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眼病的疗效。方法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治疗33例(34眼)缺血性眼病,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改变。结果10例由0.10~0.40(治疗前)升至0.60~1.20;23例指数、光感(治疗前)中22例升至0.05~0.50,1例视力无改变。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眼病可有效提高其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眼病的疗效。方法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治疗33例(34眼)缺血性眼病,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改变。结果10例由0.10~0.40(治疗前)升至0.60~1.20;23例指数、光感(治疗前)中22例升至0.05~0.50,1例视力无改变。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眼病可有效提高其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治疗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关颅CT确诊为脑梗塞患者58例,其中29例采用电刺激小脑者为治疗组;另外29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P>0.01,差异显著。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塞,能明显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的黏附,提高脑血流量,从而改善梗塞病灶的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48例为观察研究对象,均合并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针对性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4例,观察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指导临床诊治这一疾病的治疗实践。结果针对性综合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狭窄程度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在针对性综合治疗后,脑梗死患者症状及预后显著改善,为治疗提供了明确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道家认知疗法对防治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连续8周。入院1周内(干预前)和8周后(干预后)进行MMSE评分与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干预后对照组MMSE中记忆力、计算能力和回忆能力评分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述3项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痴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大脑血流速度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脑的血供,提高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刺激加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2天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刺激加电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于治疗的第1、7、14天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加电针治疗能更加明显地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8-04~2010-03共收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80例,现将疗效观察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4~76岁,发病3 d以内入院。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及头颅CT检查,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2)岁。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2)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伴发疾病、既往史和神经功能状态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常规应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运动疗法,治疗时间28~35 d,平均30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1周后,加小脑顶核电刺激及肢体电刺激,6次/周,治疗时间28~35 d,平均30 d。1.2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冶疗。治疗组于发病3~7 d采用洛阳康贝医疗设备公司研制并生产的CNC-3 II超反射脑磁治疗仪进行小脑顶核电刺激和肌电刺激治疗,乳突电极安置于患者两侧耳后乳突处并固定,强度为2—5(患者能耐受)。肢体电极安置:(1)患侧上肢冈上肌和斜方肌肌腹上。(2)患侧下肢胫骨前肌肌腱上。强度均为3—6(以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8.
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舒适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舒适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后针对腰背及肢体疼痛、精神紧张甚至恐惧、睡眠障碍主要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抑郁焦虑、腰背和肢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舒适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梗死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有梗死的脑梗死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口服养血清脑颗粒4g,每日3次。同时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1次;对照组40例,只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以口服肠溶阿司匹灵片作为基础治疗。进行双盲对照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的有效率(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脑梗死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穴位针刺联合冷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穴位联合冷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穴位联合冷刺激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吞咽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穴位联合冷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