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目的观察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叶酸、维生素、铁剂、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的上升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促红素与左卡尼汀联合用药治疗肾性贫血比单独使用促红素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促红素,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素,疗程16周。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高血压、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EPO用量,降低促红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肾病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8例住院患者,均在我院行血透治疗(Hemodialysis,HD),治疗途中均并发肾性贫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促红素治疗,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脏功能指标、贫血状态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炎症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NMI、LADU、LVED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贫血状态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贫血状态与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对老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治疗效果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2018年2月—2020年1月治疗的老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在透析治疗期间给予重组人促红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分析两组治疗后营养及贫血改善,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营养及贫血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IL-8、丙二醛(MDA)、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磷、血钙、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在老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贫血及心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因子水平,且不会影响透析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李淑梅 《临床医学》2012,32(9):72-7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合并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血液透析室ESDN合并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常规给予铁剂、叶酸、复合维生素、促红素治疗,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加用左卡尼汀1.0 g,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以及两组临床心绞痛、肌肉痉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上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肌肉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提高促红素治疗ESDN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临床心绞痛、肌肉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3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单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共12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每4周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的指标变化及每周平均重组人促红素的用量,同时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血压升高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与治疗之前相比,都有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以及血细胞比容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重组人促红素的每周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少(P〈0.01),且其血压升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可提高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并减少重组人促红素的用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右旋糖酐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规律血透、常规促红素纠正贫血治疗无显效的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及右旋糖酐铁,对照组应用右旋糖酐铁。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贫血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促红素无显效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贫血有显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规律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规律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贫血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试验组给予左卡尼汀与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CHC、MCH、MCV、SF、Hb、RB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贫血患者接受左卡尼汀与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改善贫血相关生化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左卡尼汀结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方案用于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中抽取6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对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贫血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象指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肾性贫血患者接受了左卡尼汀结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方案治疗后,和对照组贫血患者相比较,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的血象结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整体贫血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肾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周期长,利用左卡尼汀结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升贫血指标,且安全性较为突出,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EPO)1万U.次-1,皮下注射,1次.周-1;速力菲、叶酸辅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外,加用左卡尼汀1.0 g+生理盐水20 mL,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1次,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1、6个月,观察2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红细胞比容(HCT)及体质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1、6个月后,观察组Hb、ALB、HCT、BMI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促进EPO的作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MHD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RBC、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MHD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有效纠正贫血状态,调节铁代谢,且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铁代谢指标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Hb、Hct、SI和S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而SOD与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肾性贫血,能够改善贫血症状和铁代谢指标,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可作为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rhEPO)联合左卡尼汀在尿毒症肾性贫血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肾性贫血MHD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rhEPO治疗,研究组43例予以rhEPO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性贫血指标[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左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rhEPO用量[首次、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b、Hct与血清ALB水平显著升高,LVEDD、LVESD水平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组首次比较,2组不同治疗时间点(治疗后1、2、3个月)rhEPO用量均显著减少,且研究组同时间点rhEPO用量减少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PO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MHD患者,可有效纠正患者肾性贫血,改善左室重构,还可减少rhEPO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铁代谢指标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Hb、Hct、SI和S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而SOD与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肾性贫血,能够改善贫血症状和铁代谢指标,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可作为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采用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常规治疗相比,联用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对内皮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HCT、ET水平,LVDd、LVDs、LAD大小,统计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LVDs、LA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纠正肾性贫血,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抑制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或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8月接诊的肾性贫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纠正率、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贫血纠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EPO用量调节的影响。[方法]将44例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推注左卡尼汀1 g ,每周2~3次,静脉注射 EPO 150 U/kg ,每周2次;B组则仅静脉注射同剂量的EPO ,每周2次,疗程共16周。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每4周(第0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2周、16周时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1),A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两组治疗至16周时EPO用量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EPO治疗能提高肾性贫血疗效,减少EPO用量,降低促红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71,B=71),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 Hu EPO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8周后、12周后Hb、Hct水平,统计r Hu EPO用量、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体内Hb、Hct水平逐渐上升,且B组患者在治疗4、8和12周后体内Hb、Hct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8、12周后r Hu EPO用量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27%)明显高于A组(3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202-1204
目的探究加味十全大补汤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充分补铁,同时采用叶酸、维生素B12以及促红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十全大补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Hb、Hct变化情况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Hb、Hc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十全大补汤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Hb、Hct变化情况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Hb、Hc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十全大补汤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