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43-14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高龄初产妇产后抑郁失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52例高龄产后抑郁失眠产妇,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予产后一般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措施,分别在护理前及护理2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采用SF-36量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职能(RE)、心理健康(MH)]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两组子宫复旧情况。结果护理2周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t≥2.13,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t=6.12、5.57,P均0.05)。护理2周后SF-36量表各维度PF、RP、BP、GH、VT、SF、RE、M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2.24,P均0.05),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t=4.43、4.60、5.96、10.24、5.31、4.47、8.32、6.01,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χ~2=10.18,P0.05)。护理1周及2周后两组子宫三径之和均显著降低(t≥6.19,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t=7.53、10.87,P0.05)。护理2周后两组PSQI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t=23.47、17.38,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t=8.30,P均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高龄初产妇产后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子宫复旧,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指导结合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情绪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实施剖宫产的初产妇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在术后第1天(干预前)、术后1月(干预后),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和焦虑、抑郁的发病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指导结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剖宫产后产妇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方法对产妇产后抑郁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晋源区晋祠镇中心卫生院分娩后发生产后抑郁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加多种心理干预措施,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651,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缓解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82,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抑郁症状,对产妇顺利、安全度过产褥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妇精神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探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产科的1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75,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75,全面护理干预),记录产妇产后的出血、分娩方式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干预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剖宫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自然组(P0.05),产后出血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产后无出血组(P0.05),产妇的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影响较大。结论:予以产妇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了产妇的出血量,减轻了自然分娩产妇的恐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方芳  孙延霞  高华  杨传华  路红 《当代医学》2011,17(25):137-138
目的分析产后患者抑郁心理,探讨针对抑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与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5月~2010年10月的2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例)和对照组(n=140例)。对两组产妇进行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分析产生抑郁的有关因素,同时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280例产后患者,发生产后抑郁162例,发生率57.86%;焦虑135例,发生率48.21%;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均出现。不同的生育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及年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结论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不同的生育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及年龄,而实施综合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产妇在产褥期的抑郁情绪,顺利度过情绪的脆弱阶段,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人文化心理护理在轻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2010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2例轻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文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H、VT、RP、PF、MH、BP、RE、SF等8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烧伤患者应用人文化心理护理可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手术的1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模式。2组出院后随访干预6个月,每月1次。比较2组产妇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护理积极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剖宫产产妇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产妇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环境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的护理积极性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可减少剖宫产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剖宫产产后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产妇护理积极性及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田翠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169-3171
目的:分析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对女性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围生期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比较2组产妇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产后负面情绪评分及产后抑郁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产妇状态良好率、新生儿状态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汉密尔顿郁抑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生期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增加产妇的顺产率,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结局,减轻产后的负面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54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综合干预组实施产前、产时和产后综合干预方法,评价两组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在产前1周、产后1周以及产后6周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对照组EPDS、SAS评分产后6周明显高于产前1周(P〈0.05),干预组产后6周EPDS评分明显低于产前1周时(P〈0.05);组间比较,产后1周及产后6周时两组产妇EPDS、SA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两组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对改善产后抑郁情绪及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可产生积极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剖宫产产妇焦虑抑郁症状及改善分娩结局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收住的16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2例产妇行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7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治疗组剖宫产产妇的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常会使产妇产生心理紧张、焦虑及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产妇焦虑等负性情绪及缓解产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柴亚玲  白根玲  朱雪荣  陈颖 《西部医学》2014,(12):1724-1727
目的 探讨自控静脉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产妇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剖宫产术后产妇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哌替啶肌肉注射镇痛;观察组术后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泵,术后保留36小时,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镇静(Ramsay)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于产妇出院前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对照组Ⅰ级、Ⅱ级疼痛比例均低于观察组(P<0.05或P<0.01),而Ⅲ级、Ⅳ级疼痛比例均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Ramsay评分1分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2分的比例低于观察组(P<0.05),而两组3~6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SAS评分分别为(21.05±4.58)和(11.35±2.16)分(t=4.92,P<0.05),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9±1.3)%和(90.0±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51,均P<0.05).结论 自控静脉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有效缓解了产妇的术后疼痛和焦虑,在密切的护理监护措施和护理干预下,有效预防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剖宫产术后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B-Lynch缝合术对预防有高危因素存在时剖宫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存在的患者,79例为研究组,在术中同时行预防性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统计我院2007年9月~2008年8月间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存在的剖宫产93例,未行预防性子宫B-Lynch缝合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子宫切除例数等。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子宫切除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B-Lynch缝合术可用于预防有高危因素存在的剖宫产后出血,且不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产后出血和降低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1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娩方式和产妇年龄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大于阴道分娩出血量(P〈0.05),产妇年龄与产后出血相关(r=0.365,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和选择适宜时机的剖宫产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量,选择最佳生育年龄能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十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叫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同期收集正常孕妇的资料进行对比,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影响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异位妊娠组平均年龄为(32.35±6.61)岁,正常孕妇组平均年龄为(26.18±8.10)岁,异位妊娠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t=7.85,P〈0.05);异位妊娠组焦虑得分为(11.18±1.94)分,正常组焦虑得分为(8.24±1.47)分,异位妊娠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t=6.97,P〈0.05);对两组焦虑发生率比较,异位妊娠组心理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x^2=31.20,P〈0.05);对两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异位妊娠组在躯体化因子(t=4.16,P〈0.05)、强迫症状因子(t=3.95,P〈0.05)、人际关系闪子(t=4.08,P〈0.05)、抑郁因子(t=4.15,P〈0.05)、焦虑网子(t=3.84,P〈0.05)、其他因子(t=3.82,P〈0.05)、总分(t=8.15,P〈0.05)等方面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症状,需要积极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陪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产妇3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但对照组日常生活护理由家属完成,而实验组日常生活护理由医院护士完成达到无陪护的效果。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前1天和术后第6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前1天SAS评分与对照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6天实验组产妇SAS评分(45.98±1.94)显著低于对照组(49.15±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术前1天SDS评分与对照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6天实验组产妇SDS评分(46.15±2.25)显著低于对照组(51.74±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无陪护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利于提高产妇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障碍( mood disorder )及产后出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0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产科分娩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3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SDS、S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观察组产妇满意度98.11%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情绪障碍状况,减少初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田硕  吴军玲  曹琳琳 《中国医药导报》2012,(33):150-151,15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产后康复仪治疗对乳房肿胀、乳汁分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对照组接受产后常规护理及产后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干预组除了接受对照组给的措施之外,产妇还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初次泌乳时间、乳汁分泌量情况及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150例研究对象完成本研究,干预组初次泌乳时间(15.30±12.28)d与对照组(27.40±18.36)d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4、48和72 h干预组乳汁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后42 d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配合产后康复仪是一种有效的增加乳汁分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初产妇120例,按照选择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每组各60例。检测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带血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水平。结果剖宫分娩的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并无显著影响(P〉0.05)。剖宫产组IgA、CRP水平显著高于阴道分娩(P〈0.05),而IgG、IgM水平则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且剖宫产男性新生儿IgA和IgM水平明显低于女性新生儿,IgG水平则高于女性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明显的影响,但剖宫产术可导致产后出血率增加并降低新生儿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林燕芬 《吉林医学》2014,(16):172-17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产检并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产后抑郁的出现,效果明显,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8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均采用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加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结果流产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抑郁、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及巨大儿均与产后出血有关(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改善产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