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幼儿屈光状态,尽早发现屈光异常,及时排除有关眼病,诊断、治疗弱视.方法 Suresight 筛查仪于自然光线的室内筛查眼保健门诊的20336名6个月~5岁的幼儿屈光状态,对3~5岁屈光异常的287人(574只眼)散瞳验光确诊.结果 40672只眼屈光筛查,屈光异常为17.89%,6月~组屈光异常率最高,占26.06%,随年龄增长,屈光异常有下降趋势,3岁~组稍有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3岁~组筛查仪在仪器测量范围内的屈光筛查异常者中,17.99%确诊为弱视.对筛查仪显示±9.99的57眼散瞳检影均确诊为弱视.多次筛查仪无读数的5例6个月幼儿,4例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1例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结论 Suresight筛查仪适用于儿童眼保健门诊使用,特别是6个月~5岁幼儿的屈光状态观察,筛查仪显示±9.99者要尽早散瞳验光,对多次筛查仪检测无读数者及时做相应的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Suresight自动屈光筛选仪的准确性及合理的使用状态。方法用Suresight自动屈光筛选仪在自然和散瞳状态下检查105例门诊儿童,并与散瞳验光作比较。结果自然和散瞳两种状态下使用Suresight自动屈光筛选仪与散瞳验光结果比较:(1)仪器测量范围内外眼数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屈光类型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相关性检验:球镜度数:自然状态下Suresight自动屈光筛选仪与散瞳检影法检出的结果球镜呈中度正相关(r=0.726),散瞳状态下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814);柱镜度数:自然状态下呈中度正相关(r=0.782),散瞳状态下呈高度正相关(r=0.871)。(4)配对t检验:球镜度数:自然状态下t=8.649,散瞳状态下t=-1.687(P>0.05);柱镜度数:自然状态下t=-0.782,散瞳状态下t=-1.213。结论Suresight自动屈光筛选仪适用于屈光筛查,以自然状态下使用更为合理、方便。  相似文献   

3.
关念  陈浩明  胡志广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237-2239
目的:对仙桃市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进行调查,了解幼儿屈光状态,以发现超出生理范围的屈光异常。方法:横断面研究。对仙桃市幼儿园及散居儿童共12 716例25 432眼6月龄~6岁的学龄前儿童用Suresight屈光筛查仪进行屈光状态筛查,屈光异常的1 581例3 162眼进行散瞳验光确诊。结果:仙桃市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为12.4%,男女童间屈光异常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组间屈光异常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且随年龄增加屈光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类型以单纯远视、复性远视散光为主。Suresight屈光筛查仪显示屈光异常的1 581例3 162眼由专业眼科医师进行散瞳验光确诊弱视261例522眼,占16.5%。结论:仙桃市6月龄~6岁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对屈光异常的儿童应尽早散瞳验光,以及时发现弱视及其他先天性眼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学龄前儿童中筛查屈光不正可行性的探讨,为其在婴幼儿屈光不正筛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寻求一种能简单、方便、可靠、客观反映婴幼儿屈光发育情况的筛查方法。方法对就诊的4~6岁的学龄前儿童共148人次,296眼在自然状态下使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与连用1%阿托品2次/日,5天后检影验光的结果比较。结果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屈光检查的结果中柱镜及其轴向与散瞳验光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柱镜t=0.902,P=0.368;柱镜轴向t=0.935,P=0.350),球镜及等效球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球镜t=2.231,P=0.026;等效球镜t=10.731,P=0.000),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屈光检查的结果球镜及等效球镜比散瞳验光结果轻度偏正,球镜平均0.1759±1.3444D,等效球镜平均0.8679 1.3796D。本文4~6岁的学龄前儿童296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占多数,比例为64.2%。结论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是一种用于学龄前儿童比较可靠的屈光不正的筛查工具。提示它在婴幼儿屈光不正的筛查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山市学龄前儿童斜视和弱视调查情况及解决对策.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市市区及镇区34所幼儿园3~7岁学龄前儿童7291名14582眼进行屈光筛查,对于屈光异常者采用浓度为10g/L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测定儿童的矫正视力,确定弱视.采用检影验光测定屈光性弱视,采用角膜映光法、交替遮盖法等完成斜视的筛查,分析中山市学龄前儿童的斜视、弱视情况.结果:入选的7291名学龄前儿童中有687名屈光异常,异常率为9.42%,236名弱视,检出率为3.24%,13名斜视,检出率为0.18%.3~<5岁及5~7岁年龄段屈光异常、弱视及斜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名弱视中215名屈光不正性弱视,占总弱视的91.10%;13名儿童斜视性弱视,其中8名共同性内斜视,5名共同性外斜视;8名形觉剥夺性弱视,斜视性弱视与形觉剥夺性弱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6名中3~<5岁轻度弱视儿童构成比高于5~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中度和重度弱视儿童构成比低于5~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市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发生率相对较高,应该早期筛查,对于异常儿童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儿童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封市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点,为指导儿童眼保健,降低弱视、近视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至2010年每年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5所幼儿园3~6岁儿童7862名应用美国伟伦Suresight验光仪进行屈光度筛查,屈光异常者进一步常规检查,散瞳验光,明确诊断,综合治疗。结果 (1)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率由2008年13.7%增至2010年16.8%;随年龄增长,异常率增高;男女性别间无差别,但左眼异常率高于右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屈光异常者经复查视力,三个年龄组异常符合率分别为63.1%、68.9%、61.7%,随年龄增长,符合率增加,4~5岁组最高,6岁组下降且最低。(3)共筛查23586人次47172眼,所有儿童动态屈光构成比以远视性为主,占97.8%,近视性、正视、混合散光分别占0.2%、0.2%、1.8%,各年间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别。(4)散瞳验光1733人,确诊弱视1409人占81.3%。弱视屈光类型以远视为主占75.9%,近视、混合散光分别为5.2%、18.9%。3年变化趋势为:远视成分逐年降低,近视有所增加,尤其混合散光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掌握各年龄变化规律和特点,对指导儿童眼保健、儿童眼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普查中,寻求一种客观、快捷、简便、经济适用的有效筛查方法。方法用小瞳检影法进行屈光筛查,对在检影时有逆影动或顺影动〉+3.00DS及两个子午线影动不对称的儿童,视为屈光不正可疑,给l%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日2次,连续3d后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分析屈光状态。结果中度以上的屈光不正(含散光)10只眼,该度数的屈光不正可导致弱视的发生,故弱视的发病率为5.10%。结论小瞳检影法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弱视普查,普查异常者再进一步散瞳检影验光,由于该方法客观、快捷、简便、经济适用,基层人员只要经过培训即可开展应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视力筛查仪在儿童散光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眼散光发生情况,及早发现因散光造成的弱视,为弱视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视力筛查仪对12所幼儿园的8419名学龄前儿童(16838只眼)进行筛查,凡柱镜值±9.99~±1.00DC(包含±1.00DC)定为散光眼,并进一步散瞳做屈光检查.最后将散瞳前视力筛查仪检测到的散光眼与散瞳后用传统视...  相似文献   

9.
Suresight手持验光仪在儿童屈光检查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目的探讨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应用于儿童验光的准确性及其特点,为儿童屈光普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寻找简便可行的验光方法.方法对89例患者(178眼),分别用Suresight手持验光仪进行自然状况下和使用阿托品后验光及散瞳检影验光.结果儿童屈光不正种类以远视性屈光不正为主(82.0%).Suresight手持验光仪与散瞳检影验光相比较,球镜度数:使用阿托品后手持验光仪与散瞳检影法检出的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890);自然状况下手持验光仪与散瞳检影法检出的结果亦有相关性(r=0.591.).柱镜度数:使用阿托品散瞳后手持验光仪与检影法检出的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50),自然状况下手持验光仪与散瞳检影法检出的结果亦呈高度正相关(r=0.910).手持验光仪比检影验光法散光的检出率高,但主要是≤0.75D的低度散光.柱镜轴向:手持验光仪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下与视网膜检影法测定结果比较,轴向差值≤10°者占81.3%,自然状况下与视网膜检影法比较,轴向差值≤10°者占82.7%.结论Suresight手持验光仪对屈光普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6月~6岁儿童双眼屈光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眼卫生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视力发育。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的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选仪,对1466例儿童的双眼进行屈光状态检查,并从性别、年龄、屈光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屈光筛查异常者转眼科进一步诊治。结果 1466例6月~6岁儿童中屈光异常人数503例(1006眼),总异常率为34.31%;男、女童屈光异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426,P>0.05);屈光异常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与母亲视力异常。结论重视儿童视力发育状况,早期屈光筛查,早期干预,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双目屈光筛查仪在4~5岁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中判定屈光性弱视危险因素(ARF)的精确度。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16年9至12月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对4~5岁学龄前儿童使用双目屈光筛查仪进行非散瞳屈光度数筛查及综合性眼科检查。对其中疑似眼部异常儿童及主动接受详细检查的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CR)检查,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双目屈光筛查仪与CR检查屈光度数的差异,并用Bland-Altman法评估二者的一致性。参照美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AAPOS)2013年发布筛查指南中的标准,以CR检查结果判定受试儿童是否具有屈光性ARF,并以此为金标准,评估双目屈光筛查仪以5种常用转诊标准(敏感性标准、Matta/Silbert标准、AAPOS2013标准、阿拉斯加州盲童探索组织2012标准、特异性标准)判定受试儿童屈光性ARF的准确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双目屈光筛查仪判定屈光性ARF的最佳截断值作为最佳转诊标准。结果共有1986名儿童行双目屈光筛查仪检查,年龄(4.57±0.29)岁,包括1084名男童和902名女童。双目屈光筛查仪的检查成功率为99.04%(1967/1986)。共有1892名儿童双目屈光筛查仪检查取得了检测数值,其中1827名(96.56%)儿童可在3次检测内获得可信结果。共有538名儿童接受了CR检查,除外1名被双目屈光筛查仪直接识别为"远视"的儿童后,剩余537名儿童进行了屈光度数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双目屈光筛查仪较CR低估球镜度数[0.75(0.50,1.25)D与1.25(1.00,1.75)D比较;Z=-10.36,P<0.01],高估柱镜度数[-0.50(-0.75,-0.25)D与-0.25(-0.75,0.00)D比较;Z=-11.10,P<0.01],低估等效球镜度数[0.63(0.38,0.88)D与1.00(0.75,1.50)D比较,Z=-13.33,P<0.01]。一致性分析显示,分别有96.28%(517/537)、95.34%(512/537)、96.65%(519/537)儿童的双目屈光筛查仪及CR检测值在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等效球镜度数的95%一致性界限内。CR检查结果显示47名儿童(8.74%)具有屈光性ARF,以此为金标准,双目屈光筛查仪以5种常用转诊标准判定屈光性ARF的敏感度为63.83%~97.87%,特异度为53.36%~97.56%,约登指数为0.51~0.80,阳性预测值为16.73%~74.51%,阴性预测值96.57%~99.62%。ROC曲线计算得出双目屈光筛查仪判定散光性ARF的最佳转诊标准为散光度数>1.38 D。结论双目屈光筛查仪在4~5岁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中判定屈光性ARF的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动态观察婴幼儿的屈光状态并进行分析,寻找儿童视力发育的规律,为早期发现儿童弱视提供有效手段。方法对本院出生的婴幼儿2631名(5262眼)按照6月、1.5~2岁、3岁进行屈光检查,获得各年龄组球镜和柱镜的值的频数分布、均数、标准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岁之前的婴幼儿普遍处于远视状态,合并散光,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和散光的度数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结论通过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的检查结果可以大致了解儿童的屈光状态。2岁左右是发现弱视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resight验光仪筛查婴幼儿屈光的异常标准。方法采用suresight验光仪,对2108名6个月~3岁儿童进行屈光筛查,结合弱视发病率及视力不良情况分析检查结果,探讨Suresight验光仪检查婴幼儿屈光异常的合理判断标准。结果≤1岁婴儿屈光度最简表达式球镜S<-1.00或≥3.00,柱镜绝对值C≥2.00;1~2岁组S<-1.00或≥2.50,柱镜绝对值C≥1.50;2~3岁组S<-1.00或≥2.50,柱镜绝对值C≥1.25DC确定为屈光异常。结论根据婴幼儿屈光发育规律及特点,不同年龄确定不同屈光异常判断标准较合理,可以早期发现婴幼儿屈光异常,为指导儿童眼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丽花  崔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8):1548-1549
目的:观察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婴幼儿屈光筛查中的使用情况。

方法:采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对我院下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3-06/12的836例1 672眼儿童保健婴幼儿进行屈光筛查。

结果:婴幼儿836例1 672眼中屈光异常202眼,可疑38眼,共转诊240眼,转诊率14.35%; 经眼科确诊屈光异常172眼,转诊者屈光异常阳性率71.67%,其中,予以配镜矫正46眼,占筛查人数2.75%,重点监测126眼,占筛查人数7.54%。

结论: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对婴幼儿进行屈光筛查,方便有效,与上属医院眼科配合双向转诊,能够更早监测和干预婴幼儿的视力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码折射系统在学龄前儿童弱视危险因素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数码折射系统对469例10~70月龄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状态及弱视危险因素的筛查,再行眼科常规散瞳验光检查。结果:在检测弱视危险因素包括远视≥+2.75D,近视≥-1.50D,散光≥1.25D,屈光参差≥2.00D,眼位偏斜≥5°,屈光间质混浊≥1.5mm中,数码折射系统对斜视和屈光间质混浊的检出率为100%,对中高度远视的检出率为88.0%,对近视的检出率为93.4%,对散光的检出率为87.5%,对屈光参差的检出率为80.0%。结论:数码折射系统可用于学龄前儿童弱视危险因素的筛查,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儿童眼病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龄前儿童的屈光异常与弱视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屈光检查在学龄前儿童弱视普查中的临床用途。方法应用日本尼康手提全自动检影仪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小瞳孔验光,发现屈光有异常的儿童,再进一步进行散瞳检影验光。结果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主要以远视散光和混合散光为主,近视与近视散光较少。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发病率是7.87%,弱视发病率为4.04%,接近全国其他同类报告(3.83%)。结论儿童弱视屈光普查优于视力普查,准确性高、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小瞳检影法作为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的客观性、实用性、准确性.方法 用小瞳检影法对玉溪市3所幼儿园2~6岁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对在检影时顺影动>+1.50DS、有逆影动或两个子午线影动不对称的儿童,视为屈光不正可疑,对疑有屈光不正的复诊儿童,给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点眼麻痹睫状肌,每5min1次,连续2次后休息60min,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 在受检的936名(1872只眼)儿童中,可疑弱视共28只眼,可疑弱视的患病率为1.50%,斜视13人,斜视的患病率为1.39%,通知复诊72人,实际复诊45人,复诊率为62.5%.结论 小瞳检影法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弱视筛查,尤其是对我省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和不会指认视力的儿童进行弱视筛查.对筛查异常者再进一步散瞳检影验光,确定弱视诊断.由于该方法客观、快捷、简便、经济适用,基层人员只要经过培训即可开展应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HAR-800手持自动验光仪筛查弱视的价值。方法:分析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街道7所托幼机构1027名学龄前儿童屈光检查结果和弱视关系,屈光检查通过HAR-800手持自动验光仪获得。绘制受试者屈光异常和弱视间的工作曲线,计算自动验光仪筛查弱视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其中44例儿童被确诊为弱视。屈光检查筛查弱视的ROC曲线图显示屈光参差、球镜、散光三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89,0.21。屈光参差和球镜可以用作筛查弱视的指标。当屈光参差0.88D或远视在2.5D时作为弱视筛查的标准敏感性分别为77.3%,72.7%;特异性分别99%,98.8%;准确性分别为93.4%,93.3%;Kappa均大于0.4。结论:HAR-800手持验光仪可以用于学龄前儿童弱视的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分析视力与屈光关系。方法对象为幼儿园普查及视光门诊就诊视力低常的〉3~6岁学龄前儿童1000名(1934只眼),进行眼科常规检查,重点包括远近视力,并进行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中屈光不正类型以复性远视散光为主,程度以轻度多见;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远视性弱视占主要部分。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主要为远视类屈光不正,确定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低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不能仅据视力。静态屈光测定是定性视力、确定屈光是否异常的必不可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丁娟  赵堪兴  郑曰忠 《眼科研究》2008,26(4):302-305
目的 以新的筛查标准探讨眼瞬息图像筛查仪(MTI)摄影筛查技术应用于1~2岁儿童弱视危险因素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1~2岁儿童MTI摄影验光结果 与阿托品眼膏散瞳后人工检影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MTI摄影验光技术对弱视危险因素筛查敏感性为92.16%,特异性为65%;对MTI摄影筛查阳性的儿童的屈光状态及斜视进行分析,筛查敏感性最高的为近视,最低的为斜视;特异性最高的为屈光参差,最低的为散光.结论 MTI摄影筛查技术作为摄影验光法在幼儿弱视危险因素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亦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