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75岁。外阴部起红斑、丘疹2年,加重伴糜烂、渗出半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棘层松解,基底层及表皮内见散在或呈巢状的异型细胞。免疫组化:CEA(3+),CK7(3+),CK18(3+),CK17(-),CK20(-)。诊断:伴棘层松解的乳房外Paget病。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2岁。颈部红斑1月余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及表皮浅层水肿,弹力纤维撕裂,并可见较多急、慢性炎细胞浸润;皮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0(-),ALK(-),EMA(-),Ki-67(+5%)。颈部淋巴结病理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CD2(+),CD3(+),CD30(+),ALK(+),CD4(2+),CD5(2+),CD43(2+),EMA(3+),Ki-67(+80%)。诊断:原发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90岁,全身红皮病,伴顽固性瘙痒和脱屑3+年,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升高1+月。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达41.83×109/L。外周血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结果:T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约为56.5%,免疫表型为CD2(+),CD3(+),CD5(+),CD4(+),CD8(-),CD7(表型丢失),CD4∶CD810。TCRγ基因重排检测(片段分析)检测到单克隆重排。骨髓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示:间质内见散在脑回状细胞(Sézary细胞)浸润,免疫表型为CD2(弱+),CD3(弱+),CD4(弱+),CD8(-),CD5(弱+),CD7(表型丢失),CD43(弱+),Ki-67增殖指数约35%。病理诊断为Sézary综合征累及骨髓。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3岁。因右小腿皮肤丘疹30余年,伴红肿疼痛3个月。予以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示:瘤细胞以多层同心圆型围绕薄壁血管周围生长,部分可见血管管腔闭塞。免疫组化示:ERG(血管+),CD34(血管+),CD31(血管+),SMA(+),Desmin(-),H-caldesmon(+)。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考虑肌周细胞瘤。予以手术扩大切除后植皮。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6岁。左面颊部肿物1年,明显增大1个月。皮损特点为紫红色球形肿物。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见团块状鳞状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突破基底膜;真皮全层见形态一致的肿瘤细胞浸润,巢状或片状分布,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少、嗜碱性,核大、散点状分布染色质,核仁明显,可见多数核分裂相。免疫组化:CK20(部分+),P63及CKH(鳞状分化的细胞+),Syn(+),CgA(+),CD56(+),LCA(-),CK7(-),S100(-)。诊断:皮肤Merkel细胞癌伴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报告1例长期误诊的上皮样肉瘤。方法 对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患者,30岁,因“右手食指皮疹10年,加重半年”就诊。10年前患者右手食指指腹出现一个绿豆大淡红色丘疹,自行破溃形成溃疡,先后行三次食指切除术,术后创面无法愈合。半年来右上肢及头部出现多个结节,出现咳嗽、咯中量白色粘痰,痰中带血丝。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右臂内侧皮肤)真皮可见结节状肿瘤团块,肿瘤细胞梭形,部分细胞胞浆丰富,呈上皮样表现,细胞有异性,可见核分裂像,局灶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染色:CD34(间质血管+),CD21(-),CK(部分细胞+),CD31(间质血管+),CD68(+),S-100(-),Vimentin(++),Desmin(-),诊断为上皮样肉瘤。结论 上皮样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早期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缺乏特异性,因而很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89岁。左小腿结节、肿块2个月。皮肤科情况:左小腿伸侧可见一鸡蛋大小肿块,中央破溃、结痂。周边可见多个红色结节,质硬,伴轻度压痛。皮损活检示:真皮弥漫性淋巴样肿瘤细胞浸润,不累及表皮,与表皮间可见无浸润带。免疫组织化学示:CD3(-),CD20(+),CD10(-),CD21(-),BCL-2(+),BCL-6(-),MUM-1(+),Ki-67(80%~90%+),CD30(-),CD79a(+),EBER(-),ALK(-)。诊断: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9岁。双上肢、臀部红丘疹、结节1月余,自觉轻度瘙痒。皮肤科检查:双上肢及臀部见散在少量直径0.5~1.5 cm大小的红色丘疹、结节,以双前臂为主,境界清,触之质硬,部分表面覆少许干燥鳞屑,部分周围有红晕,无压痛,无脓疱、坏死、溃疡及萎缩性瘢痕等。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灶性角化不全,棘层轻度增厚;真皮及皮下脂肪层见大量淋巴组织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大致楔形浸润,其中可见一些非典型的大细胞,胞核较大,肾形或空泡状,核仁嗜酸性,并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CD30(15%~20%大细胞+),CD3、CD4及CD8(部分大细胞+),CD56(-),CD20和CD79a(小灶+),CK(-),EMA(+),CD2(部分+),CD5(+),CD7(+),TIA-1(+),Ki-67(约20%+),ALK(-)。原位杂交结果:EBER(-)。诊断:淋巴瘤样丘疹病(A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2岁,发现右肩部皮肤肿物半年,切除术后4个月,复发3个月余。皮肤科情况:右肩部可见一隆起于皮肤表面的半球形肿物,大小约2.5 cm×2 cm×1.8 cm,表面较光滑,可见多条树枝状毛细血管,压痛(-)。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经典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区域由席纹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伴有纤维肉瘤转化区域由鱼骨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纤维肉瘤转化区域内肿瘤细胞CD34局灶阳性,p53(80%+),Ki-67(20%+),Bcl-2(+),EMA(-),S-100(-),HMB45(-),SMA(-),Desmin(-)。诊断:纤维肉瘤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手术切除,拆线后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8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头面部出现多发红色浸润性结节,部分融合,渐增大,伴皮疹部位脱发,无明显痛痒不适。外院就诊考虑蜂窝织炎,予抗生素治疗2周,无明显好转,皮疹渐增大、泛发。皮损病理学检查符合皮肤血管肉瘤。免疫组织化学示:Ki-67(约40%+),CD31(+),D2-40(+),F8(血管分化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