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3):2115
 利拉鲁肽是一种酰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临床用于2型糖尿病的二线治疗,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但不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文中通过Medline对利拉鲁肽进行文献检索,并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研究、安全性和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清C肽和胰岛素测定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血清中C肽和胰岛素含量测定结果来了解2型糖尿病中糖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2例正常人馒头餐代谢试验用美国[DPC]化学发光测定仪检测C肽和胰岛素。结果2型糖尿病空腹C肽和胰岛素高于正常人(P〈0.05),餐后2h才达到高峰(餐后1h对照组出现峰值),餐后3h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试验组患者胰岛功能存在轻度障碍;测定血C肽可以准确反映胰岛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3.
虽然现在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已不下10种,但都不是很理想。 最近上市的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通过两种肠促胰岛素发挥治疗作用:胰商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这两种激素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促进β细胞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4.
依克那肽(exenatide)是人工合成的肠促胰岛素样类似物,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于2005年4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Byetta。其主要药理作用为增加葡萄糖依赖性分泌;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不适当的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餐后胃动力及分泌功能,延长胃排空;降低食欲,减少食物摄入;增加胰岛素分泌主基因表达;进而增加胰岛素生物合成;刺激β细胞增生,抑制β细胞凋亡,从而增加β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5.
王静  刘永煌  熊黎 《贵州医药》2005,29(11):979-981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C肽和血脂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和酶法分别测定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中的胰岛素、C肽和血脂水平,并与10例健康老年人的相应指标作对比,分析其间相关性。结果(1)老年糖尿病组的空腹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C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老年糖尿病组空腹HDL-C及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TG与胰岛素呈明显正相关(r=0.541,P〈0.01),HDL-C与胰岛素明显负相关(r=-0.413,P〈0.05),HDL-C与C肽明显正相关(r=0.374,P〈0.05)。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与胰岛素及C肽均不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高胰岛素低C肽分离现象,并与该人群中血脂代谢紊乱相关,提示胰岛素抵抗和C肽的代谢异常可能是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杜拉鲁肽是一种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临床用于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的治疗;本品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也不能替代胰岛素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杜拉鲁肽的研究文献,从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等方面介绍GLP-1受体激动剂杜拉鲁肽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臻峥 《药学进展》2011,35(7):333-334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系由回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脑肠肽,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基因的转录及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刺激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B细胞凋亡;此外,还可抑制胃排空,减少肠蠕动,故有助于控制食欲,减轻体重。研究表明,GLP-1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动物或患者的血糖水平,其中促进β细胞再生和修复以及增加其细胞数量的作用尤为显著,提示GLP—1具有开发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拉鲁肽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拉鲁肽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临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本文综述利拉鲁肽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与C肽、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洁  张韬威  胡昭宇 《贵州医药》2008,32(11):975-977
目的探讨初诊的2型糖尿病(2-DM)患者体内的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变化以及与血糖、C肽的关系。方法未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初诊2-DM患者27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空腹及早餐后2h血清GLP-1;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空腹及早餐后2h血清C肽;采用氧化酶法检测空腹及早餐后2h血浆血糖。结果两组间空腹及早餐后2hGLP-1、血糖、C肽均存在显著差异。GLP-1与血糖呈负相关,与C肽呈正相关。结论对于初诊2-DM患者来说,内源性GLP-1的分泌是低下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也是低下的,倘若给予一定量的外源性的GLP-1,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就能起到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精氨酸-C肽刺激试验(AST)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J3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CP峰值对选择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5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FPG〉11.1mmol·L-1)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个月,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AST0,2,3,4,5min时血糖(PG)及C肽(CP)分泌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PG、P2hPG、HbA1-C、HOMA-IR、TG、TC、LDLC较治疗前降低(P分别〈0.01,〈0.01,〈0.01,〈0.01,〈0.01,〈0.05,〈0.05);HDL-C、HOMA—IS、FCP及精氨酸刺激后CP分泌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分别〈0.05,〈0.01,〈0.05,〈0.01);FINS及BMI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的糖、脂毒性,能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精氨酸-C肽刺激试验安全、简便,可以反映胰岛口细胞的急性相分泌功能。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于波 《北方药学》2014,(9):84-84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递增,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新型2-型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当前药物研究的一大热点。研究表明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e polypeptide,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s like peptide-1.GLP-1)是人类重要的肠促胰岛素激素,GLP-1和GIP对于保持人体葡萄糖稳态平衡意义重大。目前根据GLP-1和GIP的作用机制研发出胰高血糖素样肽-l类似物和受体激动剂以及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均具有广阔的临床价值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依西纳肽是一种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结构相似的新型多肽类药物,其特点是可与胰脏GLP-1受体结合刺激胰岛素分泌,改变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并从多种其他途径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临床上可用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及其两者并用无效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降血糖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现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依西纳肽的药理作用、药动学及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海峡药学》2014,(7):88-90
肠促胰素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热点。胰高血糖素样肽-1具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胰岛B细胞增殖的生理功能。此外,胰高血糖素样肽。1还具有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和调节脂肪代谢等功能。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体重指数且无低血糖反应,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其长期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
1.传统2型糖尿病治疗观念面临严峻挑战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可分为4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NIDDM)、其他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后者占患者群体的90%以上。目前,  相似文献   

15.
曾梅芳  叶红英  李益明 《上海医药》2010,31(12):535-538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是肠道在食物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刺激下分泌入血的一种肠促胰岛素,进入循环后通过特异性激动GLP-1受体发挥作用,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相似文献   

16.
胰升血糖素样肽一l(GLP一1)作为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有些学者认为GLP一1是继二甲双胍后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又一重要的基础药物0。,发现它与胰岛B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血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和抑制食欲等有关。GLP—l的功能是由胰升血糖素样肽一1受体(GLP一1R)介导的,受体分布的广泛  相似文献   

17.
Ⅱ型糖尿病患者馒头试餐后血糖,胰岛素及C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  林斌 《云南医药》1997,18(1):12-13
Ⅱ型糖尿病患者馒头试餐后血糖、胰岛素及C肽检测张云*薛元明*罗尧生*崔庆华*施珏*林斌**本文报道55例Ⅱ型糖尿病(NIDDM)人进行馒头试餐试验并测定其各时相血糖值与胰岛素、C肽的相应值,了解NIDDM患者在空腹及试餐后各时相胰岛素、C肽的分泌与血...  相似文献   

18.
由于肠降血糖素激动剂和类似物(仅在高血糖状态下)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能力,所以它们作为潜在的抗糖尿病药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开发肠降血糖素的作用以降低伴随许多抗糖尿病治疗的反弹性低血糖的风险。Taspoglutide是一种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有望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除了提高对蛋白酶二肽基肽酶4(DPP4)酶降解的抗力外,临床研究表明它能提高胰岛素水平和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9.
朱大龙 《药品评价》2023,(6):655-660
基础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联合用药是近十年糖尿病注射疗法的重要进展之一。新型降糖药物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Insulin Degludec and Liraglutide Injection,IDegLira)将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与GLP-1RA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两种药物联合,2022年进入中国市场。现依据IDegLira发表的相关循证证据,介绍作用机制、药效/药代动力学,并且从循证医学角度列举在不同2型糖尿病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以帮助临床医生全面了解IDegLira。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住院的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体重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 8例患者的血糖均逐步稳定,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明显改善,体重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约31.25%~53.33%。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可以起到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