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调神解郁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论证调神解郁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基本法则.方法 根据中医文献记载及运用调神解郁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来进行论证.结果 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关键在于"神不使",恶性肿瘤的病机主要体现在"气机失畅",调神解郁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关键.结论 运用调神解郁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医对于肿瘤的治疗大多从虚、痰、瘀、血、毒入手,以扶正固本、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等为治则治法,极少用到温阳解郁。认为抑郁是肿瘤病机的关键,抑郁阳虚是肿瘤病机的主要特点,五脏六腑之郁都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临床上在以温阳解郁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应用温阳与解郁并用、身心同调的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3.
"调神解郁"观是陈熠在深入研究《内经》《类经》等有关"神"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实践,并融合诸家学术精髓而形成的以诊治恶性肿瘤为主的学术思想。其核心内容包括:"神"是生命健康活动的体现,是人体防病、抗病、康复能力的主宰;恶性肿瘤的病机主要是"气机失畅";"神不使"是恶性肿瘤发病的关键;"调神解郁"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大法,也是提高疑难病症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陈熠创制经验方"调神解郁汤"治疗恶性肿瘤及疑难病症,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调神解郁"是陈熠老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参考历代医家理论,逐渐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癌症等恶性疾病的临证心法。陈熠老师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关键在于"神不使",恶性肿瘤的病机主要体现在"气机失畅","调神解郁"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关键。陈师还强调医患结合,从而使机体达到"神使"的状态,使人体真正能够抑制癌细胞,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带病延年,提高生命质量,最后真正战胜癌症。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但诊断时80%以上的肝癌患者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陈熠老师在临床上运用"调神解郁"法治疗肝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晁盼 《国医论坛》2012,27(5):41-42
陈熠老师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辨治肿瘤方面主张"调神解郁"。笔者将这一思想运用于妇科宫颈癌的防治中,收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1"调神解郁"思想简析及在治疗宫颈癌中的应用陈师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人的一  相似文献   

6.
陈熠主任医师致力于中医肿瘤、内科临床及研究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医患结合、调神解郁"治疗恶性肿瘤,收效甚丰.笔者有幸侍诊师侧,受益匪浅.现就陈师运用"医患结合、调神解郁"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神解郁汤结合头皮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病例20例,予中药调神解郁汤结合头皮针针刺治疗,28 d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5%,HAMD平均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结论:调神解郁汤结合头皮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神解郁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青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用调神解郁法针刺头针取额中线,双侧额旁2线;双侧肝腧穴,针刺1次/d,15次为一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治疗效果:5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2.73%。结论:调神解郁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青年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临证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希胜主任医师认为“虚、瘀、结、毒”为肿瘤病机的关键,注重“扶、固、化、调”法在肿瘤临证中的应用,疗效卓著,现略述其要以佐之。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围绕肿瘤的系统,肿瘤微环境主要通过局部免疫抑制为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提供庇护,并为肿瘤的生长提供适当的环境,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转移。"癌毒"学说是由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通过对肿瘤病因病机的深入研究提出的肿瘤病机理论,在正虚的前提下,"癌毒"与体内的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互为因果兼夹为病。二者在肿瘤病机阐释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中医药对肿瘤疗效确切,但其具体机理扔有待进一步探索,通过对"癌毒"与肿瘤微环境两者间的分析讨论,或许可以为中医肿瘤病机提供新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从脾胃论治肿瘤的研究文献,从顾护脾胃疗法之理论渊源、肿瘤之中医病因病机、顾护脾胃对肿瘤患者之重要性及临床用药方面阐述顾护脾胃疗法在肿瘤病治疗中的作用,为肿瘤病的治疗开拓新思路,丰富其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调神解郁汤"结合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调神解郁汤"结合头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西酞普兰(喜太乐)。所有患者均进行中风的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进行HAMD(24项)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解郁汤"结合头针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神解郁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2组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调神解郁法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24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HAMD-24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神解郁法针刺治疗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4.
倪金霞认为形质失调是抑郁症的发病基础,脑神失用是抑郁症的主要病机;在"形神合一"理论指导下,针灸治疗抑郁症可采取治神以调形,调形以安神的治疗原则。治神包括医患治"神"、以"神"治"神",神治则形全;调形应注重调畅气机,并且应依据疾病的虚实偏颇辨证施治,形调则神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解郁调神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利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两组,以解郁调神汤治疗抑郁症31例为中药组,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30例为西药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周时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中医症状辨证量评定药物疗效,用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解郁调神汤对抑郁症治疗有效,总有效率83.9%,与马普替林(80.0%)相当(P>0.05);解郁调神汤与马普替林治疗后HAMD、SDS和SAS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解郁调神汤的Asberg副反应量表分数明显低于马普替林(P<0.05)。结论:解郁调神汤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与马普替林相当,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马普替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神解郁汤结合头皮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调神解郁汤结合头皮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百忧解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HAMD平均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结论:调神解郁汤结合头皮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石学敏院士从"百病始生,皆源于神,凡刺之法,必先治神"的整体观念论治特发性震颤,治疗以神为本,注重对"神"的调节,提出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新方案。石院士认为本病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病机为窍闭神妄,阳缓阴急,致使经筋拘挛弛纵,诱发颤证。治疗应醒神开窍,安神定志,调和阴阳,并强调"醒神、调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学术思想。石学敏院士重视手法的运用和针刺手法量效关系,在其从医数十载的临床治疗中发现,神机异常是百病始生的关键。通过"醒神、调神、安神",在改善特发性震颤患者不自主运动方面均显现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6):736-737
目的:观察调神解郁益肾汤联合开天门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确诊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调神解郁益肾汤联合开天门治疗,对照组口服百乐眠胶囊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SQI积分为(8.13±2.36)分,对照组为(8.86±2.7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解郁益肾汤联合开天门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安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对更年期抑郁症的认识及其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临床研究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是肾虚肝郁为本,痰浊蒙神为标,治疗上应遵循"治病必求于本",以滋肾疏肝,理气解郁,化痰醒神为治疗原则,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似文献   

20.
肿瘤病机研究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玉龙  苗艳艳 《新中医》2007,39(4):91-92
近年来,中医防治肿瘤的经验和独特理论越来越受世人关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机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中医肿瘤病机理论研究并没有重大突破,这不可避免地限制了中医药防治肿瘤疗效的提高和防治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因此,肿瘤病机研究是中医肿瘤学研究的关键内容,对中医肿瘤病机理论本身进行探讨是肿瘤病机研究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