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两种留置胃管方法应用于神志清楚且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将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本科住院需经插胃管治疗的神志清楚但吞咽困难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插胃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插胃管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8,P<0.05)。结论改良置管法可以提高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少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置胃管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120例需置入胃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插管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插管法--左侧卧位经右鼻孔插管.观察两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第1次成功置管耗时,插管呕吐、呛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第1次成功置管耗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置管时呕吐、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置胃管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耗时和置管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科室需要行胃肠手术留置胃管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实验组在置管前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咽喉后采用屏气法插胃管,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及自行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适反应及自行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清醒能配合患者置胃管时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咽喉后采用屏气法插胃管,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钟运露  陈庆妙  李美娴 《护理研究》2014,(11):4046-4047
[目的]观察改良胃管置管方法对脑卒中病人置管过程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需置胃管鼻饲的病人按编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胃管置管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置胃管过程出现的不适症状、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置胃管过程中不适症状少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胃管置管方法能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病人置管过程中不适症状的发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人工气道后昏迷患者胃管置人方法,以提高插胃管成功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建立人工气道后需要置入胃管的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插胃管方法进行,观察组采用导丝加利多卡因进行插管操作。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过程中烦躁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导丝加利多卡因能提高人工气道昏迷患者置胃管成功率,置管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胃管置管方法对脑卒中病人置管过程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需置胃管鼻饲的病人按编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胃管置管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置胃管过程出现的不适症状、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置胃管过程中不适症状少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胃管置管方法能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病人置管过程中不适症状的发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下插胃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插胃管前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两组留置胃管期间的护理方法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插管效果.结果 观察组置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小于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可降低留置胃管带给患者的刺激反应,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23-825
目的系统地研究改良式插胃管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需要插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插胃管方法,对比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为3.2±0.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不良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插胃管法能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时间,减轻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胃管置入时机对患者的影响,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将60例需要术前插胃管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清醒状态下插胃管)和实验组B(全麻后插胃管),每组各30例;记录插管过程中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和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咳嗽等副反应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在心率、血压变化及插管反应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而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全麻后插胃管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和人性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插胃管方法,从而提高意识障碍患者首次置胃管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意识障碍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插胃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科书的方法,对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恶心发生率、平均置管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恶心发生率、平均置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插胃管法明显提高了意识障碍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从而减少或避免了因多次置管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左侧卧位插胃管法在抢救昏迷患者过程中的应用,以减轻患者插胃管所造成的不适,提高插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 将10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插胃管法和左侧卧位插胃管法,观察2组患者在插胃管过程中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 采取左侧卧位插胃管法是昏迷患者理想的插胃管的体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采取清醒与全麻下胃管置入术一次置管成功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于全身麻醉下采取喉镜暴露的方法置入胃管,对照组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观察记录两组插管前与插管后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置入过程中心率、血压的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胃管置入术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并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和人性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吴熹  李培珍  徐微微 《护理研究》2012,26(29):2736-2737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胃管方法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1例脑卒中需要留置胃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置管方法;实验组41例,采用改良置管方法.比较两组置管过程中病人不适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置管时间.[结果]两组病人置管过程中不适症状、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置管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置管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置管方法能有效减少置管过程中的不适及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置管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后胃管留置困难的原因,探讨有效的置管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后需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的胃肠营养管导丝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对2组置管平均时间及置管一次性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置管平均时间为(2.5±0.6)min,对照组为(5.3±1.2)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100%(30/30),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率43%(1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置导丝引导法置胃管成功率高,是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鼻胃管法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留置鼻胃肠营养管鼻饲的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鼻胃管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良式插鼻胃管方法,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程度及操作时间。结果研究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0%与60%)、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5.0%与15.0%)、操作时间≤1 min的比例高于对照组(80.0%与30.0%)(均P〈0.05)。结论改良式插鼻胃管法能提高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口插胃管法与经鼻插胃管法在急诊农药中毒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病人随机分为经口插胃管组70例(对照组)和经鼻插胃管组7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插管成功率、合作程度、置管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合作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经鼻插胃管法抢救有机磷农药病人是可行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法胃管置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插管,观察组按改良法插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插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的插胃管新方法可以减少插管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胃管留置方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治疗的需要留置胃管的脑卒中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胃管留置法,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改良胃管留置法,比较两种置管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平均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管留置法能有效地减少置管过程中不适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置管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胃管留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评价改良插胃管法在老年尿毒症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1例肾内科老年尿毒症吞咽障碍需要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例和改良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插胃管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恶心呕吐和呛咳发生率。结果改良组1次置管成功率、2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1,χ2=4.221,均P<0.05);改良组置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2.271,P<0.05),置管时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0.05),置管费用无差异。结论改良插胃管法能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0.
胃镜润滑胶浆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一次置入胃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在置入胃管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和痛苦。方法:将需置入胃管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50例。实验组给予胃镜润滑胶浆10ml口含,2~3min后,咽喉部有麻木感,嘱患者咽下,再置入胃管;对照组常规置入胃管。观察两组患者在置胃管过程中的恶心、呕吐、呛咳等不适的发生率,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的比较,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所需时间的比较。结果:实验组置管一次成功率高,插管所需时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胃镜润滑胶浆口服后置胃管,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置入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