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 比较氟西汀和氯丙咪嗪分别合并氯硝安定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合并氯硝安定治疗的 60例强迫症患者分为氟西汀组与氯丙咪嗪组 ,每组 3 0例进行对照分析。采用Yale Brown强迫量表 (Y BOCS)、副反应量表 (TES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氟西汀组与氯丙咪嗪组的疗效相似 (P >0 .0 5 ) ,两组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氟西汀组副反应较氯丙咪嗪组少且轻 (P <0 .0 5 )。结论 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合并氯硝安定治疗强迫症均有肯定疗效 ,治疗时可适当合并氯硝安定治疗。氟西汀组副反应较少 ,应首选  相似文献   

2.
瑞波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伴焦虑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桂连  林怀洁 《河北医学》2008,14(9):1036-1039
目的:比较瑞波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11例抑郁症分为两组。瑞波西汀组56例,口服瑞波西汀8~12mg,2次/日;氯丙咪嗪组55例,口服氯丙咪嗪100~200mg,2次/日;均6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抑郁症状的治疗,瑞波西汀组显效率73.2%,氯丙咪嗪组显效率67.3%,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焦虑症状的治疗,瑞波西汀组显效率78.8%。氯丙咪嗪组显效率43.6%,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整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当。结论:瑞波西汀与氯丙咪嗪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抗焦虑作用瑞波西汀优于氯丙咪嗪。  相似文献   

3.
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老年期抑郁症病例60例,随机分为氟西汀组(30例)和氯丙咪嗪组(30例)。分别用氟西汀20-40mg/日,氯丙咪嗪50-200mg/日,治疗观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氟西汀与氯丙咪嗪疗效相当,没有严重副反应。结论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秦天星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2):743-744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老年期抑郁症病例60例,随机分为氟西汀组(30例)和氯丙咪嗪组(30例)。分别用氟西汀20-40mg/日,氯丙咪嗪50~150mg/日,治疗观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氟西汀与氯丙咪嗪疗效相当,没有严重副反应。结论: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48例强迫症患者分为2组,分别以氟西汀或氯丙咪嗪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氟西汀比氯丙咪嗪见效明显较早,两组Y-BOCS分差异不大.结论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略优于氯丙咪嗪,但起效快、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用国产氟西汀与丙咪嗪随机双盲对照治疗抑郁症,氟西汀12例、丙咪嗪11例。结果发现氟西汀组显效率83%,丙咪嗪组55%,但统计学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氟西汀组副反应较丙咪嗪组少且较轻微。故氟西汀的临床应用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7.
用国产氟西汀与丙咪嗪随机双盲对照治疗抑郁症,氟西汀12例、丙咪嗪11例。结果发现氟西汀组显效率83%,丙咪嗪组55%,但统计学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氟西汀组副反应较丙咪嗪组少且较轻微。故氟西汀的临床应用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探讨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副作用差异。方法:收集9篇主要在国内精神科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关于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对照研究的文章,取其研究结果作Meta分析。结果:氟西汀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综合检验Z1=29.16,P<0.01,提示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前后症状学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d1=3.19,表明这种治疗效应极大。与氯丙咪嗪对照组组间比较:Z2=1.47,P>0.05,提示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d2=0.28,表明这种差异效应极小。治疗后副作用,综合检验Z=-23.42,P<0.01,提示氟西汀的副作用显著少于氟丙咪嗪;d3=2.66,表明两者差异效应极大。氟西汀组失眠、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多于氯丙咪嗪组,差异有显著性(χ^2=9.12,P&;lt;0.01;χ^2=24.52,P&;lt;0.01;χ^2=1.93,P&;lt;0.01),强度介于轻与重度之间(d=0.21-0.914),其发生的比值比分别为3.93、10.8、1.13。其他副作用氟西汀组显著低于氯丙咪嗪组(χ^2=0.03-46.20,P&;lt;0.01),强度较为明显(d=0.41-1.45),其发生的比值比在1.11-27.77之间。结论: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在6-10周的疗效无差异,但副作用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讨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副作用差异.方法收集9篇主要在国内精神科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关于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对照研究的文章,取其研究结果作Meta分析.结果氟西汀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综合检验Z1=29.16,P<0.01,提示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前后症状学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d1=3.19,表明这种治疗效应极大.与氯丙咪嗪对照组组间比较Z2=1.47,P>0.05,提示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d2=0.28,表明这种差异效应极小.治疗后副作用,综合检验Z=-23.42,P<0.01,提示氟西汀的副作用显著少于氯丙咪嗪;d3=2.66,表明两者差异效应极大.氟西汀组失眠、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多于氯丙咪嗪组,差异有显著性(χ2=9.12,P<0.01;χ2=24.52,P<0.01;χ2=1.93,P<0.01),强度介于轻与重度之间(d=0.21~0.914),其发生的比值比分别为3.93、10.8、1.13.其他副作用氟西汀组显著低于氯丙咪嗪组(χ2=0.03~46.20,P<0.01),强度较为明显(d=0.41~1.45),其发生的比值比在1.11~27.77之间.结论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在6~10周的疗效无差异,但副作用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48例强迫症患者分为2组,分别以氟西汀或氯丙咪嗪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氟西汀比氯丙咪嗪见效明显较早,两组Y-BOCS分差异不大。结论: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略优于氯丙咪嗪,但起效快、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丙米嗪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1例病人随机分2组,舍曲林组61例,男35例,女26例;平均年龄(62.51±10.11)岁;给舍曲林50 mg,Po,qd,6 wk为一个疗程。丙米嗪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3.61±11.43)岁;给丙米嗪75 mg,b id,po,6 wk为一个疗程。结果:舍曲林组有效率84%,丙米嗪组有效率82%,2组卡方检验(x2=0.079,P>0.05),差异无显著性。丙米嗪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舍曲林可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12.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6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西汀组38例,予氟西汀2~40mg/d,口服,实际完成37例;合并奥氮平组38例,予氟西汀20~40mg/d,口服,合并奥氮平2.5~10mg/d,口服,实际完成36例,均治疗观察8周。结果 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总分及减分率的差异在治疗第4天就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这种差异在每个访视期均存在(P〈0.05或0.01);合并奥氮平组在治疗第1、2、4周末的有效率均较氟西汀组高P〈0.05或0.01);两组治疗8周末有效率(89.2%、86.5%)和痊愈率(75.0%、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总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副反应在性别上的差异。方法42例抑郁障碍患者按性别分组,男性组20例,女性组22例,入组患者使用盐酸文拉法辛50~75 mg.d-1,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各评定1次疗效,观察记录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男性组显效率(95%)明显高于女性组(72.7%,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和6周时与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组治疗4周和6周时HAMD评分低于女性组(P<0.05)。治疗1周后,女性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小剂量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肯定,但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副反应较少,且副反应发生率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提示对女性患者在抗抑郁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其性格特点多辅以心理治疗,并加强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合用氯丙嗪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集115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3 组:(1)氯丙嗪组:氯丙嗪400mg·d- 1 ;(2) 氯氮平组:氯氮平300mg·d- 1 ;(3) 双氯疗法组:氯丙嗪100mg·d-1 和氯氮平300mg·d- 1 。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 进行评定。结果 各治疗组BPRS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1);1wk 后氯丙嗪组、氯氮平组因子III、IV、V 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因子I、II的评分于2wk 后明显降低( P<0 .01);双氯疗法组BPRS因子评分1wk 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 .01)。氯丙嗪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系、锥体外系;氯氮平组为植物神经系;双氯疗法组亦为植物神经系,且TESS总分较其它两组明显增多(P< 0.05);氯氮平组BPRS减分值与氯丙嗪组无显著差别,但TESS增分值明显降低( P<0 .01) ;双氯疗法组BPRS减分值、TESS增分值显著高于氯丙嗪组和氯氮平组(P< 0.01)。结论 合用氯丙嗪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上述两种药物,但植  相似文献   

15.
魏长礼  洪贵子  包琳  王秀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1007-1007,1033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7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西酞普兰组(41例)与丙咪嗪组(36例),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0.73%、有效率85.36%,丙咪嗪组显效率75.0%、有效率86.1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方面,西酞普兰出现不良反应18例,丙眯嗪出现25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不同剂量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不同症状群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 :将符合CCMD Ⅱ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 4组 ,用 2 ,3,4 ,5mg固定剂量的利培酮治疗。于用药前、用药 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12周末进行PANSS评分 ,对各组的PANSS总分及减分率、各症状群总分及减分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有 173例入组 ,16 0例完成 12周观察。统计分析显示 12周末的PANSS总分 4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 ,减分率、有效率、显效率 4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阳性、阴性、一般精神病理 3个分量表分析 ,12周末各剂量组间减分率、有效率、显效率无显著差异。临床治愈率阴性症状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阳性症状 3,5mg显著高于 2 ,4mg组 ,一般精神病理症状 3mg显著高于 4mg组 ,显示 3mg对 3个症状群的改善都是最好的。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激活性、偏执、抑郁 5个症状群比较分析也显示 3mg对各症状群的疗效最好。结论 :不论是PANSS总分 ,还是不同的因子分析 ,3mg都是起效最早、疗效最好的 ,3mg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最佳剂量。当患者以思维障碍、阳性症状为主要表现时 ,利培酮用量以 35mg·d-1为宜 ;阴性症状为主时 2 4mg·d-1为宜 ;抑郁症状突出时 2 3mg·d-1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咽 结合膜热疗效。方法 :将 12 0例咽 结合膜热随机分为两组 ,更昔洛韦组、病毒唑组各 6 0例。更昔洛韦组给予更昔洛韦 10mg·kg·d- 1 静滴 ,每日 1次治疗 ;病毒唑组给予病毒唑 10mg·kg- 1 ·d- 1 静滴 ,每日 1次治疗。两组均计数发热天数及结合膜炎治愈天数 ,同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更昔洛韦组平均发热天数为 (2 .0 2± 0 .4 2 )d ,明显少于病毒唑组 (4 .87± 0 .38)d(P <0 .0 1)。眼结合膜炎持续时间 ,更昔洛韦组为 (3.4 5± 0 .76 )d ,明显少于病毒唑组 (5 .74± 0 .82 )d(P <0 .0 1)。两组药物治疗过程中仅少数病人表现轻度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咽 结合膜热疗效显著 ,明显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18.
环磷酰胺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48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随机分为治疗组(n=25)与对照组(n=23),治疗组给予泼尼松1.5~2.0mg·kg-1·d-1口服,双嘧达莫1~2g·kg-1·d-1口服,并用CTX8~10mg·kg-1·d-1,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2d为1个疗程,每4周给予1个疗程,总累积量<150mg/kg;对照组用泼尼松1.5~2.0mg·kg-1·d-1口服,双嘧达莫1~2g·kg-1·d-1口服。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疗效优于对照组的82.6%(P<0.05)。2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越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小剂量、长间隔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化放联合治疗无远处转移食管鳞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化放联合治疗无远处转移食管鳞癌的效果。方法25例初次治疗的无远处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采取化放联合治疗,化疗包括顺铂50mg·m-2,d1~2,5─Fu750mg·m-2,d3~7,24h静脉输注,每3wk1次,化疗2个周期后开始放疗,剂量200cGy/day,预计总量60~70GY/6~7wk。结果13例(52%)化疗后部分缓解;联合治疗后4例完全缓解(16%),9例部分缓解(36%),总缓解率52%;20%存活1年以上,8%存活4年以上,缓解者的中位生存期8mo与未缓解者的中位生存期5mo相比P=0.005,联合治疗者有16例(64%)吞咽困难缓解,其中13例完全缓解。毒副作用轻微。结论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毒副作用小,疗效好,化疗后缓解者预后好,联合治疗可提高缓解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合适剂量。方法:本组79例Tourette综合征患儿均应用托吡酯单药治疗,起始剂量0.5mg·kg^-1·d^-1,滴定法加量,每周加量0.5mg·kg^-1·d^-1,最大剂量为3mg·kg^-1·d^-1,2次/d,用药3个月后依据抽动控制情况评定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79例中除2例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观察外,余77例于治疗后2^-14周症状均获显著改善,抽动完全控制47例(61.03%),显效24例(31.16%),无效6例(7.79%),总有效率为92.19%。治疗早期3例出现疲乏,3例体重下降,2例出汗减少,继续用药后症状有所缓解,患儿均能耐受并逐渐缓解。结论:托吡酯治疗Tourette综合征疗效好,所需剂量小,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