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医务界的重视,因此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扩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们通过对200例手术病人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 对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 无论是大小手术,手术在病人的肉体上、心理上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刺激,我们对200例手术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分析,发现病人在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存在着较多复杂的心理活动,顾虑、紧张、害怕是手术前突出的情绪障碍。而持续疼痛和忧郁是手术后病人主要情绪变化。病人由于手术刺激,改变…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紧张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人的康复不仅仅是身体的康复,同时还包括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因此,如何使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与护理,是医务人员面临的新问题。由于透析治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病人治疗的同时,迫切需要了解有关信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紧张来源的差异,采用相应的心理治疗与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存质量。笔者调查了我院慢性肾衰透析患者76例,探讨本地区透析患者的主要心理紧张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前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面对我们服务的对象病人,疾病会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一个新入院的病人,因为对医院的环境不适应,生活不习惯或疼痛的困扰以及对疾病知识不够了解,必须会产生心理上的担忧,从而影响食欲、睡眠等。尤其产科病人,对分娩过程的知识缺乏,害怕疼痛及阴道出血而紧张,恐惧。因此我们对新入院病人的心理要了解、观察、沟通,因人施护,使病人在入院时心态达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剧烈的胸痛、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等严重的临床表现,可使病人产生情绪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要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让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必要的。从1998年-2003年,我科共收治AMI患者75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有关心理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浅谈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根据病人术前心理反应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恐惧、焦虑和紧张心理,使病人可以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6.
对鼻出血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906-1907
鼻出血是常见临床症状之一,由于其反复出血不止、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后局部疼痛,呼吸不畅等原因,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影响疾病的恢复。为此,笔者对126例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常因看到自己呕出或便出的大量血及入院后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不安心理。这样的病人,不仅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而且还会因紧张,不安心理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使胃酸分泌增多,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而加重出血或反复出血。所以,加强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是不可缺少的护理手段。现将2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门诊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英  任泽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44-2344
门诊手术多为择期性小手术,根据多年来临床观察发现90%的病人对手术存在着焦虑、紧张、恐惧、疑惑等心理,为了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强手术的信心,护士必须在术前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耐心解释,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好急诊病人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启纯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84-1584
近10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抢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诊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急诊病人面临生命威胁或肢体残缺,其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助于转危为安,早日康复。否则,在病人心理高度紧张之时加上抢救时的各种恶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急诊病人除采取一般急诊护理常规外,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会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肿瘤病人化疗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主要手段,对一些恶性肿瘤可以取得根治性疗效或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药物的毒副作用大,病人在遭受癌症折磨时还要忍受化疗带来的痛苦,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陷人紧张、悲观之中,往往不愿继续治疗,这些情绪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和监视,促使病情恶化。培养病人的良好情绪,配合化疗进行,是护理癌症病人的当务之急,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甲亢手术病人心理紧张因素及提出护理对策,使甲亢病人能顺利接受手术,减少危象的发生.方法通过回顾、分析问卷调查103例甲亢术后患者,了解术前、术后患者的情况,紧张因素,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03例病人手术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害怕心理及紧张情绪,主要的紧张因素分别有四个方面,手术安全的危机感,手术后复发的危机感,手术后引起美容体形方面改变的危机感,手术后担心婚姻家庭的危机感.结论临床护理对策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紧张因素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降低病人因甲亢手术而引起的心理紧张.  相似文献   

12.
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工作繁杂,紧急情况多,病人的病情变化多端。护士对突发事件惊慌,不能坦然自如,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影响到急救效果。这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得得心应手,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在繁忙的抢救工作中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特点掌握其心理变化,变病人被动救治为主动配合治疗。笔者多年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上除采取紧急而有效的抢救措施外 ,还要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 ,采取相应的心理指导 ,这对恢复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 紧张与恐惧心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发病时濒临死亡的体验致使病人极度紧张 ,容易造成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加重心脏负荷而影响抢救及治疗。再者监护室的紧张气氛 ,各种导管对身体的限制都可以使病人恐惧不安。此时护理人员要分秒必争 ,在抢救时动作轻柔 ,忙而不乱。如条件许可 ,可向病人介绍监护室的基本情况 ,让病人明白仪器是为监测病情而备用 ,我们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进…  相似文献   

14.
鼻出血病人心理及护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临床中,病人常出现紧张、恐惧情绪,影响了该病的治疗,甚至加剧了病情的发展。从事护理工作数年来,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体会到对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介绍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脊柱手术导尿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全程对脊柱手术导尿病人的护理措施。结果:大部分脊柱手术导尿病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有效率有明显差异性。结论:对脊柱手术导尿病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  相似文献   

16.
浅谈急诊手术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由于各种突发事件致使病人受伤而急需手术的病人,因为没有思想准备,心理上受到很大刺激,难以接受致伤和急需手术的现实.普遍存在着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对待这样的病人,做为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有针对性地做好其心理护理,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早日恢复身心健康。以下就本人在手术室多年的护理观察,分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做好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阑尾切除术属急诊手术,患者对医院环境制度不了解,有陌生感。对手术情况不了解,有恐惧、紧张等心理。护士应主动与病人亲切交谈,缩短护患距离,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安全感。并在交谈中简单介绍手术方法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使患者在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18.
病人踏进注射室时,不同程度上都有一种“惧怕”打针的这一共同特点,由此而造成晕针,甚至出现休克(精神过度紧张)。因此,做好注射室病人心理护理十分重要。现就我院注射室护士针对病人上述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体会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病人易出现严重的紧张、焦虑、担心、恐惧甚至悲观绝望等心理反应,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针对我院42例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Miles术)患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重,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