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心肌酶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呼吸感染是儿科多发病、常见病 ,能引起感染性心肌炎。为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时血清心肌酶谱有无改变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心肌酶学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 78例。入院体检时发现窦性过速或过缓 ,心律不齐 ,偶发早搏等。年龄 1岁至 14岁 ,平均 7.6 6岁。对照组为同期门诊要求体检健康儿童及除外呼吸道感染患儿 30例。 2个月内无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史。两组病例既往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肝肾疾病、肌肉…  相似文献   

2.
检测心电图心肌酶谱探讨秋季腹泻患儿的心肌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义  江超 《贵州医药》2001,25(5):465-465
秋季腹泻 (秋泻 )多为病毒感染 ,尤以轮状病毒多见。秋泻患儿出现心肌损害 ,其心电图 (ECG)、心肌酶谱变化少有报道。为了解秋泻患儿心肌受损情况 ,对我科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2月收治的 92例秋泻患儿全部进行ECG检查 ,异常者作心肌酶谱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92例患儿中 ,男 54例 ,女 38例 ;<1岁 68例 ,~ 2岁 2 4例 ;轻度脱水 17例 ,中度脱水 62例 ,重度脱水 13例 ;大便常规正常 54例 ,脂肪球 +~ ++2 0例 ,WBC 0~ 2 /HP 12例 ,52例大便培养阴性。所有病例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肌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心肌酶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酶谱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肌炎组患儿较非心肌炎组患儿各项心肌酶谱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引起心肌损害促使心肌酶谱升高,心肌炎患儿较非心肌炎患儿心肌酶谱改变显著,临床应注意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与心肌损害关系,笔者对2004年8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且资料较完整的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查,并与同期其他病因引起腹泻的患儿7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对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l临床资料及病例分组轮状病毒肠炎(观察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发病年龄2个月~4岁,其中2个月~,6例(10.0%);6个月~,46例(76.7%);1岁~,5例(8.3%);2~4岁3例(5.0%)。入院前病程均≤5d;既往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无肝肾疾病及中毒性脑病等病史。病程中也无感染性休克、惊厥及心功能不全表现。临床均表现为蛋花样或稀水样大…  相似文献   

5.
刘翠香 《河北医药》2003,25(12):949-949
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痢 )存在一定的心肌损害 ,本文对 2 3 7例急痢患儿作心肌酶学研究 ,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 3 7例急痢患儿为我院自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8月以急痢住院的患儿 ,普通型 112例 ,男 64例 ,女 48例 ;年龄 6个月~ 13岁 ,平均 ( 5 .9± 3 .1)岁 ;中毒型 12 5例 (未作具体分型 ) ,男 71例 ,女 5 4例 ,年龄 8个月~ 13岁 ,平均 ( 6.2± 2 .6)岁。诊断标准符合方鹤松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 。其中便培养阳性者以福氏 2a痢疾杆菌居多 ,所有患儿无既往心肌疾病。随机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尽管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 ,但目前治疗上仍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此病 ,特别是十分可靠的心肌保护剂不多。本研究旨在观察静脉滴注 1,6 -二磷酸果糖 (FDP)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1 对象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49例 ,为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住院患儿 ,平均年龄 9岁 ,最小 4岁 ,最大 14岁。男性 2 6例 ,女性 2 3例。均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FDP治疗组 (FDP组 )和葡萄糖治疗组 (GS)组 ,FDP组 2 2例 ,GS组 2 7例。1 2 方法 FDP…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上呼吸道疾病90 %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1 ] 。我院收集了1999年1月至2 0 0 0年12月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 8例,动态观察心肌酶谱变化,对其临床意义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 8例患儿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 0例,女2 8例。年龄3~7岁,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心肌酶谱检测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1例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心肌血清酶谱的检测,根据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年分为反复上感组与普通上感组(对照组),再根据是否合并高热分为上感高热组与上感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上感高热组患儿心肌血清酶学指标(AST、LDH、CPK、CPK-MB、α-HBDH)相应高于体温在39%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复上感组患儿心肌血清酶学指标(AST、LDH、CPK、CPK-MB、α-HBDH)比普通上感组相应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综合临床资料,5例诊断亚临床心肌炎,3例疑诊心肌炎。结论上感合并高热及反复上感患儿心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规检测其心肌血清酶谱对早期发现亚临床心肌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患儿合并心肌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9例AURI合并心肌酶升高的患儿同时进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9例中有16例cTnI阳性,其余呈阴性;有28例伴心电图异常。cTnI阴性组和cTnI阳性组只有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值有非常明显差异,其余心肌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酶异常基本在10 d内恢复正常。结论AU-RI合并心肌酶升高大多是由发热等引起的一过性升高而并非心肌损害或心肌炎,预后良好。应根据CK-MB、cTnI来确诊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100例小儿肺炎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小儿肺炎时心肌酶谱有无改变,我们对我院1998年1月-1998年10月期间收治小儿肺炎180例对其中100例患儿进行了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该期收治的180例患儿,其中100例患儿于入院查体时发现第一心音低钝或出现第三心音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等。对上述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及心电图观察。其中重症肺炎18例均无心脏病病史。100例患儿分为3组:1支气管肺炎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5岁零1个月,其中重症肺炎14例,男8例,女6例,平均2.5岁。2喘息型肺炎20例,男11例,女9…  相似文献   

11.
刘小芹  姚传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1043-1044
病毒性脑炎 (病脑 )可并有心肌损害 ,为进一步探讨病脑心肌损害程度及持续时间指导临床及早进行心肌保护性治疗 ,我们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0月选择 131例确诊为病脑的患儿进行了心肌酶谱 (AST、LDH、CK、CK MB、α HB DH)活性的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疾病组 :131例病脑患儿均为我院小儿科住院病人 ,男 78例 ,女 5 3例 ;年龄 6个月至 12岁 ,平均 5 4岁。病脑患儿按文献标准[1] 分为重型病脑 5 8例 ,轻型病脑73例。以上病脑患儿CSF常规检查均有异常 ,CSF WBC为(16~ 36 5 )× 10 6/…  相似文献   

12.
黄芪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致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RV)对心肌损害的研究近年来已受到关注,本文就RV对心肌损害的心电图(ECG)、心肌酶谱表现及黄菌注射液对其治疗作用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文观察儿科1995年9月至1997年11月261例急性腹泻住院病例。其中男134例,女127例,年龄为1个月至3岁,平均1.3岁。急性腹泻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4月北京腹泻会议制定的标准[‘I。无脱水14例,轻中度脱水192例,重度脱水55例。病程为2h至13d。1.2所有患儿入院后一有粪便即采用由广州珠江医院高科技中心提供的ELISA方法快速RV抗原酶标诊断试剂盒检测RV,结果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心肌损伤的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变化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肺炎支原体儿童48例(年龄4~8岁),其中20例心肌损伤患儿作为病例组,28例无心肌损伤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查二组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和心电图改变。结果病例组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LDH、CK、CK-MB和AST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患儿的心电图均发现有变化,其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ST-T段改变最为常见。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伤,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为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热性惊厥患儿心肌酶谱变化,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热性惊厥患儿88例的心肌酶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体温〉38.5℃而无惊厥的45例患儿的心肌酶谱资料作为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莉  盛锡联 《河北医药》2000,22(7):535-536
心肌酶谱测定对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观察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对小儿肺炎时心肌酶谱变化进行了观察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9例均为住院患儿 ,男 17例 ,女 2 2例 ,年龄 2月~ 11岁。除外肝、肌肉、肾、血液、脑系统疾病及肿瘤。经X线检验证实为肺炎。根据 1984年10月南京小儿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病专题座谈会小儿肺炎并发心衰诊断标准 ,分为单纯肺炎组和肺炎合并心衰组 ,分别为 2 5例和 14例。1.2 方法  (1)心肌酶谱测定 :包括乳酶脱氢酶(LDH ,正常值 5 5~ 135IU L) ,α 羧基丁酸脱氢酶 (α …  相似文献   

16.
赵明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27-2128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住院的40例HFMD患儿为观察组,另以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常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学及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转归.结果 HFMD患儿与正常小儿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HFMD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52.5%.结论 部分HFMD患儿伴发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早期进行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等检测,有助于HFMD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蔡小勤  幸贵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85-1685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RV)感染后心肌损害的早期临床表现,尽早作出相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2008年1月-2009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腹泻儿童80例,确诊为RV感染为观察组,同时设其他原因腹泻患儿64例为对照组,检测心肌酶谱变化.结果:观察组心肌酶AST、CK、CK-MB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观察组80例中有49例确诊心肌损害,发生率54%.心肌损害85%精神差.7l%食欲差,75%面色差,30%~45%不同程度脱水及电解紊乱,酸碱失衡,而心肌损害60%发生在RV肠炎发病的2~4天,年龄6个月~1岁为高发.结论:RV肠炎患儿心肌损害发生率>50%,尤其是婴幼儿,在发病头几天,有精神、食欲、面色差等临床表现时,多伴有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310例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肌酶可作为HFMD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依据和观察病情以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心肌酶升高程度越高,心机损害越严重;心电图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但较少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严重心肌缺血的表现。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大多数预后良好,但还需提高警惕,尤其是心肌酶谱显著升高或者是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患儿,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心肌损害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重度窒息心肌损害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于治疗前后采集股静脉血检测心肌酶谱水平,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心肌酶谱CK、CK-MB、HBDH、LDH、AST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谱水平均下降,观察组心肌酶谱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7%,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磷酸肌酸可显著降低重度窒息心肌损害新生儿的心肌酶谱水平,最大限度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6例过敏性紫癜并发心肌损害的患儿的病例特点和治疗过程.结果 36例患儿出院时心肌酶谱、心电图异常消失,2例左心室轻度扩大者及轻度1例,心包积液患儿复查心脏超声恢复正常.随访1~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临床应进行常规的心肌酶学、ECG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心肌损害,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