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的抑癌基因PTE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bcl 2、p5 3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浸润性乳腺癌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等 )标本中PTEN、bcl 2及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62例乳腺癌标本中PTEN、bcl 2及p5 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4 5 % ( 4 0 /62 )、5 6 5 % ( 3 5 /62 )及2 7 4% ( 17/62 ) ;PTEN与bcl 2之间不具有相关性 ,P >0 0 5 ;PTEN与p5 3之间显著相关 ,P <0 0 1。乳腺癌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肿瘤细胞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及预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TEN低表达患者肿瘤细胞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5年生存率低。结论 :1)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中确实存在突变或缺失。其表达水平的高低作为判断乳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侵袭力及转移的重要指标。 2 )PTEN与bcl 2协同表达与预后相关 ,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3 )PTEN突变或缺失可能与p5 3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与分析p16基因表达产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胃癌标本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84例中p16表达阳性率44.05%,转移淋巴结表达阳性率37.50%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及胃良性息肉.p16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随访中发现,阴性表达者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短,转移复发率均高于阳性表达者P<0.01 .结论:p16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成为临床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与分析p16基因表达产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胃癌标本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84例中p16表达阳性率44.05%,转移淋巴结表达阳性率37.50%,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及胃良性息肉。p16表达与组织学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随访中发现,阴性表达者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短,转移复发率均高于阳性表达者(P<0.01)。结论:p16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成为临床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p16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35例大肠癌p16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p16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135例大肠癌p16蛋白的阳性率为59.26%,与正常粘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16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年龄有关,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p16蛋白越低,细胞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机会越高,但p16蛋白与病期早晚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半定量检测p2 1蛋白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2 1蛋白表达位于细胞核 ,呈棕黄色。在 2 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 ,无p2 1蛋白表达。在 69例乳腺癌组织中有 3 0例p2 1蛋白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 ,随组织学分级升高 ,p2 1阳性率下降 (P <0 0 5 ) ,随临床分期升高 ,p2 1阳性率下降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组p2 1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p2 1蛋白阳性表达者术后 5年无瘤生存率高于p2 1蛋白阴性者术后 5年无瘤生存率 (P <0 0 5 )。结论 p2 1蛋白可用来评估乳腺癌细胞分化情况及转移潜能 ,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与抑癌基因PTEN、p53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eclin-1与PTEN、p53在15例大肠正常黏膜、30例腺瘤及6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Beclin-1在大肠癌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1)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TEN在大肠正常黏膜组中的表达高于大肠癌组(P=0.001),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3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高(P<0.001)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Beclin-1蛋白与PTEN蛋白相关系数为-0.289,呈负相关表达;Beclin-1蛋白与p53蛋白相关系数为0.347,呈正相关表达。结论:Beclin-1、PTEN、p53在大肠癌中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噬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相关,自噬活性的上调与大肠癌发生有关。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与抑癌基因PTEN、p53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调作用。同时检测对判断大肠癌的进展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癌基因 C- erb B- 2、抑癌基因 p16和转移抑制基因在鼻咽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 SPTM(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 )免疫组化法 ,对 12 5例鼻咽癌组织中三种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1C- erb B- 2 ,p16 ,nm 2 3- H1 在低分化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75 %、45 %、32 .5 % ,在未分化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86 .6 7%、31.11%、6 0 %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2三种基因均在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3 p16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性差异 ;4同时存在 C- erb B-2蛋白阴性 ,p16 ,nm 2 3- H1 阳性者共 30例 ,其中 5年存活率为 86 .6 7% (2 6 / 30 ) ,然而 ,C- erb B- 2 ( ) ,p16 ,nm 2 3- H1均 (- )者共 48例 ,5年存活率仅 31.2 5 % (16 / 48)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三种基因均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及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缺失的负相关性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Fhit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Bcl 2、Bax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84例大肠癌组织中Fhit、Bcl 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Fhit、Bcl 2、Bax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8 81%、5 3 3 7%和 47 62 %。Fhit蛋白低或不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而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Ducks’分期、转移有关 (P <0 0 5 )。大肠癌中Fhit蛋白表达与Bcl 2、Bax蛋白表达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Bcl 2、Bax蛋白表达二者之间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①Fhit蛋白表达缺失在大肠癌中是频发事件 ,FHIT基因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是一个侯选的抑癌基因。②大肠癌中Fhit蛋白表达失活可能通过上调Bcl 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表达导致大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p53和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耀先  陈德基  唐志佼  解梦霞  李蓓芸  赵斌 《肿瘤》2001,21(3):191-193,F003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抑癌基因p53蛋白与HPV-16、18癌基因E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宫颈癌和8例慢性宫颈炎上皮组织中p53和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68例宫颈癌中有17例p53蛋白和60例HPV-16、18E6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和88.2%.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其阳性率在宫颈腺癌中为83.3%和宫颈鳞癌中为17.2%,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也与临床分期相关,该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上升而增高.p53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在慢性宫颈炎上皮组织中均无p53和HPV-16、18E6蛋白表达.结论p53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表达以及HPV-16、18E6蛋白过度表达与宫颈癌发生有关,但在宫颈腺癌和临床分期升高的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增强可能是p53基因突变的结果,或者与其他细胞蛋白结合,阻止了HPV-16、18E6蛋白对p53蛋白的降解作用,使p53蛋白稳定性增加和阳性表达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2 1、nm2 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p2 1、nm2 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 5 8 3%、4 1 7%。p2 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级 ,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nm2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分级呈正相关 ,与分期及复发呈负相关。 68 7%膀胱癌有上述蛋白异常表达 ,其中 37 5 %膀胱癌有两种蛋白共同表达。结论 :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及协同作用 ,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Ezrin和AKT2在大肠癌和大肠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因素,探讨Ezrin和AKT2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为寻找大肠癌基因治疗新的干预靶点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5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40例中的Ezrin和AKT2的表达水平,并对95例大肠癌按照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40例大肠癌旁正常组织中,Ezrin蛋白表达阳性4例,占10.0%,AKT2表达阳性7例,占17.5%,而在95例大肠癌组织中,Ezrin蛋白表达阳性74例,占77.9%,AKT2表达阳性55例,占57.9%。Ezrin和AKT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淋巴结转移组Ezrin和AKT2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AKT2阳性表达组中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AKT2阴性表达组中的表达(P<0.05)。Ezrin和AKT2共表达的49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1.2%,而Ezrin和AKT2均不表达的16例患者无1例淋巴结转移。结论:Ezrin和AKT2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大肠癌转移密切相关,并可作为临床判断转移及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Ezrin和AKT2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成正相关,可联合检测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进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二步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KU70、KU80和PKcs的表达,其中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各30例。结果:KU70和KU80的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密切相关,淋巴结未转移组呈高表达,而转移组则呈低表达,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KU70,r=-0.57;KU80,r=-0.38);PKes则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相关性(P〉0.05)。KU70、KU80、PKes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DNA-PK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转移呈负相关,检测大肠癌组织中KU70和KU80的表达有可能为大肠癌的预后和疗效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p5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MP-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2/40)和82.5%(33/4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0、30.0%)。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程度越差,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有远处转移组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p53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以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s’=0.3742,P=0.0069)。结论MMP-2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侵袭转移有关,p53基因突变后MMP-2表达增强。联合检测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评估结直肠癌病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基因蛋白在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转移淋巴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胃癌转移淋巴结中PCNA、C-erbB-2、bcl-2和p16的基因蛋白表达。结果PCNA、c—erbB—2和bcl-2在胃窦部癌转移淋巴结中N1站表达率高于N2、N3站;在各类型胃癌转移淋巴结中N2、N3站表达率呈降低趋势,p16在N3站表达率呈上升趋势;黏液腺癌转移淋巴结中p16表达率最低;分站淋巴结基因表达与原发灶的距离有关。结论联合基因蛋白检测胃癌转移淋巴结可以作为判断术后转移状况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HSP27和GST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SP27和GST在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SP27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33.3%,65%,70%,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723,P=0.013)。两组间比较发现,HSP27表达率在正常组与大肠癌组存在差异,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最为显著(x^2=8.688,P=0.003),而其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ST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80.9%,90%,100%,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16.707,P=0.001);进一步进行两组间比较发现,GST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最为显著(x^2=10.909,P=0.001),而其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ST和HSP27表达无显著相关。结论HSP27和GS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特别在大肠癌恶性演进中以及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作为独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p16、p15基因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 36例宫颈癌组织中p16、p15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p16、p15基因产物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3 9%(2 3/ 36 )、55 6 % (2 0 / 36 ) ,二者的表达率与宫颈癌病理类型无显著关系 (P >0 0 5) ,而与宫颈癌的浸润、转移及病人的生存期显著相关 (P <0 0 5)。结论 :p16、p15基因表达产物可以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nm23—H1,p16蛋白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东  张红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3):249-251
目的 探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粘膜中nm23-H1,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30例大肠癌、25例大肠腺瘤及25例正常大肠粘膜中nm23-H、p16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nm23-H1与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40.0%;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粘膜及腺瘤中的表达(P〈0.05),而nm23-H1表达在各组间虽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Rb、p16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在55例原发性大肠癌中检测Rb、p16蛋白的表达。结果R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36%(42/55);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7.27%(26/55)。27例p16蛋白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的大肠癌组织中,Rb蛋白均显示阳性或强阳性,11例Rb蛋白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的大肠癌中,p16蛋白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16例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仅3例p16阳性,而39例无转移者有23例p16阳性。结论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存在Rb、p16蛋白表达的异常,Rb失活与p16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16蛋白表达缺失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c—myc和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癌基因c-myc和抑癌基因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增生子宫内膜、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2例子宫内膜癌中c-myc和p16基因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c-myc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为26.19%(11/42),显著高于增生子宫内膜(均显阴性)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55%;P<0.05,P<0.05);c-myc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P<0.05),但与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0.05)。(2)p16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为69.05%(29/42),显著低于增生子宫内膜(100%,10/10)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90.91%,;P<0.05,P<0.05);p16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P<0.05,P<0.01,P<0.05)。结论 癌基因c-myc和抑癌基因p16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组织中CyclinD1和p16及R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大肠癌组织及距癌灶3cm以外的癌旁组织和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CyclinD1、p16和Rb进行检测。结果:CyclinD1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为51.4%(36/70),并与肿瘤分化程度呈反比,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CyclinD1阳性率为70.0%,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阳性率为44.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16在大肠癌中为低表达47.1%(33/70),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16的表达分别为57.1%和71.4%。Rb在大肠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5.7%、78.6%和85.7%。CyclinD1与p16表达呈负相关(P=0.000,r=-0.514),p16与Rb表达呈负相关(P=0.001,r=-0.403)。结论:CyclinD1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16表达可能受Rb蛋白的负调控;CyclinD1过度表达和p16低表达在大肠癌发生中起协同作用;大肠癌发生机制涉及CyclinD1、p16和Rb调节环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