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肿瘤患者呼吸内科方面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希望能够提升肿瘤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肿瘤呼吸科护理人员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呼吸内科护理风险主要包括护理人员肿瘤知识欠缺、化疗药物外渗、患者负面情绪、护理干预不及时等。结论加强对肿瘤呼吸科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规范护理工作制度,强化护理干预,促进护患沟通,提升整体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风险[1-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420例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呼吸内科护理中,采用合适的风险控制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陈燕 《吉林医学》2013,(20):4177-4178
目的:观察并分析呼吸内科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方法:对护理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患者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在对护理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后,其风险出现的几率大大降低,患者的满意度相对较高。结论:在对呼吸内科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运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使得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给予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期间呼吸内科接诊的90例施以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同时,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接诊的90例施以安全防范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护理风险施以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实施的临床价值。方法任意择取南通市2015年178例呼吸内科患者,并加以组织形成对照组,2016年1至12月呼吸内科患者186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的日常医护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呼吸内科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风险的方式,包括对护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建立健全对呼吸内科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与患者勤联系多沟通、进行风险教育宣传、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结果风险管理机制实施后,护理组的实验中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为2.15%、患者与医生之间发生矛盾的人概率为0.54%。另一组对照组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接近8%、护患纠纷发生概率为4.55%,数据均高于风险管理组,该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6.23±2.23)分,对照组为(89.23±3.46)分,相对较低,数据差异小于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護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在临床上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血管、呼吸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评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865例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心血管、呼吸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并选择未接受风险管理的6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士的治疗和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服务质量综合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控制评分,评价风险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投诉率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24%、0.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9.45%,护士的治疗和操作熟练程度为99.3%,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为(98.9±1.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血管、呼吸内科疾病因素、药品因素、人为因素、风险事件易感人群、管理因素是心血管、呼吸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详细周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实施系统、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士的治疗和操作熟练程度及患者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安艳丽 《中外医疗》2014,33(2):156-157
目的探索呼吸内科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及在实际中的效果显示。方法对该院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的一些客观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从建立健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机制开始,然后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风险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结果通过对呼吸内科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以后,呼吸内科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上升11.5%,医患纠纷的情况也大幅的减少。结论呼吸内科的风险管理的实施有利的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与患者的满意程度.使得患者在安心与科学的环境下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将我单位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法进行分组,将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43例患者定为对照组,给予风险护理管理的43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护理水平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且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也较低,其数据结果同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认可及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全面的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整体效果,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式和传统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方式的最终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提供较为有利的参考。采用方法:分析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0名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该200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分别采用了传统的护理方式和安全护理方式,传统护理方式中有67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67%,安全护理方式有98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98%。结论: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安全护理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在护理效果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安全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再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心血管呼吸内科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呼吸内科护理质量和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汇总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存在护理风险的原因,以引入新的护理理念为切入点,以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为抓手,以保障患者权益为工作根本出发点,从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制定并有效落实制度、规范并创新护理工作模式、实施优质护理等方面提出了规避护理风险,实现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有效优质护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董华洁 《大家健康》2016,(11):244-245
目的:评估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通过运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以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通过对呼吸内科病房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及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提高病房管理制度,护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述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组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管理。结果管理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2.44%、无护理纠纷或患者投诉问题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97.56%,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加强对心血管及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目的,落实风险应对措施,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76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风险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38例,分别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结果风险管理组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风险发生率(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1%(P<0.05)。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呼吸内科在职护士32名,2016年上半年,呼吸内科收治患者1614例,2016年8月,尝试加强呼吸内科的护理保护管理,2017年上半年,呼吸内科收治住院患者1679例.对比风险事件、职业伤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017年上半年护士职业伤害、护士病假发生率、跌倒/坠床、误吸误咽、呛咳、眩晕、呼吸机不协调发生率低于2016年上半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临床护理保护,可降低风险事件、职业伤害事件发生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竞争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剧,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呼吸内科在对收治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会大量地使用广谱抗生素,而且使用时间较久,广谱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使得人体内的机体菌群平衡受到破坏,严重时会增加患者内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提升了耐药菌的数量.为了提升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患纠纷投诉情况、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熟练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后,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熟练度、患者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将能够全面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患纠纷投诉情况、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熟练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后,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熟练度、患者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将能够全面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基础护理与病房护理质量,并观察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与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质量与病房管理质量,同时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