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法梅  孙友桃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65-176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83例静脉采血患者按单日、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4例,对照组389例。观察组静脉采血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操作,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静脉采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将1619例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按单日、双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9例,对照组810例。干预组静脉采血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操作,对其结果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静脉采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122例接受静脉采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患者进行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61例患者进行舒适采血护理.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86.8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36%(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临床静脉采血中,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减少患者采血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静脉采血方法下血液样本溶血的发生率及减少溶血发生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高血液采样的有效性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行静脉采血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方法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A组(真空采血法,86例)﹑B组(采血针连接静脉留置针采血法,87例)和C组(注射器连接静脉留置针采血法,87例).3组静脉采血均严格按照护理相关规程进行操作,样本采集到以后即刻送检.对比观察3组样本的溶血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发生溶血者有2例,其发生率2.33%,B组发生溶血有8例患者,其发生率为9.20%,C组发生溶血的患者有14例,其发生率为16.09%,A组溶血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以真空采血管进行采血的溶血发生率最低.采血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护理操作,能进一步降低溶血发生几率,提高血液样本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采血晕针晕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248例需要进行采血操作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各12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采血操作,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采血,比较2组患者晕针晕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察组出现晕针晕血的患者仅有2例,而对照组有13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静脉采血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晕针晕血的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提高门诊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在我院门诊采血室2016年1月—3月随机抽取100例静脉采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静脉采血穿刺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采血穿刺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门诊护士在静脉采血穿刺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采血后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丽森 《吉林医学》2009,30(2):132-133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403例静脉采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采血操作进行,干预组采血前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预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血液检验结果是疾病诊疗的重要依据,因而静脉采血成为临床护理常用的操作技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是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心声.如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2].但对于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静脉采血的研究甚少.探讨老年人因生理及疾病双重原因所致不良状况血管采血的方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头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亚红 《吉林医学》2007,28(6):840-840
我科自2002年引进负压真空采取技术后,对住院需采血化验的患者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输液管道进行静脉输液,同以往采血后再次静脉穿刺输液相比,节约了护理操作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起到了保护血管的作用,值得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股静脉斜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580例需取血进行化验的刚出生患儿和1个月以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和直穿刺术采血,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时患儿面部表情,哭声,口周、鼻根皮肤颜色,采血侧下肢皮肤颜色与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97%,穿刺操作时间5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8%,标本溶血率4%.直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为77.7%,穿刺操作时间为10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20%,标本溶血率11%.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患儿痛苦轻,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不易发生意外,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1.
郭红蕾 《包头医学》2015,39(1):48-49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安全护理措施,确保患者静脉采血安全.方法:总结分析外科患者静脉采血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及患者风险潜在脆弱性问题,针对其原因采取正确防范措施.结果:外科住院患者标本符合率100%,患者满意度98%.结论:对外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护理风险潜在问题脆弱性分析,针对问题采取的避免、预防及改善的措施,能有效提高采血护理质量,回避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2.
程臻 《大家健康》2015,(3):168-16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对护士加强培训,掌握采血操作中的各种技巧,提高采血成功率。结果:对2318名患者进行采血,采血成功率为97%。结论:加强体检中心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技巧管理,可以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祝加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88-1488
负压真空采血技术对住院需采血化验的患者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管道进行静脉输液,同以往采血后再次静脉穿刺输液相比.节约了护理操作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感染.常省开支.起到了保护血管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对护士加强培训,掌握采血操作中的各种技巧,提高采血成功率。结果:对2318名患者进行采血,采血成功率为97%。结论:加强体检中心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技巧管理,可以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总结1685例老年患者静脉采血的体会,对其中静脉采血失败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病人因素,疾病因素,操作者因素,充分评估引起静脉采血失败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一针静脉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张莉 《包头医学》2015,39(1):49-50
目的:探讨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晕血护理干预.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采血患者中58例晕针晕血,采血护理人员给予护理干预,回顾要点:采血前护理干预、采血中护理干预、采血后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采血前、中、后护理干预,减少晕针晕血的发生,避免不良事件的产生,提高门诊采血服务质量.结论:采血前护理干预,可避免已知晕针晕血患者的再次发生;采血中护理干预,减轻采血中患者晕针晕血的症状;采血后护理干预避免晕针晕血患者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小儿头皮静脉采血提高婴幼儿患者采血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对230例患儿采用头皮静脉采血。结果一次采血成功219例,成功率达95.21%,二次采血成功9例,三次采血成功2例。结论小儿头皮静脉采血是一种穿刺成功率高,患儿痛苦小,家长宜接受的有效静脉采血法。  相似文献   

18.
蓝秀花 《吉林医学》2013,34(4):779-780
目的:探讨疑难静脉小儿静脉采血的方法,提高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采出满意的血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方法:将在门诊采血室采血的120例疑难静脉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选择患儿内踝前上方大隐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选择患儿肘正中静脉穿刺采血。对两组患者全程抽血时间、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全程抽血时间、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疑难静脉小儿选择内踝前上方大隐静脉穿刺采血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快速采集所需血量,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采血部位采血在儿科住院病儿中的适用性.方法将120例住院病儿按性别、年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股静脉、外周静脉采血,观察组采用头皮静脉穿刺采血.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采血,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病儿及家属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静脉采血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真空采血具有安全、全封闭及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使用.针对幼儿自身的特殊性,无配合意识,采血难度较成人大,技术要求高,较难保证穿刺成功率.通过了解当前小儿静脉采血的相关知识,结合临床实践,采血部位的选择、改进采血者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缩短采血时间,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