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补中益气汤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观测盆底肌相关电压、盆底肌力、尿失禁率、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电位均值均显著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失禁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Ⅱ、Ⅲ、IV级肌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性生活质量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补中益气汤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单独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补中益气汤进行联合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阴道收缩机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和阴道动态压力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评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阴道壁松弛、子宫脱垂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为85.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阴道收缩机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和阴道动态压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阴道收缩机电值、阴道动态压力上升程度,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评分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尿失禁、阴道壁松弛、子宫脱垂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康复疗效显著,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100名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产后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产后对产妇实施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盆底肌力恢复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护理后盆底肌力恢复有效率62.0%(P0.05);观察组护理后尿失禁评分为(5.2±1.1)分,对照组护理后尿失禁评分(9.4±2.0)分(P0.05)。结论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采取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该院产科分娩的100例健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产后6周(观察组,50例)与产后3个月(对照组,50例)分别采取康复护理对产妇盆地压力、盆底肌力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在对两组产妇分别采取了康复护理措施后,在盆底压力与盆底肌力两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尿失禁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在产后6周采取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产妇的盆底压力且可有效增强盆底肌力,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更低,有助于促进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阴交穴位按摩联合功能锻炼对产后膀胱功能、盆底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仅给予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三阴交穴位按摩。对比两组盆底肌力指标、盆底肌功能、尿失禁发生率、尿垫试验阳性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阴道静息肌电值、阴道收缩肌电值与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等盆底肌力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Oxford盆底肌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及尿垫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两组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其余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取三阴交穴位按摩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盆底肌功能、膀胱功能恢复,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百色市中医医院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个体化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盆底测压相关指标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VCP、VRP指标、盆底肌力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的MVCP、VRP指标、盆底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盆底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后产妇盆底功能,于促进产后产妇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7.
刘辉煌 《新中医》2020,52(8):43-4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气虚症状评分、阴道动态压力和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气虚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阴道动态压力和性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气虚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分级≥3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明显提高盆底肌收缩力和改善性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高血压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75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高血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及康复理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尿能力与盆底肌力强度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5.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84%(P0.05)。结论: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显著改善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排尿能力及盆底肌力强度,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配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后对产妇盆底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医院妇科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2例盆底肌力小于3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期间,对照组(16例):选择盆底康复治疗仪;观察组(16例):选择盆底康复治疗仪加补中益气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同对照组产妇盆底肌力不小于3级比例(56.25%)比较,观察组(93.75%)提高程度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产妇阴道壁松弛、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发生率比较,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底肌力小于3级患者,临床选择盆底康复治疗仪+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于盆底肌力不小于3级比例提高,阴道壁松弛、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发生率降低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对于盆底功能障碍进行有效预防,最终针对患者盆底肌功能康复发挥显著促进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任卫平  胡翔 《河北中医》2023,(8):1327-1330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盆底肌训练联合心理指导对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宫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8例术后予补中益气汤治疗,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盆底肌训练结合心理指导。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盆底功能盆底肌最大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及阴道肌电压、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观察2组治疗1个月内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90/92),对照组总有效率88.78%(87/9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盆底肌最大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阴道肌电压、FSFI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5.43%(5/92),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24.49%(24/98),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盆底肌训练联合心理指导能有效改善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盆底肌张力,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颗粒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气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Kegel运动锻炼和膀胱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中益气颗粒,并增加中医按摩疗法和情志护理。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根据Oxford盆底肌力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收缩力,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气虚证)临床效果较好,可增强患者盆底肌收缩力,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会阴体按摩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和性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2月—2022年11月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和盆底功能锻炼,对照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于孕晚期进行会阴体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产后6周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盆底肌肌力、盆底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快肌最大肌电值水平以及阴道动态压力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Ⅰ、Ⅱ类肌纤维疲劳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会阴体按摩可以有效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配合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5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的方式随机分为250例的对照组和250例的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给予中药足浴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身体恢复情况和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进行中药足浴联合综合护理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比干预前降低,也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后泌乳充足情况和子宫复旧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恶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配合产后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产妇产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产妇日常生活质量,有效促进产后泌乳、恶露排出、子宫复旧,对产妇产后的身心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产后6~8周产妇262例随机分为2组,131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31例产妇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为观察组,2组产妇均行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检查、子宫脱垂分级、盆底肌力评定、尿垫实验,分析2组护理后的临床指征及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子宫脱垂情况、产妇盆底肌力评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压力性粪尿失禁发生率、产后压力性粪失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包括子宫脱垂分级情况、盆底肌力评定情况、粪尿失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分析。方法 此研究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广昌县人民医院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丸。比较2组疗效、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和治疗盆底肌肉肌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肉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肌电电压较对照组高,夜尿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采用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可提高疗效,改善盆底肌肉肌力,提高阴道紧缩度,减少夜尿次数,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医耳穴疗法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措施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效果,为临床中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接诊的90例初产妇。按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盆底康复治疗措施,研究组则采用中医耳穴疗法联合盆底康复措施进行治疗。产后1年,评估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在产后1 d、6个月及1年,组织产妇进行复查,对产妇的产后排尿、盆底肌肉评分状况以及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力状况进行检测记录。治疗后,对产妇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及产妇对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康复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200,P=0.0477)。产后1 d,两组患者的排尿及盆底肌肉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3个月及1年,两组患者的排尿状况评分均明显降低,盆底肌力状况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的排尿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1 d,两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3个月及1年,研究组患者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1 d,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3个月及1年,研究组患者盆底肌力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0500,P=0.0442)。结论:中医耳穴疗法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措施可有效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改善产后盆底康复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的康复护理中应用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中选取7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产妇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的康复情况及产后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泌乳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同对照组产妇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SDS评分以及SAS评分同对照组产妇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在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分娩产妇心理状况,促进其产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及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与补中益气汤,比较2组盆底肌电指标、尿失禁改善、性生活质量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前静息电位平均波幅、后静息电位平均波幅均低于对照组,60 s耐久收缩平均波幅、快肌肌力及慢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每周性生活频率及获得高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性唤起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产妇按照产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盆底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盆底肌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11%、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8.89%,此两项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对其进行有效的盆底康复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力、加快产后康复,有很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联合产后护理对预防产妇腰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伴有产后腰痛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产后均给予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产妇焦虑与抑郁情绪差异、疼痛程度、症状缓解与住院时间、护理舒适度。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AS、SDS、VAS、ODQ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第1天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7天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综合产后护理对预防产妇腰痛有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并可明显缩短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