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男性,30岁,住院号3974,1965年2月15日入院。自诉2月11日中午饮酒后,觉周身疫胀无力,咽痛微咳。次日感畏寒发然头痛,当夜体温增高,频作恶心,腰背酸痛,两下肢感刺麻不适,全身衰弱加重。求治于当地卫生所服中药后,热退,头痛减轻,但全身大汗淋漓,昏昏欲睡。13日起小便瀦留不能自解,两下肢不能坐立,大便秘结而入院。既往患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1961年胸透复查,病灶已硬结钙化。  相似文献   

2.
林××,男,43岁。1984年2月21日初诊。患者于一个月前始觉头部经常疼痛,1月20日中午饮酒后,即感精神烦闷,头痛加剧,继之四肢痿软而倒仆于地,但神志尚清。次日即送××县医院就诊,作脑脊液等项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而收治入院。治疗月余出院。刻诊:不能站立,右侧上、下肢不遂且冷,  相似文献   

3.
陈××,男,50岁.1982年8月17日以视物不清,下肢痿弱无力,步履蹒跚六年入院,住院号49468.六年前因过劳,饥饱失调,情志愤郁不遂,突发双目视物不清,继见双下肢痿软无力。不能站立行走,渐见腿肉瘦削.经治略有好转,但仍视物模糊,步履不稳,生活不能自理,病程迁延长久,  相似文献   

4.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性疾病,临床主要以肢端发红,皮肤温度增高和烧灼样疼痛为表现,常在温热环境中或肢体下垂,站立、运动时发作。其发病机理尚不明了,有人认为是血管运动中枢的某些障碍所致。笔者从医20年,每用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本病,收效颇佳,兹举案介绍如下。 廖××,男,41岁,1990年7月18日入院。主诉:双下肢站立后肤色发红、肿胀、疼痛、不能举步一年,加剧半月。一直卧床休息,不能工作,下肢酸痛麻木,头晕无力。观其下肢,站立后两下肢肤色顷刻发红,由肢端向上延伸,充血明显,肤色由红加深转紫暗色,患者感下肢沉重、肿胀,烧灼样疼痛,肌肤温度增高。嘱平卧于床,数分钟后肤色转淡而恢复正常。关节无畸形,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辨证为气虚血陷,血行无力。拟益气活血行血法。处方:炒党参、炙黄芪、桑枝各15g,炒白术、川芎各10g,赤白芍、全当归、红花、桃仁、地龙、独活各12g,桂枝8g。日1剂。5剂服后,两下肢发红依然,酸痛麻木略有减轻。续用  相似文献   

5.
宋××,女,22岁,某县林业工人,住院号:885721,1988年9月14日入院。8月在抬木放落时,因动作迟缓,而伤及腰部。当时即感腰痛,活动不利。三天后症状加重,不能下床活动,伴右下肢放射痛。七天后则右下肢感觉及活动丧失。经某市林业中心医  相似文献   

6.
<正> 赵××,男,中年,职工。患者夜间皮肤瘙痒,达半年之久,经多方医治,曾服中药40余剂及西药(抗组织胺类药物)多次,时愈时发,终不能痊愈,于1984年3月来我校门诊求治。现症:晚间更衣后,即全身瘙痒难忍,愈抓愈痒,以下肢为甚,抓后起红白相兼条状痕迹,瞬时消失,  相似文献   

7.
例一、兰××女41岁工人初诊日期:1991年10月21日。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地渐感头颈部向左侧倾斜,颈部肌肉僵硬,不能自动复位,随后头颈搐动,当地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效,遂来京求治。经北京××医院多种检查,并做CT均未见异常。颈椎片示:轻度骨质增生,韧带钙化,诊为痉挛性斜颈。服用颈复康及安神镇惊解痉之药物。虽当时症状稍有好转,但不能巩固,症状逐渐加重,诊时患者面色无华,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沉细。证属气血两虚,筋脉失养。治以补气养血,荣养筋脉。取穴:百会、风池、  相似文献   

8.
李××,女性,26岁,工人。1982年6月7日入院。住院号:23695。患者于1年前(妊娠4个月时)发现阵发性头痛、眼花、血压高(最高达170/110毫米汞柱)、两下肢轻度浮肿,无呕吐、抽搐等症状,未进行治疗。产后40天,自感心悸,气短、胸闷来院求治。门诊检查:血压130/90毫米汞柱,一般情况可,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劳损。疑为产后心肌病。以静脉点滴能量  相似文献   

9.
患者,田××,男性,40岁,窑厂干部,本地人。于1963年2月22日,在建筑工地上,被木梁从高空落下,击伤腰部,当时卽剧痛不能移动,兩下肢失去知觉,立送泰州市××医院,住院治疗,診断为第一腰椎压縮性骨折,于3月7日,行椎板切除減压术,术后,疼痛減輕,但两下肢失去知觉,不能端坐站立,二便难解,患者于6月18日要求轉本地医院(我院)繼續住院治疗。入院檢查:体溫36.9℃,发育良好,营养欠佳,面部及下肢轻度浮腫,晚间尤甚,头頸五官心沛肝脾无異常,腹软、左下腹部可捫及充滿粪块之乙狀結腸,恥骨上有飽滿充实感,腰背部有20公分長之正中縱切口,第一腰椎棘突隆起无压痛,兩下肢肌肉輕度萎縮,膝跳反射迟緩,勉强稍站后,兩下肢郎发生神經反射陸充血。血:血色素70%,紅血球400万,白血球14,100,中性74%,淋巴23%,酸性23%。尿:淡黄色,渾,酸性,蛋白+,糖-。鏡檢:膿球++。  相似文献   

10.
王××,男,19岁。汽车售票员。1985年9月12日初诊。主诉:站立不能小便二月余。起病因随车售票,小溲不便,每当尿急时,常强自忍之,久之则站立不能小便。刻诊证见尿胀时站立不能解出,必蹲下多时方能缓缓解出,尿黄无涩痛感,口渴喜饮,别无所苦,曾在××医院服中药八阵散加减10多剂无效,反见小腹胀痛迫急,尿频而难解出。查小便常规(一),诊其  相似文献   

11.
病例介绍患者谈××,女,45岁,电镀工.住院号:62429;门诊号:65575;X线摄片号:11202.1963年10月23日急诊入院.病史:入院前20小时,走路不慎坐跌地上,当即左侧臀髋部剧痛,不能站立.即送就近医院,经一般处理后护送回家.不久,左侧髋部疼痛加剧,不能动弹,起床大小便均感困难.次日急诊入院.过去有胃病及高血压史,血压最高达210/130毫米汞柱,否认结核和性病史.检查:营养发育中等,情绪较紧张,略呈痛苦面容,无严重失血现象.左侧髋部无破皮及青肿血斑,  相似文献   

12.
例一:双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傅××,女,38岁,干部。1959年底剖腹产术后,左下肢肿胀痛疼,经长期消炎止痛西药治疗无效。于61年春转至北京,求治于友谊、协和、同仁、西苑等医院。经血管造影诊断为“左髂股静脉不全闭塞”,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肿痛日甚。1962年××医院收住院治疗,当时足趾青紫,痛疼剧烈,  相似文献   

13.
骨巨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韩某,女,18岁。X 线片号:34070,1983年12月5日初诊。主要病史:患者于20天前骑自行车摔倒后,致右下肢膝关节及胫骨上方肿痛,站立、行走时疼痛较剧。当地医院治疗无效而来省中医学院附院骨科求治。查体:右膝关节肿胀,外侧压痛。血沉正常,硷性磷酸酶正常,白细胞总数12.6×10~9/L,嗜中性72%,淋巴26%,单核2%。X 光线拍片示:右胫骨上端外侧处见多房囊样密度减低区,其内见有间隔,外侧骨皮质有断裂现象。诊断为右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并病理性骨折,建议入院手术治疗。医生告  相似文献   

14.
谷××,女,44岁,1986年10月5日初诊。左下肢憋胀酸楚,肿痛青紫半年余。曾在省二院神经科做下肢血流图提示:血流缓慢,印象诊断为深、浅部静脉炎。辗转求治于各医院外科,经用抗菌素、维生素等药物治疗罔效,且病情日渐加重。近日疼痛难忍,夜间尤甚,步履艰难,左下肢有紫斑(2×3厘米~5×7厘  相似文献   

15.
例一:赵××,男,50岁,农民,住院号:18753。因持续性头疼15日,加重3日,于1990年6月14日入院。头疼剧烈时站立不稳,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绝大部分发生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尤以风湿性心脏病为常见。心房颤动发生后,易致腔内血栓形成,特别是当心房血流瘀滞显著时,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周围动脉及肺动脉的栓塞。本文介绍二例风心病并发心房颤动而引起周围动脉栓塞,以中医药治疗,获满意疗效。例一:孙××,男,32岁,营口市郊××队会计。1972年9月16日初诊。主诉:心悸、气短,近一周来左下肢疼痛麻木,不能站立和行走。因患风心病二尖瓣窄漏十五年,近两年加重,并出现慢性心房颤动。自1972  相似文献   

17.
如狂证治验     
张××,男,69岁,1982年12月21日初诊。患者半个月前因车祸撞击头部后即出现阵发性头痛。五天前晨起散步时,突然出现下肢不自主运动,步履直奔不已,不能自控,于某医院检查,考虑脑占位性病变,建议行开颅探查术,患者因惧怕手术,求治于江积善老中医。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中医中药治愈一例急性肾功衰竭,报告如下:姚××,男,20岁,住院病志号:204233,扶余县西安镇大队社员,1984年3月10日入院。入院前10天,感冒发热,咽喉肿痛,3天后出现颜面浮肿,心悸气短,少尿、腰痛,近一天半无尿,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来我院求治。入院时除见上述症状外,尿化验:蛋白卅,红细胞8—12个,白细胞15—20个,颗粒管型满视野,腊肠管型3—  相似文献   

19.
一、转筋患者郭××,男,50岁,干部。自述十余年前屡患转筋。近日夜间受寒,以致小腿抽搐,晨起不能站立,动辄即摔,扶杖而行,下肢欠温。脉细,苔白。此乃荣卫两虚,风冷之气搏于经筋之故。治宜宣散经气,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20.
治疗中风     
例1.杨××,男,37岁。1986年12月15日入院,住院号99722,患者因脑溢血入我院西医内科治疗,十天后转入我科。主症:右上下肢不能活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神志尚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略弦。证属气虚血滞,闭阻脉络。治宜益气,活血通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