通的转运流程。  相似文献   

4.
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我院NICU于2002-11省内首家正式启动NETS,至2003-04共转运危重新生儿4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运作9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3年下半年起,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在国内率先成立危重新生儿抢救网络,NICU与附近32家医院建立了有关的业务联系,并配置整套抢救设备前往各基层医院,负责接收和转运危重的新生儿。几年来共接运病儿945人次,占同期总住院病人的63.51%。接运病人中占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和早产儿(共占85.71%)。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与基层医院共同拟定转运标准,然后各医院再根据院况修改转运标准。体会:①开展转运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转运途中的技术保证;②提高转运的治疗成功率需各方面的通力协作,转运前的各种处理同样很重要;③设立区域性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有效,各基层医院应重视危重病人的转运工作;④要提高产科监护技术,大力推广新法复苏,降低窒息发生率;⑤提倡宫内转运到有较高水平的NICU的医院产科分娩对降低早产和窒息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将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生儿急救(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技术水平的日趋成熟,我院至2003年9月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以来,极大地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围生新生儿死亡率。并且与市内多家基层医院产科建立转运网络关系,一年多来已转运危重新生儿11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转运对降低整个区域的新生儿死亡率致关重要.通过完善转运前期人员和急救设备的准备,转运中严密监护,及转运后期与院内急救的紧密衔接,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危重新生儿病死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危重新生儿转运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完善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及改善预后。方法对广东省已开展新生儿转运业务的医院进行问卷调查,从中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部分医院根本不具备开展新生儿转运的能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转运设备及所开展的业务部分不能满足转运业务的开展的需要。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新生儿转运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开展转运业务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大设备的投入,建设一个规范、完善的危重新生儿转运网。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转运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意义(附1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95年7月~12月底转运的164例危重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对新生儿转运的指征、时机以及转运中患儿的处理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在新生儿转运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保暖;③氧疗;④建立静脉通道;⑤放置鼻胃管;③监护生命体征;③紧急情况处理.实践证明,新生儿转运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运前参与区域内危重新生儿转运需做的各项准备。 【方法】 回顾2008-2010年,自北京市上地医院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前准备以及诊断和预后。 【结果】 所有79名患儿均成功转运。 【结论】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可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危重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科学验证新生儿转运网络对降低危重新生儿及婴儿病死率、提高存活率所起的积极作用,从而体现我市卫生系统建立转运网络的重要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济南市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1年来转运的270例新生儿(转运组)与同期来诊未经转运的365名危重新生儿(对照组)在疾病的痊愈率、好转率、未愈率、病死率、住院天数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好转率、未愈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转运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病死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致残率意义重大,对协调本地区各医疗保健单位NICU及PICU资源的利用有积极作用,可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306例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护理,主要包括转运前的准备,转运中的护理,转运后的护理等。方法收集2004年5月~2008年10月从乡镇卫生院转运的危重新生儿306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转运过程中病情稳定290例,恶化有15例,途中死亡1例。结论医护人员成熟的抢救技术,配备齐全的转运设备,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致地观察及熟练、准确地护理患儿是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危重新生儿转运现况,探索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建立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区域新生儿疾病诊疗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探索路径。方法建立上海市宝山区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制定转运标准,构建转运模式。对实施转运2009-2015年7年间的新生儿出生数、转运例数、死亡例数进行统计,分析转运率以及死亡率变化情况。对历年转运的新生儿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疾病谱以及顺位变化。结果 7年间出生新生儿76 664人,转运新生儿3 821例,转运率4.98%。死亡111例,死亡率为1.45‰,2009-2015年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6,P0.05)。转运新生儿疾病谱主要是吸入性肺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及其他疾病。转运疾病顺位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新生儿窒息构成比逐年下降,2009-201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4,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新生儿转运网络,有助于提高区域新生儿疾病抢救水平,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降低新生儿窒息比例,但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尚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4.
李敏 《智慧健康》2022,(33):72-77
目的 分析危重新生儿转运团队的构建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2019年5月本院正式构建危重新生儿转运团队,在此前后各抽取50例危重新生儿,在此之前的危重新生儿不进行转运,为对照组,在此之后的危重新生儿进行转运,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危重新生儿转院团队,并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效缩短新生儿的住院时间,提升家长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新生儿低体温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做好新生儿危重症转运系统实施中的管理及护理程序.方法 对实施转运的390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0例危重患儿转运过程中无一例死亡.其转归与转运时间相关,6小时以内转运201例(51.54%),治愈175例,治愈率为87.06%,随着转运时间的延长,治愈率逐渐降低.结论 转运前的正确处理及转运中的监测护理是保证转运成功的关键,转运的时间与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陆路长途转运258例危重症新生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进一步做好并推广危重症新生儿转运工作.方法 对2008年8月~2009年2月经长途成功转运的258例危重症新生儿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258例危重症新生儿转运过程中无一死亡,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其中221例(85.66%)痊愈出院,8例放弃治疗,15例签字自动出院,14例病情危重死亡.结论 危重症新生儿长途转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地降低危重症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危重症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李薇  王新立 《中国校医》2008,22(5):553-554
目的探讨急救转运网络对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降低围产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1月~2008年7月由徐州市急救医疗中心新生儿转运系统转运至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2 195例危重新生儿的病种、转运指征和时机、危重评分以及转归进行分析。3、6个月龄时随访,进行婴幼儿神经系统检查评估分析。结果转运病例中主要疾病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后抢救成功率94.12%,病死率2.64%,放弃治疗率3.24%。结论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的运作,能有效改善转运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运作10年的远期效果随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远期治疗效果, 更好地优化转运网络和转运手段。方法: 对10年来该院转运的危重新生儿进行大规模的远期随访(共计2 285例, 占转运的患儿人数的49 .41% ), 采用丹佛智力发育量表(DDST)、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DPOAE) 和听性脑干反应(ABR) 对随访儿进行智力、体格发育评估。结果: 绝大部分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生长发育正常。在确诊听力障碍的患儿中, 重度窒息3名, 重度HIE6名, 早产儿3名; 出现智力发育障碍69名患儿均有重度窒息, 中、重度HIE病史。对智力发育障碍婴儿全部由该院儿童保健科和神经康复专科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总异常率由3个月时的14. 52%下降到2岁时的3 .27%, P<0 .01,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规范的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运作大大改善了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必须在转运过程中尽快稳定病情, 出院后认真进行随访工作, 对随访中存在体格、智力发育障碍的患儿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建立区域性新生儿急救转运系统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2003年4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先后与湖北省内100余家医疗保健机构建立了危重新生儿转运协作关系,并配置整套新生儿急救转运系统,负责接收和转运危重新生儿,通过临床指导、信息交流、结果反馈等手段与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结果 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6年共转运新生儿4136例,占同期总住院病人的26.3%,转运病人中占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早产、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共占67.8%,转运途中无死亡。转运系统逐步完善,辐射地区不断扩大,救治能力快速提高,转运数量迅猛增加。结论在区域内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大大提高了区域内危重新生儿诊治水平及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湖北省新生儿病死率及伤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