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胆道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东贵  曾若婉 《河北医药》1999,21(2):107-108
胆道感染是仅次于急性阑尾炎的腹部外科常见病,若未及时正确处理,可导致肝、胆及全身性严重合并症甚至死亡。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胆汁中细菌繁殖和毒素释放。我室从199601至199710收集228例胆道感染病人的胆汁进行培养,并进行常用10种抗生素的敏感试...  相似文献   

2.
胆道疾病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在临床上,我们所遇到的胆道病人病情轻重不同,有些病人没有合并感染,有些病人感染轻、仅有局部感染,而有些病人感染严重,除有局部感染外还伴有全身感染。如何有效地预防及治疗胆道感染,降低胆道手术的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抗生素及其配伍。在当今,抗生素的种类繁多,有的毒副作用较大,有的价格十分昂贵。怎样选用疗效高、毒副作用小、价格便宜、能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的抗生素,又避免乱用、滥用等不合理现象?笔者拟通过对我院145例胆道手术的临床分析,谈…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9年1日~1995年8月对102例急性胆道感染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了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探讨急性胆道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64例;年龄23~78岁。均诊断为急性服道感染而急诊手术。手术探查结果: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或并左右肝管结石94例,单纯左、右肝内胆管结石6例,胆道蛔虫2例。1.2检测方法全部病例均手术中用一次性注射器穿刺胆管抽出2ml胆汁,立即注入备好无菌试管内,于2h内接种进行需氧培养。将标本接种中国蓝琼脂血平板及麦康凯分离沙门氏菌,平板经35℃过夜或48h培…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肝炎病程绵延的发生原因与治疗报导不多,苏联学者观察,并发的胆道感染是传染性肝炎病程迁延或转成肝硬化的重要原因。国内对传染性肝炎并发胆道炎问题虽有重视,但有关资料尚少。我院自1961年6月至1963年10月对慢性或迁延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曾作胆汁引流检查者26例,58次。获阳性发现者18例,34次。经治疗很快得到治愈,11例随访半年至2年,病状未再发。从这些病例治疗中,我们体会到治疗胆道炎对传染性肝炎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急笥胆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及治疗方法,评估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219例老年胆道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7例(85.39%)接受手术治疗,178例治愈(手术治愈率95.19%)。32例(14.61%)保守治疗,14例治愈(保守治疗治愈率43.75%)。结论 年龄不是胆道手术禁忌证,对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病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术前准备,合并症的处理以及术式的选择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胆道感染是临床外科的常见疾病,与胆石症常为因果关系。了解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对临床经验治疗和术前抗感染治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对福建省立医院3年内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的235株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作回顾性分析,从而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的胆道感染症包括胆囊炎、胆管炎及肝脓疡等,其治疗原则系解除胆道内升高的压力及清除胆汁中的细菌。由于高龄患者(70岁以上)胆汁内检出的细菌种类及投用抗生素后药物在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年轻人不同,因此,应顾及老年人胆道感染的特点而选择治疗方法。一、影响高龄患者胆道感染治疗的因素 1.合并症:根据对近期胆石症及胆道癌肿手术病例1136例的研究,高龄胆道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如下几种情况:①高龄胆道感染患者有胆红素结石者占42%,胆红素结石存在者胆汁中细菌的检出率高;择期手  相似文献   

8.
胆道手术术后腹部切口预防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大彬  刘荣 《安徽医药》2008,12(2):152-152
切口感染为外科常见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行胆道手术患者,多因胆汁、胆盐及结石的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就笔者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间行胆道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对其术后切口处理及预防感染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胆道系统(胆系)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常继发于肝胆疾病,在临床上治疗颇为棘手。一、胆系感染的致病菌一般认为,未经手术的患者胆汁中检出的细菌主要来自门静脉或直接从肠道经奥狄氏括约肌逆行进入胆道,少量系从淋巴系统  相似文献   

10.
王永卫 《海峡药学》2011,23(3):139-140
目的 明确胆道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学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140例手术治疗的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40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共培养出病原菌201株.G-菌142株(70.6%).排在前4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G+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了解本院胆道手术患者胆道感染细菌的特点,药敏情况,为选用廉价,有效的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2月到2006年12月间226例普外科行胆道手术患者术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226例手术患者共培养出细菌77株,阳性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枸橼酸杆菌、变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年龄大于60岁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且阳性率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胆道手术患者胆道感染以G-细菌为主,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年龄大于60岁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且阳性率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经验性用药应首选头孢类药物和炭青霉烯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新技术之一。现在成人患有终末期肝衰需要肝移植的最常见病因为重症病毒性肝炎、坏死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而在儿童,胆道闭锁是最常见的适应证。在美国,肝移植较常用于酒清性肝硬化,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衰竭为主要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LX)在胆道手术患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13名施行胆道手术并行T管引流的患者静脉滴注单剂量LVLX 40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VLX在不同时相胆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LVLX在胆汁中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2.81±1.96)h,cmax(7.08±2.40)mg/L,t1/2(21.24±30.46)h,AUC(55.39±26.07)(h.mg)/L。胆汁药物浓度均超过胆道常见病原菌的MIC,AUC/MIC均大于12。结论广泛的抗菌谱和极高的胆汁药物浓度提示该药是治疗和预防胆道感染的有效药物,单剂量400mg单次给药具有治疗和预防胆道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外型胆汁淤滞是胆汁淤滞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之一,国内近年报导该型占95.7%,其中癌瘤引起的占47.1%,胆石症占37.9%,感染占10.7%。其治疗分手术和非手术两种,关键是解除胆道梗阻。现从以下四方面简述肝外型胆汁淤滞的非手术疗法。一、利胆药物的应用利胆药主要用于胆道不全梗阻和静止期患者。它可促进胆汁分泌或/和排泄,从而使胆道通畅,不利于胆石的形成和细菌的生长繁殖。临床常用的利胆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8例,对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8例重型病毒肝炎患者中,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为7.89%,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比较高。其中主要的致病因素是HBV的感染,其次较多的致病因素是HBV与其他病毒重叠感染。经过治疗,38例患者中有8例治愈,11例好转,自动出院有2例,病死17例。结论引发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是HBV的感染,同时HBV与其他病毒的重叠感染致病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治疗,并且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致死率。  相似文献   

16.
胆道疾病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胆药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旋氧氟沙星(LVFX)在胆道手术后患者的胆药浓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3例施行胆道手术并行T-管引流的患者poLVFX200mg,q8h,连服5d,用HPLC法测定LVFX在血浆、胆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胆囊结石降低胆汁中药物浓度;胆道梗阻程度与胆汁药物浓度有密切相关性,梗阻程度愈高,药物浓度愈低。结论:胆道疾病(特别是结石性胆道疾病)所造成的胆道梗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LVFX在胆道的浓度,梗阻状态下低胆汁药物浓度将不利于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胆管结石是一种由于肝内外胆管形成结石,造成胆道阻塞,导致胆汁瘀滞的疾病,后期往往会引发胆管炎症导致胆管管壁增厚,致使胆道狭窄等[1]。对于胆管结石患者,多采取手术取石的方法进行治疗。早期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开腹手术对阻塞部位进行取石,从而疏通胆管等通道,取出感染病灶,保障胆汁能够流出,以达到治愈胆管结石的目的[2]。近年来,微创手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胆汁中的感染菌株及抗生素的分析,调查常见胆道感染菌株分布以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胆道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头孢三嗪在急诊胆道手术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庆 《上海医药》1996,(11):10-12
在临床上,急诊胆道手术的创口感染率在40%左右,引起的主要危险因素多认为是由胆汁感染所致。因此,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作术前预防及术后短程足量地应用被认为是有意义的。但目前要在术前诊断胆汁感染的类型是相当困难的,关键在于所选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6年4月,应用头孢三嗪治疗急诊胆道手术病例84例,并对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重症急性胆管炎142例分析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手术时机,抗生素治疗和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5月至2008年7月二院收治的142例ACST患者的手术,经十二指肠鼻胆管引流术(ENBD),抗生素治疗和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术治疗等情况.结果死亡4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1例.手术治疗137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10例,术后40例次出现并发症.ENBD治疗18例均治愈.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123例,108例培养阳性,培养出细菌98株.结论ACST病人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手术.ENBD创伤小,胆道减压效果确实,亦为择期手术创造了条件,术中胆道镜对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十分重要,而细菌学培养对指导抗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