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剂量应用于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8例,将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大剂量和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h血糖水平(PBG)和酮体转阴时间相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在血糖控制和酮体转阴时间方面与大剂量胰岛素的治疗效果相近,且患者不易出现低血糖症状,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分别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两组常规用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观察组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对照组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观察组未出现低血糖事件,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20.00%,P <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张琴 《北方药学》2014,(10):28-29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对于原发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划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口服瑞格列奈,对照组服用格列齐特片,比较两组8周以后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用药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前血糖指数无任何差异(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瑞格列奈治疗原发性糖尿病,具有控制血糖的作用,然而瑞格列奈能够有效控制低血糖的出现、安全性能高。本文作者认为瑞格列奈治疗原发性糖尿病的疗效优于格列齐特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CSII)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次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MSII),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达到理想血糖控制效果所需的时间及胰岛素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安全性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使用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赖脯胰岛素(诺和锐30)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7%(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输注赖脯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探讨格列齐特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给予格列齐特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FPG均有所改善,实验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血脂四项均有改善,实验组甘油三酯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格列齐特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用格列齐特治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双盲法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在标准水平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更快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降低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控制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到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格列齐特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低血糖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PG、2hPG、HbA_1c、FIN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的FINS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FPG、2hPG、HbA1c比较,P> 0.05。观察组低血糖反应1例(1.81%),对照组低血压反应5例(9.09%),两组比较,P <0.05。结论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在控制血糖方面与单用格列齐特治疗相似,但在减少低血糖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针对持续质量改进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所接收的82例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管理低血糖,给予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低血糖,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在透析开始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2h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透析结束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低血糖,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减少低血糖出现概率,保证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实践~([1])。  相似文献   

10.
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34例均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0.5g,1次/d,治疗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30 mg/d;对照组给予优降糖2.5 mg/d,疗程均为12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安全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齐特缓释片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优降糖组.结论 格列齐特缓释片能有效地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和GHbA 1C水平,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有良好安全性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在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药物安全性。方法 8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口服二甲双胍片方法控制血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12周,观察并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定量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下降46.8%、52.9%、34.6%,对照组较治疗前下降37.6%、46.1%、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肝肾损害,观察组出现3例(8.5%)低血糖症状者,药物减量后耐受。结论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与二甲双胍片较之单独服用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效果更为明显,并要根据个体差异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2.
张盈 《海峡药学》2013,(8):115-1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1日500mg、格列齐特1日30mg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MI指数、TC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HDL-C明显增高(P均<0.05);两组治疗后FBG明显下降(P<0.01),ISI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3例低血糖事件。结论二甲双胍降糖效果理想,较格列齐特可更显著改善血脂和BMI指数,可作为T2DM的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11 月至2011 年11 月2 型糖尿病患者80 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和格列美脲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控制血糖过程中血糖波动小,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血糖波动小,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小儿1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小儿1型糖尿病患者合计102例,结合患者相关临床诊断资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实验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治疗满意率、算症酸中毒、严重低血糖等临床指标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用量、平均注射疼痛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 <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胰岛素泵对小儿1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效果极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随机抽取的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低血糖情况差异。结果在低血糖发生率上,观察组为3.75%,对照组为21.2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状况,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陈耀雄 《北方药学》2020,(1):148-149
目的:采用甘精胰岛素+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探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分别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格列齐特治疗,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显示明显差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bA1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格列齐特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维持血糖稳定性,避免发生低血糖,凸显临床疗效,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近2年来就诊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服用格列吡嗪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诺和灵30R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治疗,对比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GB)、餐后2 h血糖(2hGB)、睡前血糖(PG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是16.7%和31.2%,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更优于注射诺和灵30R联合口服格列吡嗪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6,(1):208-209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均在控制饮食和坚持适当体育锻炼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均给予瑞格列奈片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及Hb 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FPG值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2 h PG及Hb 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为15.38%(χ2=7.081,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且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27):3761-3763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入组前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 g,口服,3次/日,连用4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继续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 g,口服,3次/日,连用2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片5 mg,口服,1次/日,连用24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FPG、Hb A1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较单用二甲双胍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可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泛发性湿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3.75%,复发率分别为28.13%和6.25%,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18.7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泛发性湿疹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