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听说过二甲双胍会诱发体重显著下降和厌食吗?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原因是出在二甲双胍上面,糖尿病患者往往不会考虑停用二甲双胍,甚至到了危及生命的程度还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时,应想到是否是二甲双胍在作怪。  相似文献   

2.
老药新说 二甲双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胍类药物用于糖尿病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二甲双胍并未受到重视,用得较多是苯乙双胍(也叫降糖灵,是双胍类的一种),后来发现它在部分患者中引起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许多国家就停止使用了,二甲双胍也因此受到牵连。直到一项进行了20多年的大型糖尿病研究(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果的公布,才使二甲双胍的临床地位重新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3.
郭启煜 《糖尿病之友》2014,(1):I0006-I0006
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治疗领域最为经典的降糖药物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进入临床以来,已有50余年的历史,凭借其优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应用广泛。但在临床上,仍然存在一些对二甲双胍认识的误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二甲双胍的使用。为帮助患者朋友更好地认识和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现对这些误区进行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4.
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36例服用二甲双胍片0.5g/次。3次/日。联合治疗组36例,加用那格列奈60mg/次,3次/日;二甲双胍片0.25g/次,3次/日。疗程均为12周。结果:餐前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差异有显著性,HbAlc下降更明显,且促进早期胰岛素的分泌。结论:那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合用疗效比单用二甲双胍好。  相似文献   

5.
二甲双胍和格列酮类药物对PCOS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胰岛素抵抗(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基本特征。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均可用于治疗PCOS,但作用方式和疗效不尽相同。二甲双胍通过降低外周胰岛素浓度、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减少类固醇激素合成;而TZDs通过直接抑制类固醇合成酶来减少类固醇激素合成,与IR无关;二甲双胍促排卵及增加妊娠率的作用强于TZDs。另外,二甲双胍可减少肝葡萄糖产生及增加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TZDs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少胰岛素分泌。二甲双胍还有更好的安全性,又不增加体重。目前治疗PCOS首选二甲双胍,TZDs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二甲双胍是常用的双胍类药物,目前全球超过90个国家在使用。本文就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做一解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家属糖耐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门诊及住院T2DM患者的既往无糖耐量异常史的一级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以糖耐量的变化评估二甲双胍的作用。结果二甲双胍治疗组糖耐量异常较前明显好转。结论糖尿病一级家属应用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进而有可能延缓发展到2型糖尿病时间,可作为2型糖尿病一级家属的预防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出院时治疗方案中二甲双胍使用情况,分析放弃二甲双胍的原因,进一步提高二甲双胍的使用率。方法收集两家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T2DM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出院治疗方案中是否含有二甲双胍(包括各种剂型),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情况,未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原因。结果A医院510例患者出院时降糖方案中含有二甲双胍的为395例,占总患者人数的77.45%,二甲双胍联合其他口服药的患者共有249例,联合最多的为α-糖苷酶抑制剂,共11 1例,药物主要是阿卡波糖,未使用二甲双胍的主要原因是肝肾功能不全;B医院355例患者出院时降糖方案中含有二甲双胍的为262例,占总患者人数的73.80%,二甲双胍联用其他口服药的患者共有176例,联合最多的为磺脲类,未使用二甲双胍的主要原因是肾功能不全。结论二甲双胍是住院T2DM患者出院时治疗方案中的主要药物,但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二甲双胍的认识,放弃二甲双胍治疗的T2DM患者中仍有部分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9.
新观点     
二甲双胍、运动与糖尿病的预防 近日有研究者在《糖尿病护理》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对二甲双胍以及运动对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前期的病人如果不服用二甲双胍,而仅采取运动疗法(每周3天,持续3个月),其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程度反而比采取同等强度运动疗法、同时还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略好。  相似文献   

10.
1957年,二甲双胍作为降低血糖的药物正式进入市场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经过半个世纪的临床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甲双胍因此由一个糖尿病治疗的三线用药逐渐成为了一线用药。同时由于其价格低廉,成为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市场上销售的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君力达、甲富明和美迪康等的有效成分都是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1.
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力衰竭(HF)患者中,由于可能出现乳酸酸中毒,二甲双胍的应用被认为是绝对禁忌的。但是,二甲双胍能够控制血糖和其他如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还能降低肥胖患者的死亡率。一项大型调查研究发现二甲双弧相对磺脲类药物更能降低心血管因素相关死亡的危险性。因此,存合并2型糖尿病的HF患者中,二甲双胍的应用真是不合适的吗?本研究目的即为评价二甲双胍在该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的研究目的是评价强化生活方式改变及服用二甲双胍这两种干预措施对于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共征集3234名志愿者,随机分为强化生活方式改变组、二甲双胍组、安慰剂组。强化生活方式改变组、二甲双胍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比安慰剂组下降58%和31%,强化生活方式改变组比二甲双胍组下降39%。结果表明膳食与运动干预可有效地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甲双胍不仅可以治疗糖尿病,而且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二甲双胍和饮食因素对糖尿病小鼠骨骼肌AMP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2型糖尿病KK-Ay小鼠分为二甲双胍/高脂饮食、二甲双胍/低脂饮食、高脂饮食和低脂饮食4组,通过测定骨骼肌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发现二甲双胍和低脂饮食均可使AMPK活性增加,二者不存在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4.
二甲双胍已成为口服降糖药物一线治疗药物,但由于存在与苯乙双胍同样的乳酸酸中毒担忧,很多医生和患者仍对使用二甲双胍心存忌惮。 苯乙双胍(即常说的降糖灵),在国外一些国家已经被禁用,但由于其价格便宜,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仍然在使用,尤其是商家在一些所谓的“降糖神奇中药”中非法加入了降糖灵来增强降糖作用。苯乙双胍最主要的罪证就是容易引起致死性乳酸酸中毒。与苯乙双胍同属双胍类的二甲双胍为此也受到长期的牵累。希望通过下面这个病例,提醒大家警惕苯乙双胍所致酸中毒以及说明这两种双胍类降糖药在导致乳酸酸中毒并发症方面的巨大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抗肿瘤作用。在结直肠癌中,二甲双胍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二甲双胍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率变化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二甲双胍作用下的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利用二甲双胍处理HT29细胞不同时间点后发现,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蛋白激酶B(Akt)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Akt、Erk上游IGF1R磷酸化水平。 结论二甲双胍能够通过阻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进而抑制下游Akt、Erk信号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草酸钙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HK-2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草酸钙组、二甲双胍组1、二甲双胍组2、PDTC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无血清DMEM培养基,草酸钙组加入浓度为100μg/m L的草酸钙晶体悬浮液,二甲双胍组1加入浓度为100μg/m L的草酸钙晶体悬浮液和1.20 mmol/L的二甲双胍晶体悬浮液,二甲双胍组2加入浓度为100μg/m L的草酸钙晶体悬浮液和0.80 mmol/L的二甲双胍晶体悬浮液,PDTC组加入浓度为100μg/m L的草酸钙晶体悬浮液和100 mmol/L的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晶体悬浮液。各组细胞继续培养6 h,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NF-κB、MCP-1 mRNA。结果 对照组、草酸钙组、二甲双胍组1、二甲双胍组2、PDTC组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分别为(0.21±0.02)、(1.62±0.09)、(1.04±0.01)、(1.27±0.12)、(0.83±0.0...  相似文献   

17.
双胍类药物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临床,是口服降糖药家族的元老之一,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两种。苯乙双胍因其乳酸酸中毒发生率较高,在欧美国家已停止使用,在我国也已趋于淘汰。历经半个世纪的洗礼,二甲双胍不仅没有被临床淘汰,相反,却像窖藏的老酒历久弥醇,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18.
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作为一种抗糖尿病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了50年。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一些大型循证医学研究认为,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治疗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并应贯穿在治疗的全过程,除非有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9.
T_2DM将161例单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30mg q.d+500mg bid)为观察组、二甲双胍组(1000mg bid)为对照组。结果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较二甲双胍单药组Hb Alc、AST、Cr、FBG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对于T_2DM,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优于极量单药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资料,探讨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以期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探究良好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开展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实施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对比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有明显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后对比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降低,糖尿病控制情况好,患者满意度高,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